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隋炀帝多为贬,却因这一工程对他改观,真是利在千秋吗?

引言

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身为一个优秀的皇帝,民生工程是少不得的。在隋代有一个了不得的大工程,直到现在我们还享受着这个工程带给我们的便利,这就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京杭大运河。
有人认为这个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开凿运河,征调了许多民众,这也是隋朝早衰的一个原因。运河开凿成功之后,隋炀帝更是利用大运河,南下游玩,奢侈享乐。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一工程是势必进行,非常有必要。

何以来的分歧呢?

01

运河的开凿

在隋炀帝上位之后,首都定在了洛阳,为了沟通南北,隋炀帝发起了一个庞大的工程,修建京杭大运河。为了修建这一工程,发动了几百万的农民工,这样,一条以首都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方的路就开拓成功了,这样一来,南北之间的路不再遥远。
这条大运河分为四段工程来进行。在公元605,征发民众挖凿通济渠。永济渠共有两段,一段是在西边,是从洛阳引入洛水、谷水,一路穿过洛阳,东流,最后流入洛水,最后从河南注入黄河。
东段则是从板渚引入黄河,经过荥泽流入洛水,再从河南开封,从东引进汴水流入泗水。
在这一年,还重新开凿了邗沟,邗沟在春秋时期建的,为了开凿方便,又重新改造了这块地方,这条线路全长就有三百多公里。从现在的江苏这边,一直流到长江。
在公元608年,朝廷下令开凿永济渠,这条工程是引入沁水,向南是沟通黄河,北面连接卫河,一直流到涿郡,就是这条小工程,就长达2000多公里。

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杨广到达江都游玩,觉得去浙江不方便,就又派人开通了江南河,这条线路从进口能够直达余杭。

到此为止,这个浩大的工程可算是完成了。

02

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隋炀帝除了政治上、发展上的需要,最大的愿望是为此达到自己享乐的目的。在运河开凿之后,在公元605年,隋炀帝就带着自己的后妃们还有文武百官们,南下江苏游玩,当时南下巡游的场面颇为壮观。光是动用的船夫就有9000多人,各种船数千艘,声势浩大。

在大业二年,隋炀帝在回去的时候,光是各项费用,就消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当时的官员为了征发皇帝的羽毛,农民只能去达官贵人家去买,隋炀帝就是这么一巡游,不知耗费了多少钱财。

但是也有人提出隋炀帝建造大运河并不是为了游玩,也有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在杨广还没有继位的时候,他就曾在南方担任过尚书令,在江南呆了数十年。所以,修建运河也是为了经营江南地区、巩固后方的需要。
要知道,江南地区开发是在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当时的江南远没有现在这么富庶,当时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拖家带口来到了南方,要知道当时的世家大族势力非常强大,南北方的对立严重,直到隋朝统一之后,这些大族仍然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在原来陈地还曾爆发过很大的动乱,隋炀帝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一直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要想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开凿运河来加强南北两地的联系。

要知道,统治中心的粮食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中地区是主要的粮食来源,但是这是不够的,后来由于江南地区农业的迅速发展,从南方运粮食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可是想要运输粮食太不方便了。开通大运河就使得这一设想成为可能。
运河开通后,南方的粮食就能轻松的运到洛阳,为了保存粮食,还在洛阳附近修建了许多粮仓。比如说含嘉仓、兴洛仓、回洛仓,这些粮仓内能够储存大量的粮食,为后代也提供了便利。在1971年,就曾发掘出含嘉仓的遗址,这个粮仓内就有400多个仓窖,考古还发现了车轮的痕迹,还藏着50多万公斤的粮食。

李密还曾凭借着兴洛仓,开仓济民,壮大了队伍的力量,在战场上多次打败隋朝的大兵,粮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

03

终究是误国

但是这个工程在在当时可以说是耗费巨大,要想想当时的技术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开凿这项工程,花费来大量的财力、物力,征发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开挖工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开凿大运河的同时,隋炀帝还同时启动了许多的大工程,修建东都、营建西苑等,这些工程虽然是有必要进行的,但是全堆在一起,这就有点让人吃不消了。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下级的官吏们便只能用武力来胁迫完成。

所以有很多人说,太宗李世民为了黑杨广,故意让史书上抹黑他,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他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被夸大,在民间野史、后世留下的诗歌中,隋炀帝名声更差。
隋炀帝的昏庸无道,直接惹怒了下层人民,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他的统治。很多人将其与秦始皇相比,事实上也都不如秦始皇。

虽然隋炀帝是历史上公认的昏君,但是他主持得这一工程为后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后世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还连接了丝绸之路,直到现在我们还享受着这项工程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唐会要》

《隋唐五代史》

《隋书》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