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理解“下德而无为而有以为”?上德与下德区别在哪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下德而无为而有以为。

这是争议的焦点。“有以为”是“有以功德为”,这与第一段“下德不失德”对应。无为功德广大无边,下德者虽然证悟无为,功德与无为一样广大,也断绝了施恩图报的有为心,但内心还有细微的功德心未断。这就是下德的“有以为”,有以为就是“不失德”,粗大的功德心已断(因为无为),细微功德心未断。

上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这是上德。如果贪念无名之朴这就是下德。“化而欲作”是世人粗大的贪欲,“亦将不欲”是修行人对法乐的贪欲。二者贪欲的对象对同,但都会导致有为有执。

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则败之,执者失之。”不可为是为其事,不可执是执其功粗大和细微)。为其事者败之,执其功者失之。

同章又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注释家把“为”和“执”看成同一对象,实际是不同对象老子用语精密,不会故意重复

老子特别宣说“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是对治修行人对无为法则信心的不坚定。无为法则是大自然的法则,是因地法则。但在果地上怎么样呢?修行人还未证悟,心理上有细微的不确定性

下德者就是如此,遵循无为法则,但还是认为自己参与了无为法则,所以不能彻底放下,这种细微的心理被老子捕捉到了,这无为的防线就有第一丝缺口。人的贪欲是一点一点生长的,对无名之朴的贪欲会不断扩大,最终演变为对名利的贪欲,最后“心发狂”。

释德清注:“然无名之朴,虽能窒欲,若执此而不化,又将为动源矣。”

无名之朴虽然能够熄灭对名利的贪欲,但执着无名之朴而不放下,则又会成为贪欲的新起点

故上古圣人,与道冥一,与物同体。虽使物各遂生,而不自有其德,以无心于德,故德被群生,终古不忘,故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者,谓中古以下,不知有道,但知有德。故德出于有心,自不能忘,且有责报之心,物难感而易忘,故云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古圣人完全合道,与万物同体,于是有同体大悲。万物都自然生长化育,其德广大,但无心于德。这样的德是不会灭失的。中古以下,圣王有了人形,行德时“出于有心,自不能忘”,还指望受德者报恩,上天对此是不会认为有真正的恩德的,因为不是玄德,而是有形的德,有目的的德。

释德清这里没有区分粗大功德和细微功德。但老子这里是指细微功德。

严遵(另一位庄子)对上德和下德作了四个方面的比较:

上德之君,体道而存。

下德之君,体德而行。

上德:神与化伦,德动玄冥。

下德:神与化游,德配皇天。

上德:天下王之,莫有见闻。

下德:天下王之,或有见闻。

上德:德归万物,皆曰自然。

下德:德流万物,反复其君。

上德之君是无形的,下德之君偶尔显出人形。上德之君安住在道中,下德之君安住在德中。上德之君是“德归万物,皆曰自然。”下德之君是“德流万物,反复其君。”

上德之君让行德的功德归向万物,让万物觉得这是自然作为,没有丝毫的人为。下德之君是德流向万物,但最后德转了一圈又回流到行德者身上(反复其君)。

上德者是以道为体,下德者是以德为体。在功德的归属上,上德者完全归于万物本身下德者虽然有此心,由于没有完全断除细微的功德心,所以最后还是“反复其君”,不能阻止德流回来。这样区别老子上德和下德是非常清晰的。

严遵阐述洋洋大观,要旨就在上述几句。德体章的上德和下德区分是有深刻含义的。德的衰落是德的分裂所必然导致的,而且是“化而欲作”以来的必然演化阶段。

严遵把修行者分为五个阶位:道人、德人、仁人、义人、礼人。

道人:虚无无为,开导万物。

德人:清净因应,为所不为。

仁人:皆爱万物,博施无穷。

义人:理名证实,处事之义。

礼人:谦推辞让,敬以守和。

道人就是上德者,德人就是下德者。道人以无为法则开导万物为务,德人以清净心因应万物,介入了万物的无为法则。虽然没有破坏无为法则,但已经有细微的起心动念。无为法则的施行似乎是自己推动的,还是会显露人形和人心,虽然只是或隐或现

仁人、义人、礼人的定位都很清晰,没有误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