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笔谈】北京地区宿根花卉的应用
北京地区宿根花卉的应用
前不久,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组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职工宣讲活动。吴春水担任“首期宣讲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北京地区宿根花卉应用分析”的主题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花卉基础知识及北京地区绿地、林地常用的宿根花卉,然后由宿根花卉的优势和发展机遇两个方面说明立题缘由。
优势方面,与乔灌木相比,宿根花卉具有种类繁多、色彩鲜艳、便于快速成景等优点,是木本植物很好的补充;与露地应用的一二年生及球根花卉相比,宿根花卉具有一次种植可以多年观赏、耐粗放管理、成本低、适于多种环境等优点。
机遇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绿化美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北京地区,无论是园林绿地还是平原生态林地,宿根花卉都是提升景观效果、丰富群落结构、增加生态效益的优势种类和重要选择。
鸢尾类
景天类
萱草类
虽然有着以上的优势和发展机遇,但当前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种类上,北京地区可以购买到的宿根花卉的种子、种苗达上百种(如包含品种则更多);而应用较多的场所,如公园,常见的仅几十种;公共绿地、平原生态林等场地实际常使用的仅十余种。
应用形式
应用形式上,单种栽植最为常见;几种组合在公园、街头绿地可见;十几种乃至更多种的组合(栽植形式为花境、播种形式为混播组合)非常少见。
单种栽植
多种栽植
花境模式
植物材料上
植物材料上:每种宿根花卉各有其适应性,耐粗放管理是相对而言的。大多数种类要想保持周年效果需要必要的日常管理及每隔几年的更新管理。人们的喜好也限制了部分种类应用。
蕨叶蓍-
人们不喜欢花后表现,应用不多
设计上
设计上:既有对植物材料基本姿态、生态习性等的不熟悉,如林下低洼地带种植八宝景天;也有对组合应用时植物竞争能力的不了解;还包括设计表现形式较差。
(林下低洼地带种植八宝景天,水涝致死)
(设计表现形式较差,做几何构图)
施工方面
施工方面:组织栽植构图复杂,施工繁琐。
(组合栽植施工,放线复杂)
养护方面
养护方面: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需求及需要的养护管理不同,应用的种类越多,管理越复杂;组合形式既要保障个体健康生长,又要协调种间关系。
一是开发利用平原地区乡土野花。
平原野花种类也较为丰富,相对于山区野生花卉资源,引种更为简单。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水集雨型绿地和林地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位置适宜的园林绿地中探索野草的利用,不‘一刀切’地拔除绿地林地内野草,实施野草的园艺化管理,通过采取人工植物群落与野草合理配置等方式既保证景观效果,又降低养护管理成本,节约水资源。”
平原野花:
点地梅,角蒿及甘野菊(本种北京已推广应用)
二是应用形式上的扩展与创新。
1.城区绿地开发、推广固定式的几种宿根花卉的搭配组合。种类不宜过多,3-5种即可,均可粗放管理,能形成长期稳定的景观。以此让公众接受宿根组合类的造景形式,让管理者认识到发展潜力。
(清华校园内几种宿根的简单组合)
2.让宿根花卉多渠道、多场所融入人们生活,对比国外街景和西单绿化可见差距。
(国外街景)
(西单街景)
3.延长观赏期,转变人们对宿根花卉只赏花的思维定式。宿根花卉同树木一样,也具有春色叶、秋色叶、冬姿。
春色叶
秋色叶
冬姿
4.大力推广应用混播组合。混播组合(英文名称为flower meadow,国内也有翻译为“野花组合”、“草花混播”),是人为筛选一、二年生、宿根花卉等,经人工配比并通过混合播种建立的一种模拟自然并富于景观效果的造景形式。
此种形式营建和管理投入少,养护成本低;可持续性强,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替能力;使用的植物种类多样,有利于其他植物种类的繁衍,还能为小动物、昆虫提供栖息地。
混播组合
目前北京在城区绿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平原生态林等场地有应用,但受限于杂草的竞争及混播组合自身的退化等方面原因,一般仅可维持几年时间,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是设计、施工及养护三方面统一。
设计是前提,指导后期施工及养护工作。对于复杂的组合栽植,设计师一般应现场指导施工,设计师除熟悉场地、植物材料以外,还应该了解养护基础条件、养护水平等情况。
施工一方面可以完善设计意图,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前解决部分养护的问题,如改良土壤、营造排水坡度等。
养护则是实现设计意图,表现景观效果的保障。其中水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要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又不能过度,否则会出现徒长、倒伏、过度竞争等问题。
(未修剪控制过旺生长,导致倒伏)
修剪则是一项技术性较强、需投入较多的工作,分为花前、花后及休眠期的修剪,需全面掌握植物、场地及养护需求等多方面才可操作。
最后,报告指出北京地区宿根花卉露地应用发展趋势,是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向低养护、可持续、更贴近自然的方向转变,从公园等场地向小区、城区绿地、平原生态林、新农村建设等场所发展,更多融入人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