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飞||兴衰碛口

兴衰碛口

文/郭志飞

2010年6月19日,我和几个朋友相约顺着沿黄公路自北向南漫游,中午时分在佳县白云观吃饭,下午四点左右到了碛口镇。

我是第二次到碛口。来到碛口镇,无论当地人还是外地人谈论最多的是碛口镇历史的辉煌。历史的辉煌有两个方面的佐证,一个是留存下来的古建筑,一个是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

碛口镇,留存下来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很多,概括说有三类。一类是古街道。碛口的古街道,基本上还是明清旧貌。路面很窄,石块铺地,高低不平。街道两侧的店铺既保留了过去的旧商号名,又保留了过去的原样。街道上有几家传统的铺面,经营烧饼、柳编、铜器等等商品,烟熏火烤的场景,叮叮当当的响声,置身其中,确有一种回归的感觉。第二类是民居。古老的民居,是碛口的大景观。明代、清代的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古老的砖瓦构筑成的房舍,早已斑驳,虽风骨奇峻,但是掩不住残破。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古旧的感觉十分强烈。体现民居特色的还有西湾村和李家山村。沿湫水河上行,不到两华里,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小村庄,叫做西湾村。西湾村民都姓陈,村子的整体布局和院落房屋的结构,显示了西湾村的历史。可以确定,西湾村绝不是普通农民居住地地方,它的气度,它的规模,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的繁荣。由此可以揣度,西湾村应当是大商大贾居住的地方。有人说,这里是当年大商巨贾们碛口经商置备的二宅。是否属实,不得而知。李家山,相对封闭,窑洞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落整体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两翼而建,分布于70度的山坡上。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廓厦、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置身其中,桃花源美感油然而生。第三类就是黑龙庙。黑龙庙是祈雨的宙宇,踞于碛口镇的最高处,是碛口标志性建筑。黑龙庙居高临下俯瞰黄河,有一种自然的威严。由现在的规模依稀可以窥见当年香火鼎盛的状态。

碛口镇,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相当丰富,近年来当地的,外地的,学者,爱好者编写了许多读物,整理了一批有关碛口的历史、故事、传说。概括而言有两类,一类是历史,一类是故事,有时候两者混为一谈。碛口历史最辉煌的是商贸。明、清至民国,碛口凭黄河水运成为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枢纽。西北地区大批物资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于是,碛口便有了“水旱码头”的美名。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碛口又成为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当时镇内建有军工厂、军衣厂,为繁荣边区经济和解决八路军、解放军的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碛口的历史。附着在历史上,碛口有许多传说故事,比如说黑龙庙的故事,比如说妓女潘彩云的故事,比如说黄河流船的故事等等。这些历史故事被当地人一代又一代传承演绎,至今栩栩如生。

古建筑也好,历史故事也好,共同指向碛口辉煌的商贸历史。历史上的碛口为什么辉煌呢?原因很简单,就是黄河上的“碛”。何谓碛?碛,就是由黄河上暗礁形成的激流。碛口镇的碛,叫做的“大同碛”,有“黄河第二碛”的称谓,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河流落差近10米,水急浪高滩浅,船筏无法通行。上游的船流到这里下不去,下游的船扯到这里上不来,形成行船的死地。上下游的船不得不在此靠岸卸货。货物到此水路改为旱路,车载牲口驮转运到其他地方,物流在此集散。于是就形成了商贸的兴盛。商贸的兴盛成就了碛口的繁荣,所谓“物阜民丰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就成了碛口镇真实的写照。

黄河的碛,成就了古镇辉煌的历史。当时代车轮继续前行,黄河河运日渐衰落之后,碛口镇自然而然开始衰落了。人们现在叹羡碛口古建筑的精致与完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是碛口商贸衰落之后,没有发展的证明。为什么没有多少发展?因为缺乏发展的资源和动因。碛口镇现有人口1600多,耕地不足200亩,黄河滩涂有一点水浇地,黄河水上涨,只有耕种,很少有收获。糊口尚且不易,发展从何谈起?祖先遗留下来的房子谁又有力量翻新改造呢。

