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白领必须的减压方法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要出差。出差的人都知道,飞机晚点是最讨厌却无可避免的事情,我有过在机场等八个小时的经历,有的时候,晚上的飞机,会一路晚点,要等到快到子夜的时候才飞,等到目的地城市,已经是下半夜两三点钟了。

比如这几天,我的路线就是广东东莞讲了两天的课,然后连夜乘飞机去北京,到达北京是凌晨三点,四点钟到达酒店睡觉,然后醒来在北大讲课,然后,晚上再飞去哈尔滨讲两天的课,哈尔滨课后,当晚乘飞机去上海,又是飞机晚点,到了上海,已经是夜里两点。

可是,大家都很奇怪,你睡眠如此之少,怎么讲课还是精力充沛,一点都看不出来呢?

其实,谁都不应该这么工作,我也一直主张:不能因为业绩而做任何影响健康的事情。但是,每次都是盛情难却,本来课程与课程之间,我都留出一天的休息时间,但是,很多朋友的活动,都会盛情邀请你来,有的时候,我觉得人稍微有点名气,就变成了一个大齿轮中的一个小齿轮,大家如果需要你来帮助运转,你是很难停下来的,当朋友们需要你这点小名气的时候,你是不能退却的。

回过头来,讲我是怎么保持体力的。其实,我之前也曾经疲惫不堪过,觉得这么讲课,简直太痛苦了,但是还是要前行,所以身体受损很大。多亏后来,学会了“当下禅”。

呵呵,这个“当下禅”,是我自己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受到一行禅师的“生活禅”启发而来的,具体的方法,则是很多佛教修行者都会的。

法国的一行禅师,提倡生活禅,什么意思呢?就是生活中,随时可以禅修,他的方法,是在生活中的任何片刻,关注当下,就是禅修。

比如,您吃苹果的时候,我们通常人会思绪远行,心里想着单位的事情,眼睛看着窗外,嘴里吃着苹果,这是身心分离做三处。一行禅师的做法是:此刻,心念就在吃苹果上,体会每一口苹果的感觉。

如此,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当我们走步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安住于走步上,体会脚下的每一个感觉,体会脚步的移动。这种修炼,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人会变得更加意念集中。

我受此启发,觉得生活中,每个片段都可以用来休息,于是,开始尝试在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片段,放空自己,学会见缝插针地休息。

我的具体做法是:我们平日,有很多碎片时间,比如,您工作时间,要等一个客人,会有三分钟的空闲时间,这个客人会从大楼外进来,乘坐电梯上来,此时,一般我们在等客人的时候会看看手机,眼睛四处观看等等,心神游荡。

但是,我觉得此时可以迅速端坐,放松自己,然后,先是调整呼吸数次,将意念集中于呼吸上,学术一点的说法是安住于呼吸。然后,开始放空自己,尽量让自己什么都不想,仿佛自己是和周围一体的空气,脑子中什么念头都没有,当然,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总是有念头出现,但是,出现也没有问题,让它过去,继续放空,即使有一秒钟,什么都没有想也是成功的。

这样,当三分钟过去,您已经获得了休息,当您重新睁开眼睛的时候,会感觉头脑清醒很多,疲惫感荡然无存。这是对碎片时间的利用。

学会了这个,我们一天里面,有无数的碎片时间,可以随时用来休息,比如,等电梯的时候,两个工作的间隙,比如等车的时候,等等,任何一个两三分钟,都可以休息。

我管这个,叫“当下禅”。

为什么这样会缓解疲劳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飞速运转,如同开车的时候,一直在轰油门,大多数的白领,都会这样,所以最终疲惫不堪,要知道,虽然我们的大脑,占体重的百分之二,可是,消耗的能量,却要占百分之二十,因此,很多人的大脑最终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

而这种利用碎片时间休息的“当下禅”,可以给我们的大脑很多松油门的时间,如果真的累积起来,我们会发现,我们每天凭空多了好多的休息时间。

而在某些修炼者的理论中,这种充分放空自己,尽量一念不起的状态,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进入身心合一的状态,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智慧。

这个,我们暂且不提,我只是从休息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令我们迅速摆脱疲劳。

有的朋友说,我一旦这样,就会睡觉怎么办呢?

