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溺爱,边控制:心理学深度剖析“中国式妈妈”,改变路在何方?
我妈最近在我家附近的医院治腿,所以她住在我家。有她在,我就再也不做饭、不搞卫生,甚至有一天她治疗回来的晚了,需要我准备一下做饭的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有些因委屈而产生的气愤,在嗅出电话里我恼羞成怒的味道之后,我妈在电话那头说:那你别做了,等我回去做吧。
在我气愤的同时,我觉察了一下自己,那一刻,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我发现只要她在,我的自我功能就自动地“萎缩”了,我的心智和能力,都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退行到一个4岁的女孩的状态。
昨天吃完晚饭,我去公园遛弯,在公园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池子,小孩们在里面疯跑,追逐。两个小孩跑到我身边,我听见她们的对话,其中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女孩说:你追我,我往柱子那边跑。另一个女孩点头称好。
但是就在负责追赶的女孩刚放开了脚步奔跑时,她妈妈突然跑了出来,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她连续说了几遍:“别跑了!慢点!别跑了!喝水!”,我注意到,那个奔跑的女孩在她的催促下,跑步的步子本能的慢了下来,但她仍然在试图追赶她的小伙伴。
年轻妈妈冲了上去,直接拦在了小女孩身前,她嘴里一边说道:“别跑了,这么热的天,快喝点水”。一边把水壶盖子拧开,直接把水壶嘴伸到了女孩嘴边。女孩似乎也渴了,喝起了水。
就在我打下刚才这段话的时候,我妈走到我身边,说:你的茶已经不烫了,快喝吧。我还没说话,她又问道:“还用我再给你烧点新的水吗?”
看,不管是4岁还是40岁,我们都有一模一样的妈妈。
今年过年期间热播的电影《囧妈》中,活灵活现的描绘了这样的中国式妈妈,电影里那个妈妈的形象太过生动和熟悉,让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以至于无数人发出感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中国式妈妈的“问题”,各种亲子育儿文章早已经“扒”的皮都不剩,比如溺爱、包办、替代、控制等等,包括我妈,在我的朋友圈中以“好妈妈”著称,是传说中的“别人的妈妈”,在我学心理这些年,她也没少跟着耳濡目染,加上本身也悟性极强,基本上一点就透,可以说,她在亲子关系方面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但即使这样,当她和我近距离贴身“肉搏”时,我还是能清晰的看到她身上残留的、几乎无法改变的“问题”。
很多人说我的亲子类文章写得很透彻,甚至我还因此被出版社发现,出版了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我是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家庭问题的,我对于“孩子”的感受无比清晰,只有完全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家长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做出改变。第二,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时刻带着“心理咨询师”的觉知的人,所以,我能将无意识的、稍纵即逝的感受意识化,使之以更清晰、更富有层次的方式呈现出来。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重点谈一谈“中国式母亲”的自我觉察问题,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觉察,是因为“觉察”是改变的基础。NO觉察,NO改变。即使一个人看再多的书,读再多的文献,如果缺少了“觉察力”,ta就永远只能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不管是我妈,还是公园里那位年轻的妈妈,我想在有一定认知基础的前提下,在她们那样做的当下,由第三者提醒,她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但问题是,每个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身边并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提示者”,所以,只有妈妈们提高自我觉察能力,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知行合一。
觉察,是最宝贵的能力之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01 投射的觉察:每一个溺爱的妈妈,内心都住着一个缺爱的小孩
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外在投射。你心里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我养了两只非常可爱而温顺的加菲猫,我妈非常喜欢它们,她经常说:“真可怜”。
早晨,我没来得及给猫换食盆里的水,她说:“胖胖跟着你真倒霉,连干净水都喝不到,真可怜。”外面下雨,我没开空调,她来了看到猫躺在地上,于是她说:“胖胖穿着大皮袄,肯定是太热了,跟着你真可怜,连空调都不给人家开。”说完,她又说:“明年夏天不让你养了,你一点也不精心,真可怜。”
其实,这个“真可怜”并不是只对猫,当她看到我连续工作了两个小时没挪地方时,她也会说:“真可怜,你挣钱太难了。”,去理发店剪头发,她回来感慨:”这些外地来的小孩多可怜,一个月挣那么点钱,还得从早干到晚。”,我跟她说一个朋友的父亲住院需要天天陪床,值夜班,她也说:“太可怜了,多累啊。”
“可怜”,其实是她对自己内心小孩的怜悯,或者说,她可怜的,其实是她自己。
她小时候曾被过继到姨家,6岁时又被“遣返”回来,这成了她一生的创伤。这个创伤给给她的“好处”是,她很温柔,情感细腻,对孩子共情能力较强,能让孩子感觉到被爱、被呵护的温暖,“坏处”是,她经常拿着她自己的投射,来过度的满足孩子,替代孩子的真实感受。
作为她的女儿,我从这种母爱中汲取到了很多心理力量,被深爱,的确是一个孩子内心的底气。但同时,我又感觉有时候我也会感觉,浓度过高的母爱是如此黏腻和牵绊。她对我的“好”,令我潜意识里有一份化不开的愧疚之情,这种愧疚,使我在很长时间里无法人格独立。
