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其他魔鬼》:以心理学角度浅析女主的恋爱过程和感情悲剧
最近人们经常会提起一部巨著——《霍乱时期的爱情》,并以此延伸出了“防疫时期的爱情”等名词。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马尔克斯说:“病毒是可怕的,但爱情是可贵的。”很应景吧?
说起马尔克斯,他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除了刚才说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一部《百年孤独》堪称巨著。
但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中长篇小说——《爱情和其他魔鬼》,我最初是被这个题目吸引的,爱情和魔鬼的并列让我们嗅到了马尔克斯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味道,一口气读完,宿命感、无力感、悲怆感混杂在一起让我十分难受,但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谢尔娃的小女孩的故事,她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侯爵世家,悠然的生活却因为偶然被一条狗咬伤而转折,在医生明确表示女孩并未感染狂犬病毒的情况下,周围的人却将女孩的特别称为魔鬼附体,进而将其送入教堂受尽折磨。
幸运的是,女孩遇到了来帮自己驱魔的教父,两人的爱情给小女孩带来丝丝安慰。悲剧的是,这位教父最终也没能给女孩幸福,女孩最终“为爱而死”。
马尔克斯写道:“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都无法治愈。”
本文将利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女主角谢尔娃的爱情悲剧:1.恋爱背景:家庭哺育先天不足和社会环境完全畸形;2.恋爱过程:从开始到延续再到终结,每个环节都是危机四伏;3.感情悲剧:爱情三角出现过,但不稳定,最后消失殆尽。
1.恋爱背景:家庭哺育先天不足和社会环境完全畸形
(1)家庭条件:亲职投资和亲代抚育严重不足
心理学参考社会生物学的观点,将父爱和母爱分别叫作亲职投资和亲代抚育,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整体投入和在孩子身上花费的心血。亲职投资即两性在交配前为交配而进行的付出,亲代抚育即两性为后代的成长而进行的付出。
从这个定义出发反观谢尔娃的家庭条件,真的漏洞百出。
从亲职投资来看,谢尔娃父母的结合本就是一场人为祸事。她的爷爷(老侯爵)是一位军团长官,深得国王恩宠,家世显赫,而她的父亲(侯爵)却没有继承祖父的英勇,反而胆小懦弱智力迟缓。父亲在20岁时与疯女杜尔丝恋爱却不背允许,最终不得在流放后迎娶了一位西班牙贵族女儿。这位妻子早逝后,老侯爵的总管唆使自己女儿接近侯爵并夺去了他的童贞,侯爵被逼取了这个女人——谢尔娃的母亲贝尔塔纳,并生下了谢尔娃。
可以说,没有人为谢尔娃的出生付出过任何感情和心血,她只不过是母亲设计父亲而产生的意外,不过是姥爷威逼母亲的棋子,不过是一个侯爵世家三代人的纠缠。
如果说谢尔娃的亲职投资为零,那她的亲代抚育就是负数。她从出生开始就不受欢迎,她的父亲没看过她一眼,母亲只喂了一次奶后就将她给了女仆。整整12年,小女孩在黑奴中间长大,学会了各种奇怪的语言和撒谎的伎俩,没有人为她的成长尽过一份心。
这么荒唐的亲代抚育,注定要在小女孩的身上埋下荒唐的祸根。
(2)社会条件:滋生土壤和生长环境恶劣
心理学认为,一切感情都与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爱情也不例外。
书中有很多关于当时社会描写的只言片语,处处彰显着荒唐和悲凉。
“下午四点,大海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辉煌年代的最后一点余晖已消失殆尽。”
从谢尔娃父母亲的结合就能看出,那个社会的婚姻和爱情是荒唐的,门第等世俗观念横行,最可怕的是还有教会的力量。
可那时的宗教可以为了一切相悖于教理的准则,活活把人烧死,还声称在为你“驱魔”,而事实上,修道院理的人才是一帮被魔鬼控制的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同理心,只有可怕的顺从和毫无人性的虐待。
所以当教父卡耶塔诺意识到自己爱上小女孩谢尔娃时,不惜用铁戒尺抽打自己,想把谢尔娃的影子从自己的身上赶走。
“主教看到他时,他正跪在一摊鲜血和眼泪中打滚,他对着主教说:‘这是可怕的那种魔鬼’。”
有爱而不敢爱,却把爱情看做魔鬼的世界,注定不是一片可以孕育美好爱情的土壤,及时谢尔娃的有了爱情,但整个社会也没能给它必要的阳光雨露等生长环境,所以只能枯萎至死。
恋爱过程:从开始到延续再到终结,每个环节都是危机四伏
一个是12岁的小女孩,一个是人到中年的教父,两个人的爱情轨迹是怎样的呢?
