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寒衣节”特稿丨感亲恩初冬送寒衣/周小赛
瑟瑟秋风中迎了农历十月初一,我们这里称“寒衣节”。《诗经.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天逐渐冷了,人们该为逝去的亲人添置御寒的衣物了,因此,寒衣节又称“授衣节”。寒衣节和中元节、清明节并称三大“鬼节”,是扫墓祭祀祖先,悼念已故亲人的传统节日。据说寒衣节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为夫君送寒衣的故事。
在我的老家河南,出嫁的女儿是不可以在清明节祭祖的(只有男丁可以在清明节祭祖),每年只有寒衣节和忌日才可以去坟地祭拜亲人。自母亲故去后,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我都会格外重视,一直当作头等大事,无论多忙从不会忘记。
祭奠是有很多讲究的,可以在十月初一当天,也可稍晚一天,时间需要在上午八点之后中午十二点之前。因我与母亲感情特别深厚,故每次祭奠,我都会携夫带子一同前往,相信母亲地下有知,看到我生活幸福美满,她可以安息;也希望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孝心。出发前准备好香烛、冥币纸钱、贡品(需单数)、特别是母亲生前喜欢吃的糖果点心,纸扎的寒衣、鞭炮等物品。走过崎岖的山路,远远的就看到了母亲的坟头,心里一热,感觉那一整片的土地都变得亲近了。快步走到坟地后,围绕坟走上一圈,如同年少时围在母亲身边。怀揣着对母亲的思念,细心地观察,对坟墓进行修葺整理、清除杂草异物、有雨水冲刷致坟土流失的地方用手捧起土添上,以希望母亲在阴间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然后依次摆放好贡品,引燃鞭炮,点燃香烛,焚烧冥币、寒衣,并以木棍翻动,让冥币和寒衣燃烧充分,直至看到火焰熄灭,完全化成灰烬。据说此举有两个原因:一是只有完全燃烧的冥币和寒衣才能送达已故亲人的手中;二是避免没有熄灭的火星飞往别处引燃它物,造成火灾。最后对着坟头十分虔诚的行三拜九叩大礼,汇报家中诸事。以此怀念母亲,寄托哀思。
点燃香烛的一刻,心绪穿越了时空,跨越了生死的界限,与母亲进行灵魂对话、倾诉。母亲虽已长眠地下,但永远活在我心中,我相信她看得到、听得见。亲手掬一捧黄土添至坟头,挨着母亲安静地坐下,心是安详的、幸福的,如同儿时偎依在母亲的身旁。亲手采摘些黄灿灿的野菊花围在坟前,我要给母亲戴上最美的花环。我相信灵魂,我觉得这最传统古朴的方式更能让人直观的感觉到那份永远不被时光冲淡、被生死阻隔的血脉亲情。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迷信。我可以坦诚地说,并非我迷信。“尊祖”和“敬神”是中国孝文化的核心,是千百年来的民族传统。这庄严肃穆的祭奠活动不仅是生者内心感情的寄托和倾泻,更能通过这些仪式,再次怀念、追忆故人,感谢亲恩,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之心,也是对孝思文化的传承和诠释。
作 者 简 介
周小赛,女,1981年生,平顶山市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自幼爱好文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偶有作品发表于《平顶山晚报》、《平顶山日报》、《光源》、《紫云山》、《文学百花园》、《香落尘外》等媒体,希望能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