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成为高中必读书目,社科阅读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翻开高一的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除了平日熟悉的主题式单元,还新增了“整本书阅读”的单元,其中社会学经典《乡土中国》赫然在列。

《乡土中国》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不同于小说、散文或文言文,而是费孝通先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讲义整理编成,共14篇。大学讲义、社会学著作,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但即使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都不容易读,学生读起来就更有难度了。

这本书,把社科阅读带到了孩子们面前。对于孩子们来说,读文学、读科普、读艺术的机会不少,但他们很少去读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了解社会科学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才不至于让孩子在未来手足无措?对于类似《乡土中国》这种门槛略高的整本书阅读,有什么好方法呢?

我们给不出的答案,

在社科阅读中寻找

你一定听说过“土潮”这个词吧?原本追求“洋气”、对“土”避之不及的时尚营销界,忽然刮起了一阵“土潮”风,并且势头不减,从一线大牌的土味营销到知名高校的招生广告,都在乐此不疲地比拼谁最土。从土到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这个问题,很难一下子答得出来。

同样,每个家长一定都有被孩子问倒的时候。有些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来回答,但有些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明确答案。就连我们自己,也常常被一些问题困住:

一个家族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女性亲戚中姨妈、舅妈、婶婶、姑姑,分得清清楚楚。而在英文里,就只有一个aunt。他们怎么知道说的谁是谁呢?

为什么不管子女在哪儿奋斗,父母长辈总要催婚、催生?

为什么跟子女出国的老人家,有块空地就要种上菜,有的还会顺手摘取别人院子里的果子,怎么劝也不听?

为什么很多人有钱了,盖上了西式的漂亮房子,但里面还堆着农具、烧着柴火灶?

为什么西方很多父母相比亲子关系,他们更重视夫妻关系,而在中国,“孩子是第一位”的观念如此深入人心?

为什么“鲍家街43号”等以地名命名的乐队、书籍等等,更能让人感到温暖、给人归属感?

…………

这些奇奇怪怪又难以解释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社科阅读中寻找答案。

其实,《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先生走上社会学研究之路,同样源于困惑他许久的一个问题。

小时候费孝通的身体弱,妈妈就让他去读女校,觉得这样就不会被欺负。第一天上学,费孝通就不高兴地回家:“谁说没人欺负我?他们都说我一个男孩子在女校读书,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小废物’!我为什么姓费啊?”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啊,我是嫁给你爹之后才姓费的。”

后来费孝通到了北京大学,要选择专业时,他问社会学系主任杨开道:“社会学这个专业能解决什么问题?”杨开道先生问他:“同学,贵姓?”“姓费。”“这个专业就能解决你为什么姓费的问题。”

就这样,他进入了社会学系,并一路走来,成为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人之一。

既难读,

又好读的《乡土中国》

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本书的阅读难度不小,但它其实是当之无愧的畅销书。1948年4月,《乡土中国》出版后,没出一个月就销售一空。于是,开始不断加印、加印。这本书的读者群既有大、中学生,也有工人、店员、士兵、公务员,还有一些农民,读者群体如此广泛,令人惊异。

为什么一本专业书籍如此畅销?在费孝通看来,是因为使用的语言浅显。不过,浅显不意味着这本书的“干货”就少。事实上,《乡土中国》既能深入浅出地启发普通读者,也能一语点醒深耕学术的研究人员。书中有些文字形象易懂,又极富代入感: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依赖“土味”?在费孝通看来,这与我们靠农业为生,“黏着在土地上”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句,也是统领全书的经典开场。

图片来源:悦图imax

“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你不妨试一试,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就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

——好像的确是这样!可为什么呢?

费孝通说,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而“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其行为,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

当然,书中也涉及到了一些专业的术语及其解释:

在论述农村社会的“结构”时,就用了许多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术语,比如“团体格局”“权力结构”“差序格局”“文化范型”“血缘”“地缘”等等。这些术语有各自特定的专业涵义。多数术语在文中会有解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用心推敲,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涵义。实在不懂,也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

在这样既有趣(好读)、又专业(难度)的阅读中,孩子自然能得到不同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1.拓宽视野,了解我们所处的中国社会

通过阅读这样的书籍,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不同世界的大门,更多地了解中国乡村和社会组织运行的模式,了解我们的文化根脉。理解家国情怀,从而有使命担当。

今年,清华大学校长发录取通知书时,还特意赠送新生人手一本《乡土中国》。

2.训练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作者不仅实地调查,还进行了严密的推理,阅读过程也会成为思维训练的过程。

