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你所有的逃离,都是在和自己的梦想说“再见”。

2021.7.25

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

本课教材由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组成。例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课本的长、宽和厚,引出当测量的长度不是厘米时要用到新知识“毫米”。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数尺子上1厘米刻度之间的小格,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并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在掌握进率后着重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举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教材还安排了3道练习。从例题到练习的编排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增强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我校是新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班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物体估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交流的意识,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

1.出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成语

这个8字成语中,有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毫、厘、千里

2.讲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你能给毫、厘、千里排排队吗?

从小到大排列:毫米<厘米<千里

从大到小排列:千里>厘米>毫米

4.关于毫米,你想知道什么?

生回答

二、新授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毫米的世界。

板书:毫米的认识

(一)毫米的产生

1.估一估数学书的宽。

预设:若学生估的很离谱,让学生说说估的方法

(学生估)

2.用尺测量数学书的宽。

同学们估的准确吗?用尺子量量看。谁能说说测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学生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活动)

3.激发矛盾,明确毫米的实际意义。

学生汇报宽。

预设:同学们说的都对。可能因为数学书本身、测量的方式的原因,可能存在误差。那数学书有多厚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到1厘米,我们需要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明确:毫米也可以用英文字母mm表示。

板书:mm

(设计意图:对于毫米的产生意义,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体验到用已经学习的单位厘米不能比较精确的测量书的厚度,从而体验到需要更小的单位,同时体验到标准比较物具有多样性。)

(二)  认识毫米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展示,我们知道了毫米,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生尺,仔细观察一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2.如何找1毫米。

(1) 从0刻度线开始,到第一根毫米刻度线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幻灯第4页)

(2)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毫米,并像老师这样指一指。指给同桌看看。

(3)师随意指尺子上的一段问学生是不是1毫米。(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结论: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认识2毫米、5毫米。5毫米刻度线有什么特点?

(为了看起来更方便,一般的5毫米刻度线是稍微长一些)。

4.找6毫米。

找6毫米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认识1毫米,促使学生体会到不论是尺子中的哪一个刻度及不同的尺子,单位都是一样的,感悟到“标准”的意义。在找5毫米及6毫米的巧妙方法中,为后面学习用毫米作单位的测量技能打下基础)

5.探究1厘米=10毫米

(1)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同学们自己观察一下。

(2)学生汇报

(3)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有10小格,也就有10毫米。

(4)其他厘米里也有10个1毫米吗?

(三)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表示1毫米

我们认识了毫米也认识了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也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吗?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有点难度,其实我们身边就有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1毫米?

(1)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借书卡的厚度是一毫米。

(3)引导学生想象1毫米的长度。

拿出借书卡,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然后将借书卡抽出来。看看手指间的空隙,看看借书卡的厚度,这大约就是1毫米。

(4)闭上眼想象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学具中找大约有1毫米长度的物品。

(学具:1分硬币、身份证、1角、5角、1元等)

3.1分硬币和1元硬币厚度的对比。

4.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后,课件出示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图片(小到精密零件,大到包装箱的规格)。

5.还有更小的长度单位会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3个层次对毫米表象的感知,建立1毫米的空间观念。学生举例毫米作单位的例子时,出示用毫米作单位的具体生活实际中的物品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停留在毫米就是表示一些长度比较短的物品,让学生体验到虽然毫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但是在生活中的用处也是非常大的,进行学习态度的教育。)

三、巩固提升

1.做一做

师:回形针和钉子有多长你知道吗?

(1)生独自做题目。

(2)交流读数的方法。

(3)汇报读数方法。

①先看厘米的刻度,过了几厘米就是几厘米多,再看几毫米就是几毫米

②看5毫米的刻度线。

③看剩下2毫米,10毫米减去2毫米是8毫米。

2.量一量你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了吗?测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吗(用毫米做单位)

3.你能估一估多少张纸是1毫米,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层次性,从观察到实际测量再到应用,进一步建立毫米的表象,同时应用1厘米=10毫米,掌握测量的技能。)

四、总结梳理

1.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2.假如你是毫米,你将怎么自我介绍呢?

3.我们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但是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设计意图:通过“假如你是毫米”,引领学生来梳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布置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END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厘米的认识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凉水中心校    孟祥艳 教学目标: 1. 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及1厘米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刻度尺,会用刻度尺次测量实物或图形的长度,能估计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

  • 《芣苢》教学设计

    <芣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点:赏析 ...

  •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芣苢>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2单元第6课的两首首诗.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

  • 谁在采芣苢——《芣苢》教学片断

    今天讲<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古诗文网是这样翻译的: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 ...

  • 北关一中崔梦雪老师关于《如何审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北关一中  崔梦雪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研读中招试题,学会快速.准确审题. 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考试中,试卷一 ...

  • 晋教版八年级《稳步发展的农业》教学设计

    晋教版八年级《稳步发展的农业》教学设计

  • 《快速发展的工业》教学设计

    《快速发展的工业》教学设计

  • 第十四课《小虾》教学设计

    14.小 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虾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 1.猜一猜. PPT出示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打 ...

  • 第十三课《蜜蜂》教学设计

    13.蜜 蜂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法布尔做的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 2.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 第十二课《花钟》教学设计

    12.花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2.(板书课文题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花钟"的理解. 3.过渡:是呀,花钟可真奇妙!这可是作者 ...

  • 第十一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1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等. 2.一张图画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