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误会自己“是个好人”了:缺少边界感的好人,不做也罢

我不喜欢坏人,也不喜欢太好的好人,相比较坏人或者好人,我更喜欢"正常人"。

A是一个我很熟悉的朋友。前几天他来找我,探讨内心中的困惑。

A在出差前因为工作时间繁忙,陪伴时间不够,刚和女友吵过架,两个人的吵架风波还未完全平息,他又出差了,在这次出差期间,他和女友达成一致意见,等他回来,他们要好好的讨论一下彼此出现的问题以及给女友充足的陪伴。

A和女友见面的当天,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那天两人见面没多久,他就意外的接到了来自远方朋友的电话,原来这个朋友(以下简称B)来到了他所在的城市,并打电话约他出去见面。

A很为难,一方面女友这边还没搞定,两个人又刚刚见面,另一方面好友远道而来,他不露面也实在难以交代。他先是委婉的表示自己有事,这次无法和B见面,但是B不同意,不断强调上一次就没有见成面,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也得见上一面。A只好试探性的征求了一下女友的态度,没想到女友勃然大怒,两个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吵了一架。

最终这次争吵,以A的妥协草草了结。但是却让A感觉很不爽。

次日,A和女友在一起约会时,意外发现自己被B拉进了一个同学群,同学们在群里热烈商量着晚上聚会的事,而且看样子,他们已经默认这场聚会他参加了。这让A感觉骑虎难下,最终他鼓起勇气和女友说出了自己想去参加聚会的诉求,表达了自己的为难,结果,两个人又不欢而散。

A垂头丧气的来找我解惑。他对女友有一些怨恨,觉得女友对自己不够体谅,但同时也能理解女友的心情,总之,夹在中间,实在痛苦。

在朋友(包括我在内)眼中,A是一个"好人",所谓"好人",其实就是习惯考虑他人,让别人感受舒服的人,在朋友眼中,他认真、负责、仗义,所以人缘相当不错。在我看来,A其实可以代表一类人,而他所遭遇的问题,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好人"的问题与困惑。

1."好人"的问题:边界不清

对于刚才讲的案例,每个人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样,我猜一定有人支持A或者A的女友。比如"A应该去,毕竟朋友大老远来一趟,不去太不给面子了",比如"A的女友太委屈了,好容易和A见面,又被朋友叫走了,既然这样,还要男朋友干吗?",再比如"A就是不够圆滑,他完全可以两者兼顾,比如带上女朋友一起聚会不就行了吗?"....

以上这些,是道理、方法、社会道德,但都不是心理。

从心理这个维度,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我们需要的是帮助当事人找到自己行为背后的认知,厘清自己的思路,修正自己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我比较关注的,既不是A,也不是A的女朋友,而是B。我问A如何评价B的行为,他一脸蒙圈,说: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我注意到了几个细节:第一天B从天而降,打电话让A出去见面;A表示为难婉拒B后,B坚持了自己的主张;第二天,在未和A商量的情况下,将A拉进同学群,并组织了饭局,对外宣称A也参加,而且吃饭地点也"照顾"了A ,选择了离A家比较近的饭店。

当我把这些细节特别提示给A之后,再次问他的感觉,他似乎有所领悟,说,B好像有些强势。但是他依然对B的行为无感。

事实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B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次又一次清晰的入侵了A的边界,他没有提前打招呼,就空降到A的城市,并且要求A和他见面,在A明确表达自己的不便之后,他的坚持,间接造成了A与女友的争执。在第二天,他不经A的允许,也不问A的时间安排,就擅自为A定好了"几乎无法推脱的"饭局。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是B掌握着主动权,而A更多的处在无奈、被动的地位。

但问题是,为什么A自己对于B的人际边界的入侵无感呢?

