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群丨老屋西的那片菜园
菜园子不大,在老屋的西边,四四方方,周围用树枝插成细密的篱笆,篱笆的外边种着一簇簇的金银花。春天一到,绿沿着粗糙古朴的篱笆慢慢覆盖满园,生机在鲜嫩的韭菜叶,破土而出的黄瓜苗,蓬蓬簇簇的兰花豆上尽情歌唱;夏天一来,蝉鸣于老屋浓荫,黄瓜花尖顶刺,豆角轻舞飞扬,金银花的美丽情思爬满了花径。夕阳西下,母亲迈着并不轻盈的步子,提着盛满清水的小桶,弯下腰,用细细的清流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因了母亲的身影,菜园子的故事讲述的质朴而生动,因了生机无限的菜园子,母亲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母亲喜欢种菜应缘于奶奶。奶奶在大集体生产队时是有名的“菜把式”,管理着40多亩菜园,母亲闲暇时便经常到菜园子帮忙,一边跟奶奶做事,一边听奶奶唠叨,渐渐地也悟出了种菜的诀窍。母亲和奶奶的关系很好,不认识母亲的人常把婆媳俩当成母女俩,奶奶经常是笑眯眯的看着母亲不去纠正,母亲在一旁拉着奶奶的衣角慢声细语的解释。生产队解散后,奶奶便在老屋的西边开了这块小小的菜园,一年四季,菜园常青,桌子上的菜盘里搭红配绿,煞是丰富。母亲常念叨一句话,你奶奶说一分菜二亩田,菜可下饭又能作主食,菜种好了能挡阵子急。奶奶从卧病在床到送终入土,母亲始终服侍在左右。阳光很好的时候,母亲把奶奶抱在竹椅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侍弄着菜园,奶奶用微弱的声音指点着母亲应注意的细枝末节。母亲说,种好这片小菜园,也算是对奶奶的一种想念。
母亲的菜园子因袭了奶奶在世时的风格。小小的菜园被分成工整的六块:东南一角是韭菜,东北一角种大葱,西北一角种辣姜,西南一角是大蒜,中间的是种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芫荽等应时蔬菜的,豆角被她巧妙的种在四周的篱笆旁,微风吹拂,茎舞藤绕,很有田园风味。平整菜地是母亲最看重的细节,常常一个人掂把小锄头先磕碎大的坷垃,再用小钉耙耧上几遍,土块细密柔软了,母亲才撒上菜种,细心的浇上水。做完这一切,母亲的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父亲想帮她一把,她从来不让。她常说:“你爸做事,马马虎虎,平地吧,地边乱七八糟的,坷垃不均匀……”其实母亲是心疼父亲的,父亲的腰已严重扭伤过,母亲是怕他在出任何的差错。
母亲对她钟爱的菜园子是寄寓了深情的,她精心照顾着她的这片“领地”。天气干燥时,她掂着小桶去泼水,一天竟然两三次。天冷时,她又早早的用塑料薄膜搭好温棚,太阳好的时候,又把薄膜掀开晒晒太阳。母亲照看着这一切,脸上始终带着一种笑容。碰到来家里串门子的人夸奖几句,母亲就会从菜地里拔上一把时鲜的香菜或是菠菜送给人家,邻居们也时常到家里寻上一把救急,母亲总是把篮子放得满满的,一边还着急地问够不够,还需要点啥只管拔。
菜园子外的一角,母亲用树枝搭了个小小的鸡圈,按理说,种菜的最怕小鸡崽祸害,可母亲自有她的道理,母亲的鸡是圈养的,跑不到菜园子里,夏季虫害较严重的时候,母亲捉的虫子就近扔到了鸡圈里,小鸡们吃的可欢了;平时的一些菜叶也可随手抛到鸡栅栏里,小鸡们长的可快了,下的蛋又大又好,颜色很漂亮。菜一茬茬生长,小鸡一批批成长。菜园里小葱青青,番茄透红,辣椒碧绿,黄瓜满架;鸡栅里红冠秀羽,啄食饮水,抱窝下蛋,引吭高歌。加上夏天高高低低的蝉鸣,整个院子沸腾一片。这时在院子的怀抱粗的老椿树下支上饭桌,远观生机无限,近闻菜香扑鼻,如果再饮上一瓢老井中的甘甜冰凉的井水,暑气煞时不翼而飞。
菜园子的篱笆墙处,母亲种上了金银花。我开始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种它,后来母亲用它来泡茶喝,并且说能清热解毒、凉血去火,这才引起我的兴趣,于是到电脑上翻查了资料介绍:金银花,又叫二花、忍冬花,本是山野自生,不与其他作物争土地、争水肥,耐涝耐旱、耐热耐寒,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盐碱地、沙土薄地、肥田、丘岭、地边、路旁、地堰、堤岸、房前屋后、林间都可种植,并且生长旺盛,花繁叶茂、是半常绿灌木,其茎叶藤都有极高的药物价值,尤以花蕾为最佳,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母亲每每把花蕊晒干,小心挑拣出干净个大的报成几包,我们姊妹几个人人有份。于是在花茶的清香略带苦头的滋味里,母亲的细心和爱心已注入我们的肺腑,通体温暖滋润。
我参加了工作,远远地离开了家。父亲和母亲很准时,每月必来一趟。每次来时都要带上一些新鲜的蔬菜,有时还带上一些粗细杂粮,为了赶早,他和母亲总是坐第一趟公交车,到家时,菜还带着露水,青翠欲滴。母亲一个劲地说家里种得多,我们姊妹几个都能吃上她种的菜。又说吃的人多了,他活动的就越多,身体就会更好。
母亲,我勤劳聪慧的母亲的身影,永远刻进了我的胸膛,母亲的背后,则是老屋西小菜园里一畦一畦的翠绿欲滴和一簇簇盛开怒放的金银花蕊。
作 者 简 介
吴群,笔名“舞君”。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首批名师,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者。有作品散见于《作品》《飞天》《广州文艺》《都市小说》《中文自修》《辽河》《天池》《小小说选刊》《博爱》《散文家》《散文选刊》《河南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2009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