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师专面向农村培养“综合+1专+1特”全科型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2020-11-13订阅作者:尹晓军“张老师负责任、教得好,说拉弹唱样样会,我们和娃娃都特别喜欢她。”一提起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镇椿树坪小学“90后”教师张军燕,该村村民尤富贵直竖大拇指。2011年,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张军燕来到位于秦巴山脉深处的椿树坪小学,她也是该校13名学生唯一的教师。从备课到课堂组织和实施,从转变家长观念到创新教学模式……在她的努力下,该校一、二年级连续几年在全学区统考中获得第一,教学水平大幅提升,2016年她还获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这些成绩的背后,与陇南师专“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密不可分。建校80多年来,该校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其中有70%长期扎根山区,大多已成为各个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学骨干。2014年,陇南师专获批教育部“基于‘实践取向’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计划,也是该项目获准立项的全国20所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所专科学校。一年后,学校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并成立了初等教育学院,把小学教育专业划归该学院集中培养,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2003年,甘肃许多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分布分散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且师资力量薄弱。为更好适应农村小学教育需要,陇南师专秉持“综合培养、注重能力、突出实践、发展特长”人才培养理念,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坚持面向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师范教育特色,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全力培养卓越小学教师,每一名毕业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都能在农村学校独当一面。”陇南师专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张永明介绍,“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学院按照村小对教师特质要求,确定了“综合+1专+1特”课程方案,“除综合课程外,每一名学生必须选修一门专业学科和特长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多门学科教学,并以一门学科教学与艺术特长见长”。在教学上,学院以全科课程、全程实践、全能考核、全程育人“四全体系”为核心,将教学、见习、观摩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院教师和农村基层小学教师“双导师”指导学习和实践,逐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同时,按照农村学校实际,将“三字一画”、少儿歌曲演唱与伴奏、儿童舞蹈编排等10项专业技能纳入考核,并开设以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让他们了解、热爱、服务家乡。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师德养成融入课堂教学、全程活动、环境建设,以“课程思政”“德育讲坛”“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传承中华师道,涵养教育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并与地方小学积极探索,构建“高小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贯通培养,实现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学生有一学期要到教学一线进行实习或顶岗支教,将学生在农村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纳入教学改革探讨范围,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提升人才需求契合度。”张永明说。此外,学校每年还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小学教师来校,通过观摩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实例分析,传授教学经验。该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陇南市成县小川学区教务处副主任赵丽娜,从教10多年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带的学生在各级各项竞赛中屡屡获奖。“我每年都坚持带实习生,定期来学校和学弟学妹交流教学经验,对我来说既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也让他们能触摸到教学一线实际,了解农村教育真实情况,从而引发他们的深度学习和思考。”赵丽娜说。截至目前,陇南师专小学教育专业累计招生5140名学生,80%毕业生在农村扎根从教,许多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村小学教育的“领跑者”。“我们将持续推进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与时俱进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断增强学校与地方发展契合度。同时,聚焦教育扶贫,培养更多卓越小学教师,更好地助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注入动力源泉。”张永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