1.开始:男对女的“首因效应”和女对男的“吊桥效应”
教父第一次见到小女孩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梦里。
他梦见谢尔娃坐在一扇窗前,外面是一片大雪覆盖的原野,她怀里兜了一串葡萄,正一颗一颗地摘着吃。每摘下一颗葡萄,枝上马上又长出一颗新的来。在梦里能明显看出,女孩已经在那扇无始无终的窗户前待了很多很多年,一直想把那串葡萄吃完,她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因为她知道,最后一颗葡萄意味着死亡。
当他真的在修道院见到小女孩时,“她看上去就像死了一样,可她的眼睛泛出大海的光亮”,他看见她和梦中的女孩一模一样,不禁发抖,冷汗淋漓。
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教父被梦中的谢尔娃吸引,又在现实中加深了这种印象,她的纯洁和特别给了他一击,首因效应作用下,他对她产生了感情。
而谢尔娃对教父却并没有这样的第一印象,反而在最初几次见到教父时十分反感排斥。而是在教父一次次得看望、带好吃的、疗伤中逐渐放松警惕,她的心里对这个男人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心理学上的吊桥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是一种错误归因。
谢尔娃和教父的每次相见都在女看守的注视下进行,所以当教父背着他们给自己带来吃的时,谢尔娃难免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吊桥效应,而这恰恰是她爱情开始的催化剂。
无论是首因效应还是吊桥效应,其实都是爱情的催化剂,而不是爱情产生的扎实基础,这也注定了他俩的爱情大厦没有地基,没有支撑。
2.延续:双方的强迫性重复作祟
100多年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对他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心理学家在后续研究中证明,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不断地重复幸福;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不断地重复信任。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不断地重复痛苦;如果你学会了敌视,你就不断地重复敌视。这种强迫性重复,就是所谓的命运。
谢尔娃和教父两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重复性的痕迹。
谢尔娃从小无拘无束下长大,不会看人颜色,不会委曲求全,在面对教会的驱魔打压时,她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蛮力嘶吼、反抗,只会用身体的本能去对抗世界,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好比她生下来是意外是反抗,她的一生都充满意外和反抗。
当她和教父相爱时,她相信了教父会救她的誓言,相信了教父交给她的情诗是真理,但她并不愿意软弱下来配合教父的救赎,依然在进行不自觉地本能重复。
而教父呢,他其实比谢尔娃更早意识到自己的爱情在发芽,但他选择的是祷告、看书转移注意力、用戒尺鞭策自己,后来两人正式在一起后,他也曾为了女孩每夜爬下水道去修道院相会,也曾为了女孩受尽苦楚,但他最后还是不自觉地重复着妥协了。
“要么您别走,要么就带我一起走”,女孩吊在他的脖子上,威胁说要大声喊叫,天快要亮了,他惊恐不已,甩开女孩脱身出来,在晨曦开始的时刻逃走了。
可见,教父其实还是逃不开教会的束缚,他一直告诉女孩他会努力让女孩以光明正大的途径走出这里,他会正式迎娶她,可这样的誓言只能彰显他的糊涂,在那样的时代,这一切怎么可能?
