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不是压制情绪,而是重新分配情绪

凡是能使我们的精神获得自由,而又不给我们以自制能力的事物,都是毁灭性的。 ——歌德
01
情绪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人类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对人类的行为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这就像马达驱动汽车前进一样,人类的行为也被情绪驱动着。强烈的情绪有时候会战胜理智,让我们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学会对情绪进行系统性管理,这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情绪突然爆发,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但事后回想起来,又会后悔不已。比如,有人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了两句,就觉得受不了,愤而离职;再比如,有人在街头和陌生人大打出手,最后只会是两败俱伤,甚至会要了对方的性命……

人的情绪就像水,如果太强烈就会变得滚烫起来,放一放就会冷却下来。

情商就是用来帮助我们调节水温的工具,那种凭着一时的情绪和瞬间冒出来的念头就贸然施以行动的行为,很可能会让人一辈子追悔不已。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很多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抑郁、焦虑、易怒等,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采取行动,有时候也不能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当你觉得抑郁时,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会告诉你:“抑郁吗,很正常啊!每个人都抑郁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别理它就好了。”但我们会对一个得了肿瘤的人这样说吗?不会!因为我们知道,有病就要去看医生,寻找到病根所在并进行医治。

所以,我们要将有关情绪的问题和对待身体健康的态度等同起来,勇敢地正视它、积极地面对它、灵活地控制它,我们将得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2
当情绪占据支配地位时,智力可能毫无意义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是我们通过观察和接触到的人或事,对自身状态和大脑思维活动状态的反应。激烈的情绪像海面上乍起的风暴,时时有沉船的风险。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情绪失控的人,理智完全被情绪所支配,那么他拥有再高的智力也可能毫无意义可言,甚至会成为摧毁他的加速器。

泰德·卡辛斯基拥有着一百六十七的高智商,超过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学家”的霍金七分。1958年,十六岁的卡辛斯基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毕业后进入密歇根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二十五岁受聘于著名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数学系助理教授。

然而让他“名声远播”的并不是他的高智商,而是他后来持续近十八年的炸弹连环案。1978年到1995年间,卡辛斯基陆续向大学教授、航空公司以及大型企业的主管邮寄了十六枚炸弹。这十六枚炸弹共造成了三人死亡,二十三人受伤。FBI将这一系列案件命名为“大学航空炸弹”,而卡辛斯基因此得名为“大学航空炸弹客”。卡辛斯基以“结束十八年炸弹连环案”为承诺,要挟《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刊登他的学术论文。

他在自己长达三千五百字的论述中,诉说了自己的犯罪动机:他认为工业社会将会侵蚀人类的自由,而技术革新将会过度依赖人类基因工程,使得人类最终被社会体系完全控制。他想通过袭击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等科技人员,让现代社会的科技倒退,从而达到人类解放的目的。

虽然亲近他的人认为卡辛斯基是个友善的人,但他从小就性格内向,加上智商高多次跳级,以至于班上的同学都比他的年纪大很多,他在别人眼里始终是个“异类”。他几乎离群索居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每隔一两个月才会去一次镇子上的杂货店。

这样的生活状态注定让他的情绪一直处于偏激状态,当他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及时加以疏导它时,就会永远被笼罩在它的阴影之下,被它操纵无法用理性思维去分析问题,最终理性思维也无法拯救他被扭曲的灵魂。卡辛斯基的高智商没有能为人类带来福利,反而成为他作恶的助燃剂。

印第安人有句谚语说,“人生最长的旅程就是从头到心的这段距离”。这半米不到的距离,正是从智商到情商的距离,也是人生中最困难的挑战和最复杂的路途。因此,情绪管理的第一课,便是正视并接受自己的不良情绪,然后引导它、化解它,这样智力才能安全地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
跳出“非此即彼”的固定模式

有些年纪的人可能会记得电视剧里领导在温和地“批评某人”的时候喜欢用的一句话:“××同志,不要有情绪嘛!”“情绪”用在这里指代的是“耍脾气”“闹脾气”,是一个贬义词。

但我们知道,人类每天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所包围,它们此起彼伏、络绎不绝、接踵而至,可以说人是不断由一种情绪过渡到另一种情绪里的。因此,就算主观有控制意愿,客观上我们也做不到让自己“没有情绪”。

