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慧根,也要会跟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话说,

石头希迁禅师,

年方弱冠,即往曹溪拜六祖慧能为师。

六祖慧能圆寂时,希迁年方十五。

慧能曾告之“寻思去”,

于是希迁便去拜青原行思为师。

由此看来,

石头希迁与青原行思,既是师兄又是师徒。

于青原行思处得法后,

到南岳寺结庵于石台上,时称石头和尚。

下面这段对话,

记录的就是石头希迁初次拜访青原行思:

青原行思问:

“你从什么地方来?”

石头希迁回答:

“从曹溪来。”

青原行思又问:

“带得什么来?”

石头希迁回答:

“未到曹溪也不失。“

青原行思再问:

“那为什么还去曹溪?”

石头希迁回答:

“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

所谓佛性,

也就是人的根本智慧,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人人皆有,本来具足。

虽然佛性人人皆备,

但必须开悟才能显露出来,

所谓明心者方能见性也。

而要开悟,

除了自己的悟性之外,

跟明师的点拨也分不开。

六祖慧能就曾说:

“若不能自悟者,

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所谓“示道”,

就是师父的启发和引导。

示道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高明的示道都是智慧的结晶。

正是:

缘在人中,有愚有智。

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

令彼愚者悟解心开,与大智人无别。

《为道日损》......寡欲篇

情窦初开日,

灵源渐闭时。

直养无大害,

曲致诚作一。

修行因师传,

悟道靠自己。

千经与万典,

唯损虑与思!

陈真人2014/3/4号午时,写于钱塘玫瑰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