“最美浙西”建德行(三江绿道)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7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是黄公望的代表作。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今日要去游览《富春山居图》之实景,看看会有多美!从建德市区出发,天雨,几十分钟后来到千年古镇——梅城。梅城是古睦州府、严州府和建德县的治所,已有1700多年悠久的历史。
今天要走的是“三江两岸·建德绿道”,建德绿道从梅城镇的方门驿站出发,到乾潭镇的乾潭驿站,跨越了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2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被称为“浙江省内最美最纯粹的绿道”,或许这里就是当年黄公望画中的地方。故未在梅城停留,径直奔往绿道的起点——方门驿站。
方门驿站在梅城东,新安江汇纳兰江,改名富春江。历史遗存就像散落在建德绿道上的珍珠,比如这方门驿站,地处严州古道,北宋年间,宋江与方腊大战乌龙岭,就发生在这背后的乌龙山。
这里,两岸青山、一江春水,向有”小三峡“之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江面上点点白帆,构成了一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七里扬帆”景观图。
绿道从梅城严东关方门驿站开始,经子胥渡到乾潭码头,全长18公里。游览可步行、骑行、乘车、乘船,由于天雨不停,余选择乘船先走一大半路,再弃船步行游览。
富春江上吹来了清新的空气,远山乌云戴帽,近水白浪随行,一下子把人带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两岸群峰叠翠,梯田连绵,农舍点缀期间,一幅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小三峡。两岸青山巍巍,一江春水东流。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雨惭惭停了,山顶飘浮着白云。有谚语曰: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看来,雨还是要下的。
大雨过后,瀑布高悬。
山脚江边,小筑沐野。是世外桃源的愿景,生活不止是诗和远方……
野趣,是建德绿道与生俱来的山林气质,沿途的山上,生长着成片的细果秤锤树保护群,让人不由地相信,这里就是大自然里未曾开垦的处女地,景致非常原生态,难怪堪称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建设的精华。
绿道临江而建,依山傍水,路宽3米,可徒步,亦可骑游,森林覆盖率接近90%,是业界公认的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沿江精品绿道。
绿道沿线,随意选个观赏点,倚栏听风,一边是广袤的森林郁郁葱葱,一边是碧绿的江水微波荡漾,在天然氧吧中畅快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畔还能听到鸟叫、蝉鸣,实实在在的真山真水真空气。
绿树掩映下有座小凉亭,凉亭正对的就是“子胥渡”。相传,楚国名将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追杀,辗转投奔吴国。途经这里,只见茫茫大江阻挡,幸好遇见一位白发艄公,才得以过江而去。艄公为了不向追兵吐露伍子胥的踪迹,刎颈自尽以表心迹。原来,充满原生态的绿道,还有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江面上泊着一艘乌蓬船,就像《刻舟记》里的“核桃船”,两头尖尖,好像瞬间穿越到了古代。
船到溪西畈,下船登岸,步行游览。
竹雨轩,是绿道各驿站中最具诗情画意的地方,此间可听见江风吹拂竹林,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偶有几片竹叶飘落下来,平添几分江南意境。
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林荫小道,是建德绿道中最具原生态的地方,这里原先并没有路,现在架起了栈道,富春江两岸,“藏在深闺无人识”的自然风貌,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不时,有快艇沿着山脚划过宁静的江面。
一座山寺,看似平常,但奇妙应在其后山中的隐隐约约的大殿之中。
战争遗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为阻止解放军进攻而建,碉堡上残留弹痕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坚固的碉堡岿然不动,却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行至乾潭驿站,告别建德绿道,这里有太多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
(2017年4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