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常无名”如何断句?有何含义?

二十八章和前二章老子已经把《道德经》济世救人的根本义宣说出来。老子知道世人是铁石心肠的,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即使让几万几十万无辜将士死于战场也在所不惜。但老子同时也看到,圣人也不能完全常定于凝神抱一的玄同妙境中,还是必须承担起除灭妖孽的不得已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在黄帝战蚩尤、汤武革命中看到的。这是老子守柔中道观的内涵之一。

老子为人类历史中无数的阵亡将士哀悼,劝诫有德上将军像安葬自己的亲人一样安葬敌对双方阵亡者。

此章老子宣说如何避免战争。人类要避免战争只有修道一条途径,没有第二条道路。修道可以让铁石心肠的人悔改,以道的无上妙境为法乐,代替世间的欲望带来的粗俗享乐。世间粗俗的欲望决定是没有结果的。世人怀疑道的无上妙境是否真的很美妙,会说那是修道人自己的感觉,实际上道的能力有限。老子作此章回答世人质疑。

此章再次宣说了道的实修实证,使世人能够了悟道的真谛。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既知其名,复守其道是最重要的修法。这是修行中的双行法门。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第一段: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第二段: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三段: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第四段: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经文: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常,无名”常规断句为“道常无名”,把常作为修饰无名的形容词,实际应该断句为“道常,无名”常是修饰道的道是真常不变的,与第一章的常道一致。

后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也是如此,后文有“道隐,无名”(四十一章),无名单独成句。全句可以翻译为“真常之道本来是无名的”或者“道真常不变,道本来无名”。

经文强调道的真常性和无名。断句不同,含义不同。原来断句的含义是“道永远是无名的”,显然是不对的,而且与“始制有名”有矛盾。此章经文包含几重修法,意义很丰富。

王弼注:“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道是无形的,无法抓握,无法称名。这是本体上的认识,是深意识的体验。

河上公注:“道,能阴能阳,能施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

王弼和河上公把无名作为常的表语,似不确。

经文翻译为英文:

Tao is the pemerment and the unnamed.

而不是

Tao is always the unnamed.

道常之常是老子的专用术语,不能失义。这个常字是不可用它字替代的,如认为常是修饰无名,则常是普通义,可以被它字替代(久、长等)。道常、常道、常德都是专用术语(佛教中的名相),是固定的。

“道常,无名”一句是双重含义道是真常不变的,它是无名的。“道常无名”只有一层含义,显然前者义胜,且与后文更为一致。道常以真常性、永恒性来见道。道不可见,但必须通过世俗语言的一个角度,逐步使道呈现出来。反过来,世人可名之道不是常道。

“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语)能用世俗语言叙说的就不是道。

道常、常道、常德都需要观想,只有通过观想,才会在深意识中扎根。观想之前一定要辨认老子的专用术语(名相),把专用术语(名相)误认为是句子、词组,把专用术语(名相)动词化、形容词化,就会使专用术语(名相)失义,从而无法与《道德经》的义理体系关联起来。

这里“道常,无名”都是二个特殊表述法,是二个句子而不是一个句子。这样能够在深意识中体会精义。

此句经文陈鼓应译为:“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状态的”,显然因为断句而错会了经文原意。(《老子译注及评价》190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