其实,睡觉也是非常好的事情,甚至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入定的一种,有些修炼者,就是用人类需要睡觉这件事情,来说明禅修对人类的好处的。

我觉得自从学习利用碎片时间休息,我获得了好多的休息时间,比如,我经常坐飞机飞行,我现在可以做到,几乎每次起飞前,空姐说关掉手机了,我就开始放松,然后放空自己,然后进入睡眠状态,等到飞机平飞了,空姐开始送水,我才醒来。严谨地说,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飞行,我都是在重复这个过程的。

平时,在课间,我也会这样静坐几分钟,休息的效果非常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休息方式,并不需要我们盘腿而坐,而是随意端坐,放松自己就可以了。

我每天都见到各种被工作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白领,他们的健康状态,非常的糟糕,他们对我描述的比较典型的状态就是,晚上睡觉,整个晚上,梦到的都是工作,早晨起来,更加疲惫。

我觉得这是现在白领的普遍状态,但是大家都疲于奔命,却没有关注如何调整自己。我当年在读硕士和博士搞科研期间,学会的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修正路径,找到方法,当我们不断地修改路径,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法后,我们达到目的可能会更快。

可是,如果我们一头扎下去,不问路径,不找最佳方案,可能反而效果最差。

所以,我觉得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工作,比拼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去玩命干,会更加有收获。

因此,我总是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他们,随时利用片段时间,清空之前的紧张,尤其是睡觉前,更要清空,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休息,也可以更好地工作。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疲惫中的朋友们。

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无锡,下午在灵山大佛那里参拜,这里的气氛确实庄严肃穆,若干年前,我来到过这里,寻求宋代名医许叔微的遗址,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太湖依旧,青山未改,我,还是那时的我吗?这样想想,心中确实感慨啊。

惟愿,世人尽可安宁,众生皆得健康。

现在白领压力极大,负面情绪极多,解决之道在哪里?

让我们把话题扯远。我常常想起少年时的清晨,那个时候,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每个清晨,在记忆里,似乎都是阳光明媚的,在上学之后,我常常在清晨去校园里面的小树林中,背诵学习资料,彼时,一切清澈如水。

后来,年龄大了,似乎清晨已经丢失了,我们的清晨往往在忙碌中开启。我们忙着做饭吃饭,忙着赶去单位,忙着堵车,忙着想一天里面将要到来的工作挑战。我想,我们基本是以急躁焦虑的心态开启一天的。

偶然,我们有一个放空的清晨,我想,大多数人是在恶补睡眠中度过的。

后来我接触到日本稻盛和夫先生的故事,他讲他儿童时期,父母曾经带他偷偷去一个山里,见一位僧人,当时日本灭佛,所以他们静悄悄地,提着灯笼,偷偷来到僧人的住处,他父亲问僧人,稻盛这个孩子将来如何,和尚打量了稻盛和夫,说这孩子以后不错,记得日后,每天清晨起来,都要双手合十,口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感恩,感恩!”这样,这孩子就会一生幸福的。

稻盛先生说,从此以后,他每天清晨,都会双手合十,心中默念这句感恩的话,这个习惯,从未改变,一直到现在八十多岁。

这件事,我看了以后,心中有所触动。每天清晨坚持做一件什么事情,我们这样做过吗?这样做有必要吗?仔细想想,有趣,有趣。

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发现,人生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两面观,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一念之差,结果会完全不同。

比如,今天天要下雨,乐观的人看了,会想:真开心,今天很清凉,不用日晒了;悲观的人看了,会想:真倒霉,今天有是阴郁的天气,到底什么时候天才能晴啊!

可是,如果是晴天,乐观的人会想:太开心了,阳光好明媚啊!悲观的人却忘记了阴天时的想法,立刻会想:今天真倒霉,怎么这么晒啊!

其实,事物本身,并无好坏,这是佛教所谓的“空性”,好与坏,是我们用我们的角度看上去才产生的。你看着好,可能正是他看着坏的,比如,满街卖油炸臭豆腐的,我闻着觉得厌恶之极,可是,臭豆腐本身令人厌恶吗?它只是世界上的一种味道而已,有的人却甘之若饴呢。

西施美吗?她本身并无美丑,如果只有她一人生活的话。是我们觉得她美而已,可是水中的鱼儿,却觉得她是怪物,吓得跑掉了。

唐代仕女的蛾眉,高耸的发型,现在看多么难看啊,可是当时,却觉得美得不得了,不知道多少诗人的文采,是因此而出的呢。

所以总结下来,一般的事情,究竟如何,似乎与我们的心中的态度关系密切,而事物本身,就是放在那里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可是,我们看事物的态度,却是会令我们改变很多的。

国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支持。

心理学家兰格为一群75岁的老人设计了一周的实验,去一个度假地休养。

他要求这些老人,不允许带任何现代物件,穿着打扮与20年前一样,在度假村里,电视里面播放的,都是20年前的新闻,他让大家谈论20年前新闻,看的报纸,也都时20年前的内容,谈论的事情,都是20年前的,也就是大家55岁时候的事情。

大家可以猜测一下,一周过后,老人会有什么变化?