好在事物发展总是不断产生转机,碛口的转机就是最近兴起的旅游热。碛口有黄河,碛口有大同碛,碛口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碛口有辉煌的商贸历史,碛口有美丽的传说,于是碛口的旅游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了。临街的店铺恢复旧貌招徕游客,窑洞旧房稍加改造变成了接待游客的旅店,外地买来的养殖鱼,摇身一变成了黄河鲤鱼,身价倍增。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管知道多少,胸前挂个排排,就成了导游,信口开河,反正不要负多少责任。旅游业发展,碛口镇似乎迎来了新的辉煌。如果你不相信,你看,《西口情歌》电视剧正在这里拍摄。

二〇一〇年七月

作者简介

郭志飞,保德县牙前塔村人,中国共产党保德县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保德县第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从事地方史和地方文化业余研究,主编了大型文化丛书《保德文丛》凡8卷10册,300万字。主要著作有《正史闲说》《王邵诗文集》《府州折氏》《陈奇瑜传》《折太君墓地考证》《林遮峪古遗址考证》等。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郭志飞||高西沟思考

郭志飞||飞龙山四记

郭志飞||牛犊拉车

郭志飞||仰望星辰

郭志飞||浓烟滚滚

郭志飞||生死青石沟

郭志飞||牛乜子其人

郭志飞||血色记忆

郭志飞||风萧萧兮

郭志飞||保德晋绥土改康三年之死

郭志飞||陈奇瑜与钓鱼台

郭志飞||保德烈士焦克显

郭志飞||保德人走口外

郭志飞||“保德”县名考究

郭志飞||王邵与《王邵诗文集》

郭志飞||保德林遮峪遗址探究

郭志飞||保德折太君墓地考证

郭志飞||高永祥在保德

郭志飞||晋绥边区二中剧社

郭志飞||晋绥二中史略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商务热线:13393504898

(0)

相关推荐

  • 晋商发源地!中国十大历史名镇之一

    点击蓝字关注我哦 碛口古镇 COMFORTABLE LIFE 碛,浅水中沙石也. 碛口古镇,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山西省风景名胜区.山西省地质公园,首批全国历史文 ...

  • 逝去繁华的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

    逝去繁华的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

  • 郭志飞||保德人走口外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数次人口大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开始延续到解放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走西口的主体是山西人.陕西人和河北人,走西口的目的地是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所谓西口指的就 ...

  • 郭志飞||浓烟滚滚

    浓烟滚滚 文\郭志飞 1971年8月,我从孙家沟社办高中转入南河沟县办高中.满心以为,县办高中一定比社办高中好得多,最起码有教材吧.到了学校才知道这里也没有教材.读书而没有书,那个年代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

  • 郭志飞||生死青石沟

    1971年初,几经坎坷,我终于拿到了一张印有"最高指示"字样的七年制学校毕业证.毕业之后怎么办?两条路:一条上高中,一条回村劳动.上高中不考试,而是推荐选拔.推荐选拔,最主要条件是 ...

  • 郭志飞||牛乜子其人

    文/郭志飞 牛乜子不姓牛姓韩,大号"韩廉智".大号尽管儒雅,但是知道大号的人很少,村子里的人无论七.八十岁的老者,还是牙牙学语的小儿,都呼之为"老牛".&quo ...

  • 郭志飞||风萧萧兮

    郭志飞||风萧萧兮

  • 郭志飞||难 忘 腊 八 冰

    农历丙午马年腊月,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在神州大地已经燃烧了六.七个月.在这场大火中,造反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右封资修臭老九,如秋天的落叶零落成泥化为尘垢. 那年冬天似乎来的特别早,形势红红火火,但 ...

  • 郭志飞||陈奇瑜与钓鱼台

    保德县城往西约10公里,故城村之下有一处冠名钓鱼台的地方.现在看这个地方,一处石壁,几间石窟,一条"滨河大道",川流不息的来往车辆,逶迤往西的黄河远在数十丈之外,怎么也与" ...

  • 郭志飞||保德烈士焦克显

    站立二排左四 焦克显 焦克显照片摄于1935年担任保德第一高级小学教师时,站立第二排左起第四是焦克显.这张照片是焦克显同事薛廷茂先生保存下来的.(左五即为薛廷茂)焦克显烈士 1935年于保德马家滩高级 ...

  • 郭志飞||“保德”县名考究

    "保德"行政区源于"定羌",而"定羌"之设源于"宪州".宋淳化四年(公元994年)从宪州(现在属静乐县)分出一部分设定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