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敬畏,眼里无事非
作者:张淑萍 | 主播:江南金蝉子
来源:淑萍文集(lD:spwj6789)
有幸与岁月相逢着一段时光,有幸能在这段时光里,许下一程生命的梦想。
生而为人,我们总是怀想着有属于自己的美好,能与灵魂同行;总是念及能与温暖的情缘,共守相渡。
然而,当人生的一些执念,不能在现实里开花结果时;当红尘滚滚的欲望,裹挟着人们的无可奈何时;
当身心的力量,理不清岁月的杂乱时,不经意,人就忘了初衷,丢了本性,失了敬畏。
其实,我们终其一生所追逐的生活的诗意,只不过是来自于人内心对万物的尊敬和崇尚。
正如一个人心存的美丽,其实都是自己与尘缘中的那些遇见,彼此默守着一份神秘的距离,并于这份神秘的距离中,优雅地相互靠近,并真诚的彼此照亮。
千载日月,万重山河,遥遥星雨,点点风雪。
昨夜今宵亦如是,金宇罗绮能几度?
看多了众多一手血腥江山,一手遥池美人;一眼万目惊变,一指千夫鱼肉的时代霸主,和他们欲尽人间烟火醉,怎知尸骨万刀碎的跌宕人生……
也是,人生不懂得感恩,辉煌又有什么意义?
生命不懂得敬畏,残痛的结局总在意料之中。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天地有性,适而生存。
万物的本质,既共同依赖又彼此制衡,既相互对立又彼此成全。
树高千丈风裁剪,花靡秋月霜凋残。
生命是一段温暖地相行,无论是看一程风景,还是携手一份信念,都需忠于初心,敬于规则。
敬畏之心,是做人的根本。
上有敬,下有畏,身心才能平衡,灵魂才能轻透,目光里才能没有事非。
其实,敬畏之心,是生命形式的自然流放和情感付诸,惧怕,不是懦弱,也不是退却,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
弘一大师说:“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次一念,可为人至。”
生命之旅,只不过一场红尘的修行。
而真正的修行,就是以时间赋予人生的意义,在岁月的道场,去载渡一程生命的善念和良知。
康德说:
“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你心中的道德定律。”
做人有敬,可获人心;做人有畏,可收其心。
万物深邃精奥,但其性自有法疆,如果我们只为顺其一己之欲,便去挑战生存的规则,便去挑战自然的平衡,那必然会招来麻烦。
很欣赏明将袁崇焕的这句话: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于儿孙。”
只有心存尊敬,我们才能在繁华浮躁的世事中,常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只有心存畏惧,才能在无所不有的世界,取其生活的常道。
人生的过程,不过是以念去执手着一份份相遇的情缘;生命的颜色,不过是以爱和善良的温度,燃烧出绚丽的光芒。
而我们,只需在岁月的此岸,带上良心,带上敬畏,去丈量一程至彼岸的距离,就已十分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