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秦代国庆日3
我以为,把收缴诸侯国的铜兵器销毁,是在每削平一个国家之后就进行着,铁兵器铸作农具交给当地,把铜兵器选送到了咸阳。这铜铸的12个武士像,立在咸阳宫前,各自高7.26米、重达30.75吨 [3] ,威风凛凛,岂不是对武功盖世的秦军最好的纪念么?
献俘是宣扬国威的一种重大活动,往往要在太庙向祖先告祭,或是向君王秉报 [4] 。但秦始皇对亡国之君的齐王建,却采取了另一方式:齐王建听信佞臣、收受贿赂、通敌的宰相后胜的谗言,放弃合纵,不修攻防的军事准备。当秦军进入临淄,没有任何抵抗,齐王建只有乖乖地投降了。秦始皇把齐王建放逐到共县(汉设县,治今河南辉县)的松柏林里去,齐人为他编了一首歌谣:“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大意是:是松树呀,还是柏树呀?把齐王建送到共的正是后胜那些奸谋的宾客啊。
二、十月朔历史
“十月朔”(十月朝)留给后世的历史记忆
秦王朝的辉煌犹如耀眼的流星,瞬息间划过天际,但留给历史作为记忆的碎片还是很多很多。其中仅以“十月”发生的节庆就不少,最显著的莫过于历法的更改。
以“十月朔”为岁首,在汉初仍然沿用着。读秦汉史,在纪年上就会发现有很多时间倒置的记载。《史记·高祖本纪》说“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这当然指的是汉高祖的元年,而他仍把秦岁首之月的十月当做汉年的开始。接后叙事是“十一月中”项羽破关,“十二月中”遂至戏。这都好理解。但接后有“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四月,兵罢戏”……。同样的例子,还有“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皆来朝长乐宫。春夏无事。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
由于秦采用《颛顼历》,以建亥三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与夏、殷、周三历皆不同。一直延用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至此,情况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为误差积累渐大,历日与天象严重不符,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怪现象(《汉书·律历志》)。这时,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人提出“历纪坏废,宜改正朔”的建议。经过“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等一系列观测和激烈的学术争论,终于认定邓平、落下闳等人制订的历法是“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最为科学。随之于夏天五月颁行,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从此以后,因为“置闰”同二十四节气相结合的关系,岁首与农历年的元旦同步,始终使年、岁之首保持一致。中国历法的基本格局由此奠定,所以在以后两千年间虽然改历50次但基本框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