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雪
写在冬季
2020-11-22
你若安好
便是暖冬
小雪
文/香袭书卷
“小雪,等等我!”那年有人背着书包,追赶着前面的一个小女孩。她扎着的辫子在奔跑时甩动着,身上的大红色棉袄,在冬天格外醒目。坐在小雪节气里,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多年已过,时节照旧。
立冬十五日之后,是小雪。小雪来时,天地变得阴郁。山村里人烟稀少,走好多里路都遇不到一个人。唯有炊烟在上午九点多,缓缓地升起。村子里的人,早饭几乎都是快十点才开始。
山色还残留着一些色彩,只是颜色有点暗了。红叶倒是在寒冬里愈加红了,枯黄持续在肆略,一场雨来,小雪就跟着后面。雨滴挂在枝干上,晶莹剔透。透过它,看山色,有些清晰,有些模糊。
山里人家,都生了火盆。屋子被火烤得暖和起来,地里的农活少了。天色亮得晚,睁开眼小半天就过去了。炖一锅萝卜焖肉,家户人家的日子,简单而暖和。
门前的菜地,大白菜正在卷芯,萝卜露出半截红色在泥土外,蒜苗在舒缓地伸着懒腰,油菜铺在地面。鸡圈里的鸡,打鸣声也不再勤快。一场小雪来临,山村更加宁静。
城里的人们,找出了棉衣,寒风也没有抵挡前行的脚步。上班的人,冒着冷风骑行。上学的孩子,早早背着书包在路上。老人们提着篮子去买菜,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菜场里,仍然是冬天最热闹的地方。人间烟火,少不了一日三餐。
荸荠上市了,清冽甘甜。冬天的风物里,它该是头牌。抢了雪的风头,荸荠把自己浑圆的身躯,包裹着一袭华丽的袍子,诱惑着俗世里的人。尝鲜,吃的就是就是那几口新鲜味道。
小雪这天,并没有雪来。枯寂的大地上,露出苍凉的脊梁。山峰隐在半空中,城市里终日灰暗。门前的那颗柳树,收起了自己的气派,有着随遇而安的闲适。
“看花解闷,听曲消愁,胜于服药也。”这是清代的医学家留下的,至今管用。小雪天,煮一壶殷红的茶汤,放上一段小曲,日子过得舒心起来。
尤其是冬日,最适合煮茶听曲。唱腔里传来遥远的丝线,音色不见得是最佳,但声线却断断续续,一直萦绕在耳边。独处,亦有享受孤独,一切皆安。
有人发来信息:“你若安好,便是暖冬。”窗外的小雪,没有如期而至。看着苍茫的天空,寻不到任何痕迹。内心的阳光,已经在这几粒小字中,散落了一地。
最能代表冬天的事物,就是雪了。立冬之后,小雪节气随后就到。古人们对时节中物候的观察,几乎是入微的。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此时彩虹不会出现了,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季节。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来时,一切归于沉寂。冬天的景象就像是一幅画,时光越深,意境愈苍凉。到了小雪时节,冬天的气象便不择不扣地显露出来。
这样的时节,适合在窗下读书。寒窗苦读,不只是古代人的精神,更应该是我们传承下去的精神。“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天寒地冻,知识的海洋是丰富的,治愈内心的枯竭,读书是唯一的方法。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这是小雪时节最打动我的诗句。一片小小的雪花,落在读书人的窗口,想着自己的境遇,内心的忧愁与寒气渐生。是人都有烦恼与忧愁,只是古人把小雪的愁意,写在了诗句里。
北方的冰雪里,南方依旧是艳阳高照。南方的朋友说:“我们这里还在穿衬衣。”往北方去,就有了雪花飘的图片在朋友圈晒出。中原地区的襄阳,是灰蒙蒙的天空下,没有雪花,也没有暖阳。
是到该下雪的时候了,麦苗如饥似渴地等待着雪的拥抱,哪怕是小雪,也值得期待。早早地准备好御冬的物质,乡民们腌制野菜,红薯干。“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城市的超市里,换上了手套棉鞋。
我在小雪时节里,期盼着今年的第一场冬雪。庄子说:“澡雪而精神”。枯寂与寒冷并至,正是考验一个人的精神时刻。一个人能承受住人世间的好,也能承受住它的风寒与雪霜。
越是艰苦的环境下,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能经受命运的考验,能在风寒中,内生温暖。寒冷与风雪并不可怕,要有战胜它的勇气。
小雪时节,原本是诗意的。“独试新炉自煮茶”,一片心事放在雪花上,随风飘落,然后融化。与之相对的是内心的宽度与高度,在寒冬中,我们的所思所想。
又看见那个穿着红棉袄的小雪,背着书包去上学。头发辫上写着光阴,红棉袄里装着希望。“小雪,等等我!”她一回头,笑意盈盈的脸上,有着雪一般纯洁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