我想,这是很多"好人"共同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边界比较迟钝,对别人入侵自己边界的行为无感,而恰恰也是因为他们的毫无反应,也造就了别人的入侵。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

① 边界感: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标配

边界,也可以说是地盘。每个人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和空间,这是一个人生存的标配。一个人自己有边界意识,同时也能尊重他人的边界,两者合在一起,就构建了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界意识,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标配,当有了明确的边界意识,一个人就能够活的简单、清爽、有力。

生活中,很多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都是由于边界不清晰导致,那种粘腻的关系,彼此入侵,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边界,可以分为地理边界、身体边界和心理边界三种。相对后者,前两者比较清晰可见。而很多"好人"的问题,就出现在"心理边界"的模糊之上。

就像A,当他的心理边界被B侵犯的时候,他没有感觉,意识不到自己的边界被人入侵,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导致他自身很多困扰的根源。

一般来说,对边界被入侵无感源于几种可能。一是习惯,自己长期被入侵边界,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对入侵边界这件事逐渐变得麻木;二是情绪的压抑,事实上,每个人在边界被入侵的时候都有感觉,只不过因为长期的"驯化",这种感觉被自动阉割了(其实是被压抑了);三边界的定义不清晰,对自我的边界和他人的边界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离不开一点,就是缺少边界感的觉察。

当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好人"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有这方面的问题或者困扰时,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觉察,可能是重新找到边界感的关键所在。

② 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自己教的

人际关系是一项复杂的链接,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是"变色龙",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使用不同的态度。“完全绝对的始终如一”是不存在的,那样的人,就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灵活性。

为什么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模型是稳定的,但是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仍会表现出细微的差别?这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是双向的,我们在关系当中的具体表现,除了受到自己固定人格模型的影响之外,还必然要受到对方态度的影响。比如性格软弱的人往往更吸引攻击性强的人靠近,这是因为在人际冲突中习惯逃避的人,会激发另一个人追逐、进攻的原始的动物本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往往是你自己教的。

我问A:B对待X(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性格强势的朋友),也会像对待你这样的方式吗?A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性的"超我"部分,也同时具有原始本能的"本我"部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会激发不同的"面具"。B之所以能对A的边界这样随意入侵,并不担心会有什么不良后果,正是B与A在长期接触中由A的反应"告知"他的。同样,他之所以对X不会这样,也是X的态度教会他的。

③ 边界不清背后的“认知模型”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在其自身的系统里,都有其合理性。这个"合理性",主要是认知层面。

当我问A是否感觉到B的行为有一些不妥时,他回答说:没有。我问他为什么?他想了想说:可能我们是同一类人吧。如果我去B的城市,他推三阻四不出来,我也会不高兴的。

我继续问他:可以理解。但是你是否也会像B一样,去B所在的城市不提前预约,到了不管他境况如何,都要求他必须出来见面?他说:那不会,我一般都会提前打招呼。如果我没有打招呼,而他当天又已经有别的安排,那我也能谅解。

我说:听上去,你好像也不太赞同B的做法啊?至少跟你自己遵守执行的行为准则是有偏差的。

A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像是这样。

我继续问:那你为什么这么双标呢?你这样,似乎是严于利己,宽于待人啊。

A又想了一会,说:我内心中好像有一个信念:"朋友来了有好酒",如果朋友来了我不招待,那就是我不对。

我说:哦。那你怎么界定"朋友"?什么样的人算朋友?

A很狐疑的看着我,似乎不太清楚我的这个问题从何而来。我继续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A自己澄清了一个关于"朋友"的概念:即"朋友来了有好酒"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在于,这句话有一个大的前提——"朋友"。试问,如果一个人对我们不够尊重,缺少同理心,不体谅我们的难处,那他还是"朋友"吗?

原来,A一直活在自己的认知里。在他的认知世界里,只强调了自己的义务——"朋友来了有好酒",却忽视了自己的权力——"我"作为朋友中的一方,也需要同等的尊重。

很多认知的偏差,来自于管中窥豹和盲人摸象,当沉浸在一个固执的标准中,比如"朋友来了必须招待,不招待就是我错"的时候,我们很难看清楚在这个信念之外,还有什么。当认知发生了反转,行为也就自然发生了改变。

④ "好人"背后的讨好型人格

随着与A聊天的深入,我发现其实A并非对B毫无感觉,事实上,B的出现和随后的行为,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困扰,只不过,他把注意力更放在了"女朋友是否通情达理"上,而忽略了B给他造成的困扰。究其原因,A自己说出了答案——女朋友是自己人。

换言之,在A 的心里,女朋友和自己是一体的,是"自己人",所以,当出现内外冲突的时候,他希望女朋友和他保持一致,先解决外部的问题。但是女朋友没有做到,这给他带来了烦恼。