比如:很多人认为乡下人土、乡下人愚,费先生否定这种说法,认为这只不过是知识问题,就像城里的小姐见了苞谷,说“今年的麦子长得这么高”,乡下人也会觉得城里人愚。同样乡下孩子不识字,和城里的孩子到乡下捉蚱蜢不如乡下孩子是一样的。

他说,乡下是不需要文字的,很多时候连语言都不需要,因为是熟人社会,只有城市里的人才会带着电话本通讯录。

在这个基础上再论证,文字并不是从乡间产生的,而是庙堂里产生的。并不是乡下人笨,因为乡人识字是没办法取得优势的,甚至可能还会成为可笑的事。

这个论证过程一层层地展开,拓展了我们的认知。

3.积累素材

虽然社科类图书的整本阅读才刚刚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在考试中,社科类论文并不少见。比如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的就是社科类论文,阅读社科类型的书籍不仅能帮孩子积累大量素材,还可以帮助他们熟悉学术类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行文特征。

4.学习运用和组织语言

《乡土中国》语言质朴、自然,深入浅出,就像费先生在给我们上课,严谨又不失幽默,非常具有可读性。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导读中总结,这本书有几个特点:

论点鲜明,每一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量把论点凝结为一种“说法”、一个概念;

论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强调“对话”,和学界不同的看法“对话”,以此凸显自己的观点;

论证求实,靠材料说话;

大量引证传统典籍材料,有些引文是人们所熟悉的,但纳入本书的论述系统,就可能“翻新”出新的涵义。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到议论文在论证推理的同时怎样才能更生动且有可读性,观点与材料如何结合、叙述和论说如何平衡等等。

5.影响着孩子对待他人、对待外界的态度

费孝通先生通过生动的论证说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在“面对面社群”中生活,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等手段来传情达意,抽象的文字往往不是首选。所以,我们因为乡下人不识字或者学得慢就评判他人“愚”是不科学的。同样,城里人在学习乡下生活所需技能,也是接受得更慢的。

在这样清晰的论证下,我们自然就明白一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内在的成因,便不会轻易地凭借表象去做出评判。

整本书阅读有方法

除了《乡土中国》,还有一本大部头被列入了整本书阅读书目中,那就是高一下学期的《红楼梦》。有意思的是,虽然体裁篇幅各不相同,但和《乡土中国》一样,《红楼梦》也透过那段时期贾家的经历,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当时的面貌。

也许对孩子们来说,读这两本书还为时尚早,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现在掌握很有必要。在部编版小学教材中,就经常能看到“整本书阅读”的影子。

怎样阅读整本书,特别是有些难度的整本书?严晓青老师以《乡土中国》为例,为我们分享了一些阅读方法,同样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

1.挑选书籍

个人认为,《乡土中国》这类书籍更适合阅读纸质书。便于勾画圈点做批注,便于随时前后勾连对比阅读。

图片来源:“谢sir说”公众号

2.快读和慢读、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乡土中国》除去序言和后记,一共有14篇文章,我们可以先看序言和后记,大致了解写作的背景和其他相关信息;再快速翻完整本书,感受整体风格,对于比较难以理解或者自己感觉比较重要的章节做好标记,便于下一步精读。

同样地,我们可以在阅读之初,先了解作者的信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

而在精读中,我们可以通过圈读批注、做思维导图等等形式,来帮助我们理解书的内容和逻辑。

图片来源:“张老师的工作室”公众号

3.阅读和思考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加大自己的思维参与力度。遇到陌生的比较专业的词汇,想想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概括出来的。针对书中的内容,去联想身边有没有适合事例可以帮助理解。

比如在《乡土本色》一文中,费孝通写道:“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读到这里,在大家所熟悉的《西游记》中,每次孙悟空遇到不熟悉的妖怪,他都要询问当地的土地爷,土地爷的广泛分布,不正是证明了中国人以“土”为生的民族生存传统和安土重迁的生活习惯么?如果我们也像游牧民族一样追逐水草而居,那么土地公公又怎么能了解本地家家户户的人甚至是神灵鬼怪的事情呢?

4. 阅读和写作结合

读和写历来就是双生子,读是吸纳,写是表达。你的吸纳,你的思考只要通过写作这个环节,就会让知识更牢靠,让思考更深入。

能力的形成,只能靠自我梳理和表达。

写作的角度很多,老师课堂上讲的、电视节目和社会现实中了解的,也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善于观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写作之初,不必求深奥和独特,不必求长篇大论,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大有裨益。

5.自我阅读和广泛撷取相结合

我们在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后,有不懂的内容,通常会去找书评、影评来看。而在孩子的整本书阅读中,信息搜索也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