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荷花香
□王仁兴
时序轮回,季节转换。进了处暑节气,盛夏的炽热虽余威犹存,但终究不像三伏天那样烤人了。《靖江日报》崔总与仲主任相约十余位文友,前往生祠镇东进村采风。接到邀请时,主人开宗明义:去一个经济发展不错的小村看看,在乡间田园风光里走走……这颇合我意。我虽出生在农村,但已栖身城市三十余年,对农家总难以割舍。老实说,繁荣的村级经济,我是有所见闻的,所寓居的县市里,有好几个名头很响的全国百强村。那种白天只见工厂不见农田;夜晚霓虹闪烁广告盈眼;吃穿住行全凭工业挣钱;农村热闹与拥挤得不亚于城市的景况我见过。但不得不说这些经济强村,已经找不到一丁点儿乡村田园味。在我看来,假如江南水乡的农村全部建成了城市,车水马龙穿梭于水泥丛林,人声鼎沸喧嚣在超市商场,上班下班往来于单位与公寓,那么乡村与城市还有啥区别?有人说城乡一体化好呀,那假如某一天真的城乡“一体”了,就像姑娘都炼成了“汉子”,小伙全妆成了“娘炮”,男女难辨,千人一面,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本真与特性,那不是很尴尬吗?到那时“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风味不也成了稀缺资源?倘若如此,可以想见人们定然又会怀念田园景色,说不定又要造些假的农村景观哄哄游人,犹如有些乡村仿造城市景区一样,让人一看就觉得滑稽与无奈。
小车出靖江城向西,二十多分钟后就进入生词镇东进村境内。蓝天白云下黑色的柏油村级公路,漂亮而平坦,整洁且实用。白鹭翱翔,人行稀少,远离了城区喧嚣与拥堵的驾车者,行驶在这样的路况上,神清气爽而心情放松。立秋二十余天后,长江下游平原的靖江大地,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车窗外拔节抽穗长势旺盛的稻田一望无际,满目清翠的田野养眼醒脑,略带草香的空气沁人心脾。我觉得在这样的乡路驾车是一种奢侈,或者简直是对农村美景的浪费。于是在距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处,舍车徒步,悠闲于乡间阡陌。流连在农作物旁。已经多时没有亲近土地了,或许儿时生活在农家的缘故,我对田野有一种本能的好感。即便生活在水泥丛林的公寓里,阳台上也弄点泥土养花种草,时不时还栽几棵茄子,排一盆大蒜,种一簇青菜。细细一想,其实真不是为省几元菜钱,恰恰是那种流淌在血液里难离泥土的习惯,或者是骨子铸就的农民习性。我走在东进村的田埂上,见证了村民的勤劳:他们不仅将水稻田耕耘得长势喜人,还在每一寸可以利用的土地上,栽满了黄豆、绿豆、芝麻;花生、茄子、丝瓜;玉米、高粱下悠游着鸡鸭;浪漫的山芋藤铺展到天涯……我是满心满眼发自内心的喜欢,当然还夹杂着一份沉淀在心底的羡慕:有一方可以自在耕种侍弄的地,真好!至于东进村成片规划的葡萄园、植物园与梨园,那就更让人流连忘返了。
来到东进村委,村书记简要介绍了“红色基因、绿色发展、金色梦想”的村级理念。我暗暗惊讶:现在的大队书记(我这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习惯将村委叫成大队)说话也套路化了,蛮紧跟形势的。张书记十几分钟说完那套熟悉的“场面话”,就颇带几分自豪地领我们一行人走向荷塘。
在东进村的荷塘旁,“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很贴切。我大略估测了一下面积,占地近百亩的荷塘,碧绿的荷叶说“接天”有点夸张,但壮观是肯定的。漫步在观赏道上,主人热情地采了莲子分发给我们品尝。细细咀嚼,莲子味道纯净而清香,尤其是新鲜与细腻,令人难忘。尝过莲子味后,几位平时斯斯文文的女士,顿时呈现出久违的天真烂漫少女情状,手忙脚乱地连拔几棵莲蓬,或斜扛肩头,或举过头顶,或缠在腰间,欢呼雀跃在荷花丛中,场面很是欢愉。此刻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的描摹确实经典)。一行人在荷塘曲径通幽的步道上观荷叶、赏荷花、闻荷香、尝莲子、采莲蓬,兴致勃勃是不用说了。我则有个若隐若现的想法,种荷花的土地原本是可以种稻栽麦的农田呀。荷塘虽美,但不产粮食,收入从何而来?隐隐约约胡思乱想间,主人热情邀我们上船,说乘船穿行于荷花丛中,更富有诗情画意。于是,六个人一条电瓶小船,悠游进荷塘深处。船行不足百米,忽然一条约半斤重的鲢鱼,咚的一声跳进了我们的船舱,啪啪啪几个真正的鱼跃,顿时引来同伴们的一阵欢呼,各自迅速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多角度猛拍,留下鱼跃荷香的美好瞬间。稍顷,我轻轻将鱼捧起,慢慢放入水中,默默祝福鱼儿们快快生长——那是村民们期盼的收益。
回程路上,我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多了一层感悟。靖江生祠镇东进村,辟一处农田成荷塘,诗情画意美化村民生活是不用说的,而产莲子、收莲藕,养鱼虾、发展旅游业,或许经济收益不比种稻栽麦低。万一这不行了,荷塘恢复成耕地也很便捷。而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不跟风“村级”工业化,坚持农业本色发展,这本色在我看来是本真而接地气,这本色坚守是需要有定力的。按农业本色发展,或许不能让本份的村民大把分现金、按人发黄金,但至少不是将肥沃的农田,不可逆转地恣意盖工厂、建高楼、筑大路的“发神经”。这么一想,我默默感慨:鱼跃荷花香,此中有真意。
王仁兴,男,1957年5月生,1978年考入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中文大专。毕业后一直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高级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有二十万字散文集《原声》,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