将这个话题延展开来,我们可以针对A的想法做出如下推断:女朋友和我是一体的,我们可以统称为"我"——当"我"的需求和外界的需求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解决外部的需求——因为如果外部的需求不满足,就会"得罪"别人,换言之,"我"没那么重要。

我们常说"我最重要",但在"好人"的世界里,"我"最不重要。或者这样说,"我"的价值,取决于对方是否对我的行为满意,如果对方满意,"我"就有价值,"我"就是存在的,如果对方不高兴,那"我"就消失了。

这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的特质。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好人",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人际关系断裂的恐惧,充满了了低自尊与低配得感,本质上,他们不认为自己有多重要,而自己的价值置于别人的"笑脸"之上。

这就不难理解讨好型人格的人"丧失自我需求,放大别人需求"的人格特征了。

貌似这违背人性,但是却依然合理。在家庭中,获得"有条件的爱"的人,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他们对关系非常渴望,常常不自觉的以牺牲自我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别人,自然,放弃自我边界,也是他们放弃自我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

然而事实真相是,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的爱自己,也就不可能真正的爱别人。那种讨好和退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而是一种变形的压抑。

2."好人"的成长:明确边界,清晰表达,释放攻击性

A来找我的时候,是想谈一下和女朋友的关系问题,但是在谈清楚了他和B的关系之后,似乎他和女朋友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对B的不当行为保持边界,造成了和女友的冲突,同时,也意识到女友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在用不恰当的方式侵犯他的边界,只不过相比朋友,亲密关系中的边界问题更复杂,更难界定。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中有很多对自我感受的阉割。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边界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ta是否有说"不"的能力。我问A打算怎么处理接下来的问题。他先是说,要向B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诉求。但是转而有有些犹豫,他说: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而且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言下之意是,如果自己说出来,可能会显得自己"小气"——对于说"不",他突破起来,仍有障碍。

为什么"好人"习惯吃哑巴亏,甚至吃了哑巴亏也没感觉?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太重视别人的感受,但是却并不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

所以,让A和自己真实的感受呆一会,好好体会一下自己的难堪、憋屈、被操控的无助...对于他来说很有必要。

每个人都有攻击性,这是人的本能。"好人"常常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或者将其指向自己,这是对于自己的严重损害。而将攻击性适当的释放,则是维系一个生命个体正常运转的有效方式。

对于一个"好人"来说,清晰的树立边界,表达自我,以及合理的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是一门必修课,说出来容易,但做到却很有难度。因为这背后有其对依恋关系断裂的深层恐惧,也有对于关系链接的需要和动机。但是即使如此,依然可以改变。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第一,深度的觉察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真实的感受。

就像A这样,当我让他和自己真实的感受链接,在这个状态下留置了一会之后,他被压抑的情绪浮现了出来,他真实的感受是不舒服,这个不舒服,埋藏的很深,需要在事情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仔细的品味和觉察。

第二,对事件进行复盘,结合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哪些边界被习惯性的入侵了。并作出记录。

第三,学习真实表达技术。可以采用"陈述客观事实+描述自己的感受+提出对对方的期待"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式,向对方真实而不带评判的表达自己。表达的过程,就是疗愈的过程。

第四,完成真实表达或者深度觉察之后,及时给自己的成绩"盖戳"——事实上,累积正向体验,也是重新构建新的行为模式的有效方法。当新的模式不断应用,并随着使用的熟练,产生良好的体验之后,新的模式就会逐渐取代旧的。

【写在最后】

A后来和B谈了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困扰,表达了自己对B这种行为的不满,确立了自己的边界。他告诉B ,招待他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他下次依然不提前打招呼,就需要接受他有可能不能招待他的结果。因为他自己也有自己的安排,而安排被随意打乱,令他很不舒服。

A后来又和女友谈了一次,就这次的事达成了共识,也告诉了女友自己对B表达态度的处理。女友表示理解,说如果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会依据情况,尽量考虑他的难处,和他理智协商,解决问题。

A后来告诉我,本来他在真实表达之前很紧张,但事实证明,当他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期望说出来之后,B并没有生气,女友也更体谅自己了。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再憋屈,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最后,我跟A说:作为朋友,如果A继续做一个"好人",这样,我会感觉更舒服,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朋友,我还是希望A能做一个"正常人",因为这样你会更舒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