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识人用人,需要哪些基本功?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汉纪一 第9卷
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原文】
汉王问食其:“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曰:“项它。”曰:“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韩信亦问郦生:“魏得无用周叔为大将乎?”郦生曰:“柏直也。”信曰:“竖子耳!”遂进兵。
【译文】
汉王问郦食其道:“魏国的大将是谁呀?”郦食其回答说:“是柏直。”汉王道:“这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怎么能抵挡得了韩信!”又问:“骑将是谁啊?”郦食其答:“是冯敬。”汉王说:“他是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然贤能,却也无法抵抗灌婴。”接着再问道:“步兵的将领又是什么人呀?”郦食其说:“是项它。”汉王道:“这个人抵挡不了曹参。如此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啦!”韩信也问郦食其:“魏国不会用周叔作大将吗?”郦食其答道:“用的人确是柏直。”韩信于是说:“一个小子罢了!”随即进兵魏国。
【解析】
公元前205年的3月,魏王豹投降,之后刘邦几十万大军打项羽的都城徐州,结果被项羽几万人打翻盘。
魏王豹在同年5月反叛刘邦,倒戈楚国。
同年6月,困守废丘的章邯战败自杀,关中地区平定。
刘邦以韩信为将领进攻魏国。
上面这段材料就是关于刘邦和韩信对这场对魏王豹作战的庙算。
在《孙子兵法·计篇》中,计的含义是计算,不是计谋。
所以书中这样写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
那么庙算算什么?有很多,这里不展开说,有兴趣的朋友我推荐看一看这本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这里结合上面的材料,说一说庙算中其中一环,将,即将领,也可以说是主要负责执行人策划的人。
你以为我要说的,是这个负责执行或策划的人要什么品质吗?
错!
上升一个维度,作为一个领导,在庙算的“将”这个环节,应该有什么基本素质。
通俗简单的来说就是,识人用人,需要哪些基本功?
1.知自己人
在上面的材料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不妨碍展开的说。
刘邦这个人没什么本事,但是他眼光毒辣,看事情准、看人也特别准。
看人准一点发挥到极致就是这个人行不行、能力如何,一目了然。
这也是作为领导的必须要修炼的,那就是对自己手下要有个全面的了解。
品行、能力、态度、经验、学识等等都要心中有数。
只要自己这个下属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什么事。
知道了,才知道以后做事,能用谁。
要是不知道,要安排事情,用人“乱点鸳鸯谱”,看谁顺眼随便点?出了事情谁负责?
归根结底还是领导负责,因为你选人用人的时候就已经错了!
错在你不知人,所托非人!
2.知敌人之人
刘邦问了魏国大将、骑兵将领、步兵将领分别是谁。
刘邦的回答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魏国的三个将军都是垃圾,比不上刘邦的韩信、灌婴、曹参。
这算是刘邦盲目自信吗?
在具体评说的时候,对于柏直,刘邦说的是“口尚乳臭”,对于冯敬,说的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唯独对于项它就是直接下结论。
从这点来看,刘邦在对边自己和魏国将领的时候,有一定了解的。
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个水平,有几把刷子,然后和自己的韩信、灌婴、曹参比。
知敌人之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的可能比较少。
但是作为领导,这种场面必定会遇到,主要用于团队、组织之间的博弈斗争。
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对对方的能力、长处产生限制和压制。
比如,打篮球人盯人就是如此,你必须知道对方水平如何,你才能相应的选人去盯防。而不是对方一个垃圾,你派你的mvp去盯,这不是浪费吗?
要是不知道,对方之人如何,自己随意那安排,没有针对策略,想赢就是真的靠运气了。
3.知应当之人
所谓应当,其实就对于最后要获胜、要把事情搞定,
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个人要有什么能力、属性。
对这一点要心中有谱,因为知道了这个,你才知道,你用什么人。
但是这绝对不是狮子大开口、取最高限度。
好比说,你搞一个篮球队想打赢某校高中级别的,结果你把国家队的人搞过来,你这不是浪费吗?
其实你搞一个什么大学校队的就够了。这就是应当之人。
【启发】
上面综合起来,知道敌人之人(其实也可以等同为要做的事情,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你才能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应付解决。
而你只有知道自己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才能从自己人中挑出最合适(是最合适,不是最厉害)的负责。
所以说,会用人绝对不是说把牛逼的人往上推,而是一个系统的识人、看人、用人工作。
用合适的人,比只会用牛逼的人更考验本事。
前者是,解决不同的问题用选择合适的工具。后者就是看所有问题都像钉子,一锤子下去完事,如果锤子没了呢?
所以说,做领导识人、知人、用人极其重要。
至于如何具体的识人、知人、用人,今后的《资治通鉴》分析中将会陆续分析。
关键字【 1 】:私密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送礼的诀窍》。
关键字【 2 】:40G的电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