如果说两个人的爱情大厦没有根基,那么大厦建起来的过程也因为强迫性重复的作祟而颤颤巍巍。
3.结局:男方的“苏东坡效应”和女方的“依赖心理”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关系有两种:我与它,我与你。
教父从晨曦中逃走,成了两个人的永别。此后两人的约会行径被发现,教父受到惩罚,从此再没有争取,而是选择在麻风病人中浑浑噩噩地度日,他似乎承认了爱情是魔鬼,试图逃离。
心理学上有一个苏东坡效应,源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人们对于自我往往难以有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世界更为困难。
教父似乎在结尾认清了“客观世界”,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谈恋爱是荒诞的,但他却没有认清自己,他假装逃避,以为是在救赎自己,实则是多么可悲......
而谢尔娃呢?她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傻傻地等了教父一场,结果却是一场空。
五月二十九号这天,已经气息奄奄的她又一次梦见了那扇窗户,窗外是大雪覆盖的原野,那里没有卡耶塔诺·德劳拉,他永远也不会出现在那里了。她的怀里兜着一串金色的葡萄,她每吃掉几颗,葡萄串上就马上长出新的来。可这一次,她不再是一颗一颗,而是两颗两颗地摘,为了把最后一颗吃进嘴中,她几乎喘不上气来。
是的,她就这样死了,以往的摧残没有摧毁她,这一次她却被折磨死了,因为她对教父产生了依赖心理。
心理学上的依赖心理指的是个体处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被迫做违心的事情。一旦你觉得自己需要别人,你便成了一个脆弱的人。
一旦开始依赖,自我将不再强大,死亡如期而至。
男方都看不清自己的情况下,女方却依赖上了他,注定他们的爱情大厦轰然倒塌。
感情悲剧:爱情三角出现过,但不稳定,最后消失殆尽。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由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提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热烈的,亲密是温暖的,承诺是冷静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一样。
每一项以5星为满分,我们一个个来看谢尔娃和教父的爱情。
就激情而言,两个人可以打4星,前期教父对谢尔娃的激情多一些,他不由自主地想她,想要带她出去,甚至为她不惜违抗教令,半夜潜入修道院去看她,这都是激情;谢尔娃对教父的激情随着感情的加深越来越激烈,尤其最后她挂在他身上想让他把自己带走时,她很冲动,想要与这个男人在一起。
就亲密而言,两个人可以打3星,虽然两个人的爱情过程充满悲情,但中间两人的“甜蜜期”是有亲密的。
“他们忘情地接吻,留着眼泪诵读情诗,依偎在对方的耳畔嫦娥,在欲望的泥塘里尽情翻滚,直至筋疲力尽,却都保持着童贞。”
就承诺而言,曾经有过5星,却在最后变成了0。教父曾经承诺会不惜一切让主教让女孩走出修道院,承诺会娶她为妻。但这样的承诺在最后都被他自己否定,当成是魔鬼附身所说的话,所以承诺曾经有过,但最后变为0。
所以最初两人产生了爱情,那时爱情三角理论是完整的,但是后期随着教父的承诺消失殆尽,三角形开始不稳定,直到少了一条边。
而这一条边的消失紧跟着的是另外两条边的毫无意义。曾经多轰轰烈烈如今就有多悲怆,爱就像一江春水,一去不复返了。
写在最后:爱情要是头发就好了,可惜它不是......
莱罗多德说:“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讲,谢尔娃的感情悲剧从其产生的背景、开始、延续、结束都早已见端倪,爱情这场悲剧像是灵魂早已酝酿好的一出好戏,只等着可怜的小女孩一步步陷入其中。
书本的结尾写:“等到女看守进牢房来准备带她去进行第六次驱魔的时候,发现她已经为爱死在了床上,她的两只眼睛炯炯发光,皮肤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被剃得精光的头皮上,一缕缕的头发像冒泡泡一样涌出来,眼见着越长越长。”
爱情要是头发就好了,即使死了也能迅速得到新生。可惜它不是......
我是一粒纽扣,A面编织格局、装点生命,B面解开困惑,缝合人生。爱阅读、爱写作、爱摄影、爱生命。愿用一生追求生命的质感,期待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