我很逆反,一般的人都会认为我的逆反来自于我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亲,但事实上,母爱的羁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软控制“——利用孩子的负罪心理达成的控制和交换。从我的角度(孩子的角度)来说,我需要动用强大的人格,不断温和而坚定的向我的妈妈树立边界,以保证心理边界不被入侵。但是如果我是一个小孩,内心力量并不强大,又或者我并没有学习心理,不懂这些心理学的知识,那我如何自处呢?
我想答案只有两个,压抑或逆反。
作为母亲,如果对孩子有过分的溺爱和控制——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就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那么一般来说,都是内心的安全感不够、依恋关系建立的不充分的人,她们大概率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情感上的高质量陪伴,没有获得足够的来自父母的爱的滋养,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会有程度不同的情感忽视。这些会导致她们成为母亲后有这样的表现。
所以,当一个妈妈忍不住想要娇惯孩子、总是心疼孩子、总是从心里流淌出某些柔软的想要融化的感觉时,不妨停下来觉察一下: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是否从未被满足?自己是否在通过满足孩子,还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自己又能否把内心的那个缺爱的小孩找出来,去拥抱ta?
一个人不管是把这种匮乏投射到孩子身上,还是伴侣身上(一般来说,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几率更大),本质上,都不能满足自己内心那个饥饿的小孩,而满足ta唯一的方式,就是承认并看到ta的存在,并且真心实意的自我同情。
先完成了这一步,才有之后的觉醒和改变。
02 分离焦虑的觉察:分离焦虑,到底是谁的?
没有任何一个母亲会承认自己“不盼着孩子好”,自己本质上是一个控制狂,想要斩断孩子独立的翅膀,将其一辈子困在自己身边。
不承认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无法觉察自己的潜意识,二是超我太过强大,无法面对这样“不堪”的自我。
所以,当我在沙龙里跟另外两个觉察到自己的控制欲,但又无法改变的母亲说“其实是你们自己无法克服自己的分离焦虑,所以在潜意识中,你们并不想让孩子独立,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时,她们都矢口否认,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潜意识常常是和意识相反的,这是心理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稍微想想就可以理解:凡是进入潜意识的,都是自己不想面对、无法面对的东西,所以才会使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将其压抑、扭曲,然后呈现在意识层面的,则是带了滤镜的皇帝的新衣。
但潜意识,才是真实的世界。所以,所谓觉察,本质上就是觉察真相,觉察潜意识。
觉察自己的分离焦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觉察自己的依赖心。
这一点尤其在亲密关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除了比较显而易见的依赖,比如很粘人之外,更要觉察自己不为人知的依赖,比如一个女性,看上去很独立、强势,似乎是不需要依赖任何人都能生活的很好。但事实上,她会因为丈夫无意识的忽视(比如丈夫更热衷看球,而没有注意到她今天的情绪变化),而有很多被伤害的情绪,这种被伤害感,可能表现为抱怨、指责、委屈,也可能表现为“心寒,再也不对ta抱有期待”,不管是哪种反应,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感觉到自己的被伤害。
不管一个人外表有多彪悍,内心不独立的人,都谈不上真正的人格完整。依赖心重的人,其实内心可能是有很严重的分离焦虑的人。
当她们与孩子相处时,虽然表现得“为母则刚”,但潜意识里,她们无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背叛”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以对父母的“背叛”为代价的。
第二,觉察自己的受伤感。
其实这一点的内容在上一条中已经有所阐述。一个人格不够独立的人,大部分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居被害”人格,也就是她们可能会经常体会到受伤的感觉。
别人的一个“不友好”的眼神、加重的语气、凌厉的表情、不经意的忽视.......这些都是给自己带来受伤体验的导火索,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受伤害感貌似和分离焦虑离得有点远,但本质上是一回事。总是感觉受伤的人,一般也是对外界的安全环境的需要比较多的人,他们需要安全、稳定的环境,对于分离——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会比较敏感。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说类似这样的话:“你长大了,翅膀硬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有能力远走高飞了,这令我感到非常受伤。
父母总是担心如果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这实际上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在潜意识里,对孩子无法放手(即使知道应该放手,但也做不到)的人,都有分离焦虑,潜意识里,他们无法应对孩子独立成长、远走高飞带来的心理创伤,所以,他们使用溺爱、控制的方式,让孩子的精神胚胎无法顺利发育,这样,就可以永远留在他们身边了。
所以,所谓的啃老族,如果非要抓住一个“锅”承担责任,那么该被骂的是他们的父母。他们剪断了孩子的翅膀,让他们无法飞翔。
03 控制欲的觉察:你在怕什么?
