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拜中国辉煌的历史文化传承所赐,如果要以“叹为观止”为标准,中国历代“达标”的文物,着实一抓一大把。而下面几样公认“叹为观止”的文物,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既颠覆了许多人对传统历史知识的认知,更深藏了多少超越成王败寇范畴的思考。

一、老官山汉墓织机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成都西汉老官山汉墓里获得震撼发现——陆续发掘出土了四台蜀锦提花机模型,是为“老官山汉墓织机”。虽然历经两千多年时光考验,但这四台竹木结构制成,高45至50厘米的“织机”,出土时依然以其精巧复杂的构造惊艳众人。而它更重要的意义,却是扭转了学术界对汉朝纺织业的误区。

如果说农业冶铁军工,代表着汉王朝的硬实力,那么纺织业则是汉王朝的软实力,特别是那绚丽多彩的汉代锦,撑起了中国人满满的自豪,山东江苏等地出土的“画像石”,也生动还原了汉朝纺织业的热闹场面。可一个问题也叫人大惑不解:那些栩栩如生的画像石上,汉代的织机都保持着原始的样式,作为古代纺织核心技术的“提花技术”,虽然在典籍里有记载,可在“出土实物”里几乎没影。那么,那些复杂艳丽的图案,又是怎么织上去的?

所以,许多专家也都猜测:汉朝确实没有“提花技术”,那么精美图案,都需要“在普通织机上使用挑花棒织成花纹的”。简单脑补下就知道,织一小块锦就得汗珠子摔八瓣。但2012年,火热亮相的“老官山汉墓织机”,终于彻底纠正了这个误会:谁说我大汉朝没有提花机。

就是在这老官山汉墓里,考古队小心翼翼挖掘出的四个“织机模型”,属于提花机中的“勾综式提花机”,在出土的时候,这四架模型上竟还有残留的丝线。一同出土的,更有“整经”“摇纬”等一整套纺织工具。“提花技术”的历史,因为这惊艳的模型,一口气被推进到西汉。

后续同样惊艳的是:以这四台“老官山汉墓织机”复原的汉代提花机,织出的丝织品纹样,竟与湖北凤凰山汉墓里的丝织品高度一致。这也就意味着,西汉时代的中国不止有了“提花技术”,更有了成熟的“产业链”。如此奇特一幕,也就交相辉映了另一段中国历史:就是在老官山汉墓的背景年代——西汉中期时代,蜀锦成为了中国丝织品的“头牌”,甚至沿着丝绸之路火遍西方,被称为“赛里斯”的丝绸,更成为中国的别称……

汉王朝的黄金岁月,两千年前古代中国的一段辉煌时代,不止由追亡逐北的战功撑起,更是由精美“提花技术”默默铺就。

二、吉隆唐碑

比起那“袖珍”的“老官山汉墓织机”来,另一件同样出土于西南大地的“叹为观止级别”文物,是个“稍大一点”的家伙:位于西藏自治区后日喀则西吉隆县的吉隆唐碑。

1990年6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发现了这块已无比残破的石碑。整个石碑宽83厘米,残高53厘米,刻有“大唐天竺使出铭”七个大字,经过一千多年岁月的磨砺,石碑上仅残存了222个文字,但内容却十分轰动——它记录的,正是唐朝外交家王玄策出使印度的历史。

在大唐外交史上,“王玄策打印”的历史,今天知名度极高。这位官职不高的唐朝名将,从唐太宗年间到唐高宗年间,三次作为使节出使印度大陆,还介入了“中天竺国”的内乱,把胆敢劫掠唐朝使团的“中天竺叛军”轻松屠灭,抓了上万俘虏来长安报功。但自近代年间起,这段辉煌往事,也常惹来“海外专家”质疑,一个曾“呼声很高”的理由是:唐朝的交通条件下,青藏高原交通环境如此恶劣,这王玄策们别说扬威印度半岛,他有多大能耐能经青藏高原走过来?

