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第一位消防员,诞生了!

8号风曝

有趣/有撩/有聊/有料

艺人一旦被曝出道德、违规违法的负面新闻,最快做出反应的便是资本和市场。

跟着小妹吃瓜这么久,娱乐圈的这条“潜规则”估计大家心里也门儿清。

罗志祥也不例外,他和周扬青分手引发的余震,一波接着一波……→罗志祥,时间管理王者!4点睡觉不忘学习劈腿,多人实战…

01 罗志祥下车,大张伟或接棒?

首当其冲的是艺人的商务代言、影视综等资源。

就在分手前一天,蒙牛旗下品牌刚宣布罗志祥为代言人,甚至在朋友圈还投放了广告。

然而这条官宣微博已删除↓

此外罗志祥还手握多个代言,比如卡西欧G-SHOCK手表、纽西之谜隔离霜、手游《剑与远征》等。

品牌评论区基本已经被沦陷,网友纷纷控诉要换代言人。

坊间传闻,除了已官宣的《创造营2020》外,罗志祥今年依旧会在《这就是街舞3》继续常驻。

前者已经开录,因为疫情的关系,罗志祥原定晚几期再加入,因此请来了大张伟代班舞蹈教练。

如今他是否还能在疫情后如期回归呢?目前几档节目都没有给出明确说法。

然而《创造营2020》官博已经删除了跟罗志祥有关的内容,目前仅剩1条。

如果罗志祥因自身丑闻下车的话,那么代班教练大张伟极有可能成为接棒首选,转正在望。

谁能想到这个女团选秀节目,第一个淘汰的便是导师呢。

救场如救火,再次紧急救场的大张伟,就这样光荣被吃瓜群众封上了“救火队员”的称号。

 02 救场王”大张伟诞生记

仔细看看这几年大张伟救过的场,嘿,那可真不少!

且基本都是数得上名字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吐槽大会》《向往的生活》……

最著名的一次是代班《天天向上》了吧,2016年欧弟和节目组闹矛盾,原因说什么的都有,不满酬劳啦,没有主持人证啦,要跳槽啦,总之欧弟经常缺席录制。

而节目组也是很刚,你不录,那我就找外援,凌晨2点一通电话打给大张伟,请他来救急。

大张伟立刻坐最早的飞机赶过去,相当讲义气。

代着代着,大张伟临时工转正,正式加入“天天兄弟”。

先救场欧弟,如今再救场罗志祥。噢,这该死的缘分,大老师你就是“罗密欧”组合的第三人吧?

有一次,大张伟录完节目就被叫去了隔壁棚,临时开录《快乐大本营》。

同期的四字弟弟、李现、任嘉伦等人都是带着宣传任务来的,只有大张伟说,自己是来追星,顺便宣传一下《天天向上》。

因此他准备也不多,有一个踏青好物推荐环节,大张伟据说拿出了好几条周边内裤,然而最后被节目组剪掉了。

《向往的生活》也是临时召唤的他,大张伟带着个电脑包就去土灶打碟。

最后还弱弱发问:这节目叫啥名啊?

除了湖南卫视,大张伟还帮李诞灭过好几次火。

一次是《脱口秀大会》,“我为自己代言”的ceo陈欧临时爽约;

另一次则是《吐槽大会》,据说有小鲜肉突然放鸽子,于是大张伟二次上阵吐槽,现场演绎freestyle。

Firefighters大老师: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

 03 开录即走,是综艺咖的稀缺

大张伟到处灭火,甚至还自诩是“综艺网约车”。

“工具人”虽然自己都实锤了,但却不是每辆综艺网约车都能接到活。

可能是综艺刷脸太多,很多人都会忘记大张伟本职其实是歌手,神曲无数。

花儿乐队解散后,虽然陆续发过唱片,但直到《百变大咖秀》,大老师的才华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之后才算正式走上了综艺这条路,哪里需要嘉宾,大张伟就去哪儿,一刻不停闲:

上《百变大咖秀》和白凯南联手模仿几十位明星,从李云迪cos到《百家讲坛》;

上《奇葩说》全程发挥段子手本性,完全成了他的主场;

上《吐槽大会》调侃自己假唱,直面自己的黑历史;

……

情商高,说话逗,有亲和力,江湖上一度有“南薛北张”两大阵营。

大张伟代表的就是“北”派,一口京腔,嘴碎无比,梗多话更多,“北京爷们”一度无比出圈。

风格自成一派,既能说段子,也能蹦金句,活跃气氛、搞笑能力样样都是满分。

这种天生好笑的气质,能得到节目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大张伟基本成为了各大综艺气氛担当首选,说一句专业救场20年也不为过。

然而能像他这样在各综艺游刃有余的“综艺咖”,放眼娱乐圈,又有几人呢?