溺爱与控制,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在电影《囧妈》中,我认为最传神的一段,就是妈妈喂儿子吃饭那一段。
妈妈先是让儿子吃这个、吃那个,儿子的嘴巴被塞得变形,但是,当肥头大耳的儿子要吃下最后一块红烧肉的时候,妈妈忽然把饭盒盖盖上,严厉禁止,理由是儿子的血脂高,要控制。
这个既生活化又很戏剧化的场景,真实还原了生活中囧妈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文章的下面,有的读者留言说“你说要给孩子自由?可是我现在溺爱孩子,将来社会就会收拾ta”时,我总是摇头的原因:溺爱是对爱的扭曲,世界上只有一种爱,就是指向孩子成长的爱,才算是真正的爱,除此之外的,比如溺爱之流,都只是打着爱的名义,实施的是控制之实。所以,读者的留言是并未真正懂得其中的奥秘。
真正的爱里,包含自由,而溺爱里,包含的是控制——是把孩子的手脚束缚起来,让他无法成长的绳索。
第三个妈妈们需要觉察的问题,是自己的控制欲。
控制分两种,一种是硬的,一种是软的。如何觉察自己的控制欲?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当你的孩子没有听从你“好心”的建议时,你是波澜不惊的,还是愤怒委屈的?你是能接受孩子犯错,并能承担看着ta犯错后果的,还是急的抓耳挠腮,想帮ta规避一切陷阱的?
客观地说,爱,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想要和控制,彻彻底底的分离开,是很难的。就像爱与恨常常如影随形一样。想要在爱与控制之间,轻松地在其中找到一个分界点,并从此一劳永逸,这基本上是一种妄想。
即使是最好的育儿学家,也需要时刻与他们对孩子的担心和随之而来的 控制欲作斗争。
在关于控制的觉察中,如果觉察的更深,就涉及到人类的最基本的情绪体验之一:恐惧。控制背后,一定是恐惧——对于“失控感”的无法接受,导致了控制。
想获得掌控感,这是人类的本能,但问题在于,“好”的掌控感,应该是自我掌控,而不是把自己的掌控感建立在别人,尤其是孩子(弱者)身上。想要改变这一点,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安全感,觉察自己失控背后,究竟在怕什么?
其实,放手不会天塌,“天塌下来”是我们的感觉,因为感觉太过逼真,导致我们信以为真。所以,觉察自己的恐惧,尝试把它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呈现到意识层面,并在现实中加以检验——比如天真的会塌下来吗?如果犯错,就真的会“死”吗?对于克服自己潜意识的恐惧,提升安全感会有根本性的帮助。
【写在最后】
家庭教育的话题经久不衰,是因为人们知道了很多道理,但问题却从没消失。所以,对于解决问题的探索,一直都不曾停止。
我个人的习惯,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相较于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我认为从认知和潜意识层面的修通,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这是我眼中的“渔”,而不是“鱼”。
也许更多的人喜欢现成的“鱼”,但是我还是坚持给“渔”,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就想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