而这曾经看上去很有道理的理由,也在重见天日的“吉隆唐碑”面前瞬间稀碎:王玄策不但确实经青藏高原进了印度,还在唐高宗年间立了碑,残存的文字,生动记录了这支由“函谷关内清白人家之子”组成的使团,一路走过来的艰辛,还有“自应刻石勒铭,读大唐盛法”的豪情。每一个斑驳的字,缩影了一代大唐男儿的慷慨身影。

与这块碑一道重回历史视线的,更是一条往青藏高原的黄金通道:蕃泥古道。这“基隆碑”的所在地,东西两边群山环绕,北面是宗喀山口,南边是通往宗喀乡的公路。而放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更曾是吐蕃道南段的“蕃泥古道”,经青藏高原来到拉萨,然后沿着这条道路进入尼泊尔,最终进入印度大陆。

在唐王朝的“天可汗”时代里,这条后来沉浸千百年的“蕃你古道”,也正式进入了其全盛岁月,不止是王玄策们在这里走过了“杨威异域”的人生巅峰,印度大陆的熬糖等技术,也沿着这条道路进入中华大地,变成深远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石蜜”,还有无数的僧侣沿着这条大陆,踏上“弘法”的路途,把一卷卷经文带入中华,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沉默的吉隆石碑背后,是一条“黄金线路”的辉煌记忆,亦是“开放强国”的真理。

三、“仿阿姆斯特朗炮”

说“叹为观止”的文物,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古代史上的种种辉煌。难道在落后挨打的中国近代史上,就没有留下些“叹为观止”的物件?还真有,比如一个差点扔垃圾的“大物件”:仿阿姆斯特朗炮。

1979年2月7日,上海废旧物品回收公司龙华加工厂在清理废品时,从即将“回炉”的废铁堆里,发现了一个样子奇怪的大家伙。闻讯赶来的上海文管会经过鉴定,发现这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东西:1888年,晚清江南制造局成功仿制的近代陆战大杀器——仿阿姆斯特朗炮。

而这尊“炉口脱险”的“仿阿姆斯特朗炮”,此后也静静呆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里,以其威武风姿震撼了一拨拨观众:长3.36米,炮膛直径12厘米,重一吨半左右。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19世纪末军工业的高精尖水平。好些啧啧称奇的观众,看后还严重表示怀疑:腐败无能常签不平等条约,战场上被人暴揍的晚清政府,能造出这玩意?

事实是,还真能!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战场上巨大的装备差距,也叫多少有识之士猛醒,洋务运动从此红红火火开展起来。虽然清王朝昏聩依旧,朝廷上下尽是一批吵架捣乱有精神,实在本事半点没有的坑货。但艰难起步的中国军工业,到底踉踉跄跄发展起来了。江南制造局,就是其中的翘楚。

1874年起,经过多年发展的晚清江南制造局,就成功仿制了西方火炮,结束了近代中国人不能造炮的尴尬历史。从此之后,这个云集了近代中国诸多英才的工厂,就开始紧追世界先进脚步。1888年更成了江南制造局历史性一年——成功仿制了当时世界上的陆战利器“阿姆斯特朗后膛钢炮”,这也就意味着,此时中国的重炮技术水平,已经追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四年以后,江南制造局又完成了“阿姆斯特朗快炮”的仿制工作。19世纪末世界上最先进的“陆战火炮款式”,江南制造局已经包圆,而且不但有数量更有质量。连当时许多外国观察家都惊叹说,江南制造局的工人“技艺不下于欧洲工人”。而比起同时期正“维新图强”的日本来,仅看1892年的成果,江南制造局就领先日本军工9年以上。

只可惜,这时的大清朝,上上下下已经烂透。哪怕到了战场上,坐拥先进火炮,那些使用武器的“清军名将精锐”,也多是些敌人一亮刺刀就跑的货。各级蝇营狗苟的官员,更是一个赛一个坑。这样烂透的王朝,多好的火炮在手,照样逃不了马关的耻辱与辛丑的浩劫。

但即使如此,此时立在上海博物馆的“阿姆斯特朗炮”,依然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耻辱岁月的另一面:即使在那样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年代里,落后挨打的中国,依然有人没有放弃,依然有人在苦苦求索。哪怕造一门炮,也依然努力追求着世界最好。从“仿阿姆斯特朗炮”的1888年到1949年,那个曾让人看不到希望的中国,就是因为永远不缺这样的人,才终于艰难站起,浴火重生。一门大炮,不止藏着屈辱,更当得起后人多少敬意。

参考资料:《70件文物里的中国》、《晚清的军工建设》、《辽朝科技述略》、《废物堆里发现的珍贵文物》、《大唐王玄策天竺出使铭考》《唐代吐蕃道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