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玉丨想起了“糖轱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到了中秋节,月饼虽有卖的,却难得吃上,母亲就做起了“糖轱辘”,为我们解馋。
“糖轱辘”,也不完全以糖作陷,多以芝麻、绿豆作馅,但都离不开糖,又因做成后,就像一个车轱辘,所以无论什么馅都叫“糖轱辘”。芝麻、绿豆都是自己产的,遇上好年成并不稀罕。计划经济的时代,糖有糖票,有糖票再拿钱买,因此想多吃糖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做“糖轱辘”就多以芝麻、绿豆作陷。芝麻用铁锅炒成焦黄状,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碎,浓香扑鼻,沁人脾肺,再拌以适量的糖上就做好了芝麻馅。绿豆煮熟成烂泥状,加些糖拌匀,就成了绿豆馅。上好的麦面发酵垫碱,拽成鸡蛋大小的“面继子”,用力在案板上反复搓揉、团捏,逐渐变成一个圆圆的面片,芝麻馅或绿豆馅放入其中,包住,捏紧,团好,搓揉均匀,就变成了一块圆饼“糖轱辘”了。当然还少不了一道外包装,那就是在“糖轱辘”外面再滚沾上一层均匀的芝麻,芝麻或深或浅地洇入“糖轱辘”的面皮里,完完全全一个“大麻饼”、“麻将军”。大铁锅,火势正旺,火候正好,“糖轱辘”就摆在锅帮上烙,翻转,再烙,翻转,再烙,平面,立面,全方位地烙,一个个“糖轱辘”由软到硬,由硬到焦,由白灰到金黄。锅底再放入少许水,烘烤熏蒸一段时间,“糖轱辘”就可以出锅了。拿一个一口咬去,焦酥、香甜,吃到嘴里,香甜到心里,贫穷愁苦远了,幸福快乐浸润全身。
好吃的东西还有一样,就是“焦馍”。这擀“焦馍”也是母亲的拿手活。中秋节前,新芝麻已磕出来,或白黄,或麻黑,一粒粒胖乎乎的,油汪汪的,抓一把嘴里一嚼,清香油腻能麻醉你。最好用肉汤或鸡汤和面,掺上芝麻,再佐以盐、茴香面子,面和得均匀,劲道,拽成“面继子”,一个个搓捏成团,用小擀面杖擀开,逐渐变成了盘子大小的薄薄的面饼。生铁鏊子,旺火烧着,面饼烙烤翻转,再烙烤至六七成熟以便存放。想吃时再烘烤,小火烘烤至焦酥。拿一张咬一块,“咔擦”一声脆响,嚼在嘴里,脆酥酥的,香喷喷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糖轱辘”是圆的,“焦馍”也是圆的,不知是谁先发明创造的,母亲精心地做来为我们过中秋,艰苦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快,也使我们长了许多精气神。现在庆贺中秋的月饼种类越来越多,价钱也不菲。不是吃不起,但总感觉没有原来的好,不是怀旧厌新,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各种关系和陋俗缠人的当下,心里总幻想着生活的朴素和自然,精神的单纯和放逐,所以又想起了“糖轱辘”。
作 者 简 介
刘淮玉,男,汉族,固始县三河尖乡人,1977年4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在淮滨县教研室任初中语文教研员。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多年,在《教育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新课程教学》等杂志发表语文教研论文多篇,2014年出版语文教学专著《语文教学浅论》。爱好文学,在《读书报》《信阳报》发表过散文、诗歌作品,散文入选2013、2014、2015《信阳年度散文》,小品《替班》获信阳市情景剧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