结果是让人惊奇的:这些老人们,平均视力提高20%,身体出现了明显改变,甚至智力水平。

拍摄一周前后的照片,请陌生人判断年龄,平均数值是年轻了3岁。

可见,心念至关重要,这个心理学实验,我建议各位给自己家里的老人做做试试。

另外一个心理学的研究也很有趣:研究者找了两组清洁工,一组被告知:通过工作,他们每天得到锻炼,燃烧了很多卡路里,心脏更健康;一组为控制组,没有任何告知。然后,让大家去做同样的工作。

大家想知道几周后,发生了什么吗?

实验结果同样有趣:被告知工作就是锻炼的一组,胆固醇含量比控制组更加降低,体重下降得更加明显。

实验的结论是:同样的工作,看法不同,心念不同,身体状态截然不同。

各位,我们都是上班一族,我们希望我们是哪一类人?

再给大家举个实验的例子,心理学家怀斯曼(Richard Wiseman)的实验:他将人分两组,一组认为自己很幸运,另一组认为自己很倒霉。同样阅读一份报纸,数出报纸里面有多少图片。实际,在第二版写着:“别找了,报纸里有43张图片。”

那么,结果如何呢?会有差异吗?

实验结果:认为自己幸运的人,平均只花了几秒钟完成任务;而认为自己不幸运的人,平均花了两分钟。同时,在报纸的中缝有个启示,告诉大家您获得了25美元的奖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几乎都发现了奖金,并去领取了,而认为自己总是倒霉的人,几乎没有观察到这个启示。

实验结论:习惯性的心境会影响洞察力与效率,似乎,我们也因此可以理解,为何有人总是一个幸运接着一个幸运,有人倒霉接着倒霉。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对每一件事的态度,会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这个事情本身后来的走向。

我们经常说“相由心生”这个词,相由心生,并不仅仅指的是你的面容由你的心态决定的,“相”,在佛教中指的是你周边所有的事物,相由心生的含义,应该是你周围的世界如何,取决于你的内心。

对于那些天生乐观的人,当然,我们要恭喜了,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那么乐观的,我们的心会随着外物而转,随时悲喜。

那么,该怎么才能让我们尽量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呢?

或许,这就是修行存在的原因吧!

稻盛先生所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法门,每天清晨,开启乐观的大门。

这是很多修行者做的,就是每天清晨,静默一会儿,在静默的时候,大家将自己导入这样一个轨道,就是:我愿意为众生而做事,我愿意帮助众生,我愿意发出我的美好愿望,我愿大家都变得美好,在大家美好的同时,我也越来越美好,由此,开启美好的一天吧。

稻盛先生每天清晨的感恩,也是其中一个简单的模式,感恩,意味着我对自己感到满意,感谢上天让我如此幸福,这是一种内心富足的状态,同时,也会发愿把这种美好送给所有的人。以这种心态开启每一天,我们会相信,这样的人,每天会以微笑去迎接工作和生活的。

每天坚持做什么事情,这是仪轨,不要小瞧仪轨,它会让你的某种思维,变成习惯,并会因此而保持下去。

很多修行的人,清晨都会保持这个习惯,在白天,你看不到他具体有什么特别,可是,他就是比较乐观,别人看到他也比较容易开心,这种快乐感会在大家之前传递,开心的事情也会接踵而来。

但是,要记住,开心,或者幸福,本身也没有什么,任何事物都不具备令你开心或者悲伤的特质,只是,我们这么做,会开心而已。

我自己的体会,我现在是老师,我记得几年前从我讲课开始,我在每一次讲课之前,都会安排出片刻时间,诵《心经》两遍,然后回向给众生,愿众生幸福,这个习惯坚持至今。这个习惯,令我尽心去讲课,受益多多。

清晨片刻的静默与祈愿,这是一个小的习惯,大约会占据我们的几分钟时间,可是,这几分钟,可能会对您的一天形成正向的影响。

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神秘的秘法,所谓的秘法,可能都是一些美好的小习惯而已,我是这么想的。

本文转载自罗大伦博士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uodalun

由医易同修偏方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