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智慧 | 洞察细微之事,看清事务本质!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见小曰明”。
河上公注解道“萌牙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
见小而能明,这是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一眼就看清事物的本质。
洞察力越高的人,越能做出一个精准的分析和判断,用未来的眼光在当下做决策。
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明显的事物人人都能见到,只有高士才能发现那些幽隐、细微的变化,这样才能够称为“明”。
见小能明也就是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是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抓住这个事件背后的“根本性”运作逻辑,能够理解它真正的前因后果。
而不是被这个事件的表象、无关要素、感性偏见等影响了判断,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见微知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韩非子·喻老篇》对《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有过专门的论述,其中有一篇故事:
商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纣王的叔叔箕子就感到十分可怕。
箕子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粗碗具,必将犀玉杯盘、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着缎、建高阔殿宇楼台,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
正如箕子所料,不过五年,纣王就开始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大兴土木,为所欲为。
后来终于身陷周武王重兵重围,自焚鹿台而亡天下。
纣王做双象牙筷子,静止而孤立地看,并不可怕,它是一件生活上的小事。
但箕子为什么害怕呢?因为这是纣王荒淫的开始、苗头,发展下去,将不堪设想。
箕子有着朴素的辨证法思想,那就是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
贪欲无止境,量变引起质变,按照这么一种逻辑思维,箕子从一双象牙筷子推理开去,就预见到纣王亡国身死的悲惨结局。
因此,韩非子称赞箕子是“见小曰明”。
我们知道,无论是坏人还是坏事都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都是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的。
这个过程的起点,往往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小恶小坏,日积月累,就演变成大恶大坏了。
做人做事要看到本质、把握本源,时刻要有培养洞察力的意识,经历够了,思考够了,总结够了,那么智慧也就随之增长了。
证道之旅☯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