04 非标准综艺咖们

现在一提起综艺咖,能想起的无非就是大张伟、陈赫等人。

但其实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说,他们其实都不能算。

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妨先看看成熟的综艺咖们,都是怎么样的——

①台湾:打“游击战”的通告艺人

最常被人拿来和大陆对比的台湾娱乐圈,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黄金时代,对应的特征即:艺人数量众多,但是资源有限。

所以,并不是所有艺人一出道就能发歌拍电影。

对于这些没有作品的艺人来说,上综艺就成了获得出镜率的最佳途径。

而这些频繁出没在各个综艺节目当中,靠着综艺来积累人气、换取知名度的艺人,就是通告艺人,即我们所说的综艺咖。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康熙来了》,就出了很多知名的综艺咖:永远耍宝的小甜甜、一直鬼扯的沈玉琳、热衷健身的潘若迪、时常买醉的Makiyo......

这些源源不断冒头的通告艺人们,既能让综艺不愁找不到合适的人上节目,也不愁没有节目效果。

毕竟因为上综艺节目的次数太多太多,他们熟谙综艺节目的操作过程,知道该怎么表现自己,又该在什么时间准备什么包袱。

②日韩:专业培训的gagman

而在日韩,有一种专业艺人叫做gagman,相当于“综艺咖”的存在。

娱乐公司设有相关部门,专门研究怎样引发观众的笑点、制造笑点,有固定的戏剧表演舞台。

公司的艺人们,经过gagman部门的选拔与培训,然后在gag舞台上锻炼自己——编段子的能力、表演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登上综艺节目的他们,已经可以做到让自己的每一句台词里都带着搞笑的因素,每一个搞笑的表演都十分自然。

被称作“国民MC”的刘在石,就是通过参加KBS的gagman出道。

刘在石在《无限挑战》《RUNNING MAN》等节目里的表现完全就是“笑点轰炸机”,搞笑对于他来说基本上就是职业习惯,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表现得恰如其分。

当然,综艺咖里不可能只有专业人士。

姜虎东、李天熙、黄光熙等人,都不是专业公司培养的gagman出身,但都在综艺里混的风生水起,被人们默认为是gagman。

这纵然有他们天赋出众的原因,但是还是可以明显看到,他们的经纪公司对这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基础培训。

因此不难发现,“综艺咖”应该是经受过一定的培训,专门以参加综艺来增加知名度的艺人。

反观内陆被称为”综艺咖“的他们,就迥然不同了:

大张伟是花儿乐队出道,往返于各个节目的同时,他首先是一名歌手;

薛之谦同样是歌手出身,然后才开始接到各种综艺节目;

陈赫则是通过《爱情公寓》和其他影视剧走入人们的视野,本职还是一名演员罢了……

05 嬉笑怒骂后,各有各的困境

那么,国内综艺都有谁来充当综艺咖这一角色呢?

在人员构成上,也没有太大的出入,无非是主持人、喜剧人、自带笑点的演员歌手们。

但却各有各的困境。

对主持人、喜剧人来说,综艺提供了一个新的场,除了主持节目、参演小品以外还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综艺露脸,综艺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主持人来说,最大的痛点还是不够好笑,像何炅这么又能控场又有梗的主持人难得一见。

喜剧人可以说是最接近综艺咖,也是转型最容易的种子选手了。

但幽默感不能等同于综艺感,综艺感需要更多的即兴创作能力和分寸感。

有了完整的台本和情景设置,喜剧演员可以把自己的角色演绎的十分出彩,但在综艺中瞬息万变,各种突发状况频出,仅靠台本是不够的,需要随机应变,利用各种情景去随时制造笑料。

比如宋小宝凭借“咖妃”一角一战成名,但参加了这么多综艺节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小品角色。在真人秀中,没有了戏剧化的情景,宋小宝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

显然,喜剧演员要转行综艺,需要更多的历练和琢磨。

然而对于演员来说综艺是把双刃剑,综艺可以提高知名度,但综艺的人设固化对演员戏路的伤害也是肉眼可见的。

最典型的还是跑男里的邓超,自从解锁了邓超的搞笑技能以后,就有不少观众吐槽,在影院一看到邓超就出戏,脑海自动循环“We are 伐木累”,邓超退出跑男也是意料之中。