你到了公司,开会时领导表示某同事要升职了,你立马觉得委屈,自己平时工作比他认真,能力也比他强,凭什么他能升职,自己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你拿着杯子去茶水间,突然闻到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于是赶紧找公司检修人员来看,原来是煤气泄露了,你算是间接救了公司人的生命。大家因此都走到你面前感谢你,你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这时候父亲打电话给你,原来远嫁外地的姐姐回家了,并给你带了你最爱吃的东西,你的心瞬间被爱充盈着,觉得生活真的很美好……

我们靠着自己的直觉,知道什么是“好”情绪,什么是“坏”情绪,都希望那些坏的情绪远远离开我们,好的情绪则能随叫随到。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有它自己的目的性,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也没有“非此即彼”的固定模式,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罢了。情绪只要发生在合适的情况下,都是具有正面意义的,有时候也具有双面或多面意义。

愤怒也并非只会伤人伤己,只要使用得当,它可以为我们带来安全感、为他人制造界限感。比如,当有人冒犯我们的时候,我们内在愤怒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们的心脏跳动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都会随之受到影响,身体血脉偾张、肌肉紧绷,做好了随时防御和进攻的准备,而我们的面部也会产生变化,发红或者涨紫,眼睛瞪大、牙关紧咬……所有这些改变不但让身体处于一种随时“应敌”的状态,也让冒犯我们的人收到“他很生气”的信息,某些情况下,对方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由此可见,情绪并不是一个“坏东西”,无须被妖魔化。忽略情绪的存在是没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情绪产生时,如果放任它自由发展,它就会像是没关掉的闹钟,一直响个不停……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分它们,然后对症下药,该转化的转化、该利用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它们的正面价值。

4
情绪和思维的协调

当钱包里的最后一张百元大钞不小心落进了马桶,捡还是不捡呢?

感性思维支配下的现状:感性思维开始让你生气,抱怨自己倒霉,马桶真是浑蛋,自己钱多不在乎,不要了!理性思维在你的另一只耳朵边吹风:挣钱多难,虽然马桶有点儿脏,但捡起来洗一洗,晾干了一样用。它让你想一想高额的房租、算一算发工资的日子还遥遥无期……只有经过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分析,你才能确定这张钞票对你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做出最终的选择。

感性思维就像是油门,赋予我们热情、动力和向前冲的力量;而理性思维,就像是刹车,在我们觉得有危险或者超速、失控的时候及时控制速度。

自我控制的关键技能是“注意力的战略分配”。对成年人来说,这种技能通常被称为“元认知”或者“思考思维”。而拥有这种思维,也正是人们能够克服自身缺点的原因。

希腊神话里《奥德赛》的故事可以体现出这种认知:半鱼半人的海妖塞壬,总是出现在狂风暴雨的海上。她用凄美动人的歌声媚惑往返海上的水手,当水手被塞壬的歌声迷惑后就会失去理智,而他们所驾驶的船最终会因为失去控制而撞上礁石。

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航行经过这片海域的时候,女巫瑟西建议他让所有的船员把耳朵塞住,这样就不会被海妖塞壬的歌声所迷惑。奥德修斯虽然接纳了瑟西的建议,但他是一位有智慧的英雄,既不想送死又非常想知道塞壬的奥秘。奥德修斯自己没有塞住耳朵,却命令船上别的水手都塞住耳朵,然后让其中一个水手把自己紧紧绑在桅杆上,这样无论他受到怎样的蛊惑都无法进行下一步行动……

就这样奥德修斯不仅穿过了那片死亡海域,而且成为这世界上唯一一个听过海妖美妙歌声的活人。

奥德修斯的理智告诉自己,听到了海妖的歌声就会送命,所以不听才是正确的;但他的感性(情绪)又对海妖的歌声充满了好奇,想要窥探究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是生与死的博弈,而他在理智和感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方案,既不放弃自己的感性,又能规避风险。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

但诱惑之所以被称为诱惑,就是因为它的“难以抗拒”,如果不动用理性思考就会完全被感性所支配。但人又是靠着激情、情绪前进的,只有情绪和思维相协调了,也就是找到所谓的平衡点,我们才能调动全身的能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