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高分,柴米油盐磨不灭的爱情,生离死别冲不淡的亲情 | 杨绛《我们仨》
今日豆瓣评分8.7分,232031评论
作者: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走到人生边上》。
1.人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2.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3.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面两部分是两个“梦”,杨绛先生以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第三部分则转入现实,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在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锺书一声不响地撇下她自顾自走了。锺书并不辩护,只安慰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也许是锺书记住了此梦,不愿意让“我”忽然失去他,于是,他让“我”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第二个“梦”里,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看到这里,不禁流泪。
第三部分里,杨绛先生回忆了过去种种,也为我们展现了“我们仨”的过去生活。她一生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能“不要紧”。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海誓山盟,他们的爱,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为她做早饭;是她为了他甘当灶下婢;是茶余饭后的一起“探险”;是天各一方时为对方记下琐碎的生活日记;是久别重逢时把“石子”掏出来细细把玩……
在回忆与钱老在牛津生活时,她这样写:
牛津人情味重。邮差半路上碰到我们,就把我们的家信交给我们。小孩子就在旁等着,很客气地向我们讨中国邮票。
高大的警察,带着白手套,傍晚慢吞吞地一路走,一路把一家家的大门推推,看是否关好;遇到确没有关好房门的,警察会温柔地警告。
我们回到老金家寓所,就拉上窗帘,相对读书。
她也提到: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每每读到,便觉得岁月静好。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钱锺书对杨绛的评价。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五色图书,五彩人生,愿这本书能够给你慰藉,五月快乐,周五黄色能量日快乐!
悦读者:一串,全民阅读推广者;市高考文科状元;年读200本+图书;知乎专栏作者;三节课讲师。
这本书里,有最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