对于歌手来说综艺也不是万能药,高曝光与专辑销量不能直接挂钩。

比如靠综艺出圈的刘维,综艺上的成功也没能帮他的新专辑提供多少销量,在歌手之路上还是困难重重。

这些困境都是源于国内缺乏专业的综艺咖,只能从其他行业拉来各种各样的人才“顶包”。

主业不是综艺,但是频繁出现于各种综艺节目,必定会多多少少的影响自己的本业或者水土不服。

06 不够成熟的综艺生态

综艺目前于国内来说,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本土化的舶来品。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几年野蛮生长看起来形势大好,但是还需要一个更完善的体制提供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第一,综艺咖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拿隔壁娱乐业比较发达的韩国来说,一般每个电视台都会设有相应的搞笑部门,先是出演像《寻笑人》《Gag Concert》这样的搞笑类综艺节目,优秀的有机会参加自家电视台的各种综艺节目,这种渠道可以为综艺输出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对于转行的外行综艺咖,比如爱豆、运动选手等,都有经纪公司的专门培训,人设打造、基础培训一条龙。

整个综艺圈也都比较系统,每个综艺咖的路线不同,类型可以分为户外类和室内类,游戏类、聊天类和观察类等等,风格甚至也能够细到分出派系,装傻派、毒舌派、肢体派等等,年龄上也没有断层,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新人辈出。

这些,都是国内的综艺生态所不具备的。

第二,综艺节目缺少自己的特色

目前国内的综艺作家体系不够成熟,多以照搬、借鉴国外为主,外国的梗必定不适合国内,在本土化的时候容易生硬、尴尬,甚至完全不适合国内的情况。

节目类型上高度雷同,完全没有记忆点,很多节目看起来跟一个节目一样,类似的游戏,同一拨明星,打开电视,一时分不清哪个节目是哪个节目,反正都一样,随便看吧——看过就忘,没有固定的收看群体,可替代性强。

比如《我们战斗吧》《二十四小时》《七十二层奇楼》,同做任务型户外游戏类,明星扎堆,毫无特色,随便打开一个,傻傻分不清。

即使节目不好看,也因为是“明星真人秀”而拥有一大波的观众基础,很多人不是来看节目的,而是来看明星的,既然有市场就再如法炮制,形成恶循环。

第三,名为综艺,实则沦为宣传平台

相比其他地区,国内比较成熟综艺节目还是少,大多季播制,变数大、寿命短,综艺属性弱、宣传属性强。

像韩国的《跑男》《无限挑战》《认识的哥哥》,台湾的《康熙来了》,节目对于艺人来说不仅仅是个通告,更像是个工作多年的职场。

而国内的大部分综艺都是临时搭台,播完就散。

比如国民综艺跑男季季换人,于节目的人设打造十分不利;成员比较固定并形成一定默契的极挑也在坚持了几季之后终于大换血,进入第六季录制的极限老男人只剩王迅一人。

常驻嘉宾都这么不走心了,更别说飞行嘉宾了,有新歌、新剧就来露一圈脸,综不综艺、搞不搞笑也不管了,反正都是来互利互惠刷热度的……

在这样的国内这样的综艺生态下,让明星对于“综艺咖”这条路还持观望态度,转战综艺是下下策。

比如“走投无路”的薛之谦、刘维,歌手之路遇到瓶颈,通过综艺可以拓宽新事业。

而其他的明星更多的还是跟综艺保持一定的距离,很怕就此被固化成“综艺咖”,综艺之路走不通还影响了自己原本的事业。

比如王嘉尔作为气氛担当,活跃于各种综艺节目,甚至可以说他的普通话都是综艺锻炼出来的……

魏大勋,参加了各式各样的综艺,自带笑点,尤其是白雪公主一角的完美演绎,深入人心……

但王嘉尔和魏大勋都很怕别人说自己是“综艺咖”,一再强调自己歌手和演员的身份。

对大部分明星来说,综艺仅作为刷脸的一个途径,像大张伟一般几乎当做主业来做的更是少数。

在综艺这块,像大张伟这样的寥寥无几。

综艺感爆棚,开得了玩笑,玩得了梗,也上得了专业的音乐类综艺。

更不会小心翼翼,避讳变成综艺咖。

曾几何时和大张伟一起瓜分综艺的薛之谦,很少上综艺了;这回,为数不多的和大张伟同类型的罗志祥,也翻车了。

于是,没有竞品的大张伟也便叱咤综艺圈,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了一辆“综艺网约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