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陪学生做最优秀的“粉丝”

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中,有这样一道情景问答题:

班主任刘老师发现,班内部分学生与隔壁班学生因喜欢不同偶像,组成了各自的“粉丝圈' ,他们疯狂迷恋偶像,吃、穿、用都模仿偶像,还组织了几次线上线下的追星活动。由于这两个偶像存在竞争关系,这两个班的'粉丝圈”也因此出现矛盾,在网络上互相诋毁,延伸到线下也出现了多次言语冲突,严重影响了两个班的团结。如果你是刘老师,你该怎么做?

聪明的,假如您在大赛中抽到了这样的题目,会怎么回答?

我们先来聊聊偶像的作用。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说:“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和价值感。”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来自对已知世界的掌控(价值感来自对未知世界的挑战,本文暂不谈价值感)。一个孩子最根本的安全感,是0——7岁爸爸妈妈给的。这个时期,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认识到:今天吃了饭,明天还有饭吃;今天穿了衣服,明天还有衣服穿;无论我犯了多大的错,爸爸妈妈都爱我;即使我在外闯到头破血流,都有一个家在接纳我……这个孩子就会认为:你是好的,他是好的,这个世界都是好的,所以他是安全的……当孩子长到7岁,上小学了,他的世界变大了。这个小小的孩童要去闯荡世界,走自己的人生,打自己的天下,他的所见所闻,不再局限于狭窄的家庭。他便需要一个情绪支援网。这个支援网分为家庭内,和家庭外两方面。家庭内的支援网主要是父母和家人,包括兄弟姐妹、叔叔舅舅等的支持、关心和陪伴;家庭外的情绪支援网,主要是伙伴、老师和偶像……

不错,偶像是孩子7岁后很重要的情绪支援网之一。当他受伤、难过、遇到挫折时,他需要一个有力量的偶像,为他做榜样。在“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里,有一个“借力法”,讲的是:一个自信心不足的人,可以在想象里,去向另一个人借力。这里的“另一个人”,往往就是这个信心不足的人的偶像。孩子在这个时期多看名人传记,便有利于找到偶像,获得力量。

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整个班的同学,都会成为某一个偶像的粉丝?

继续上文情绪支援网的话题来思索:我们发现,一个从小在家庭里获得了足够安全感的孩子,不容易跟风,不容易拉帮结派;那些喜欢拉帮结派,甚至和小混混交缠在一起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等),因为他们家庭内的情绪支援网没有发展起来,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明明知道拉帮结派那些人不好,却依然要跟在他们身后做小弟。他们仅仅是为了获得来自同伴的安全感。

所以,如果一个班里多数学生都是某偶像的粉丝,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敢去喜欢另一个班的偶像吗?他们不敢。因为,他们要待在一个圈子才舒适啊!同时,这里还存在一个“文化遮蔽性”的现象。我们人类的大脑其实很不理性。我们生而为人,开始有思想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出现了文化遮蔽性。樊登老师在讲《思辨与立场》的时候,谈到文化遮蔽,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他生在陕西,天然地认为陕西的面条最好吃。后来,他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来自四川的同学,说他们四川的面条好吃。樊登老师就怒不可遏:“你难道不会吃东西吗?陕西的面条这么好吃你都吃不出来?”这就是文化的遮蔽性。我们生为中国人,天然地就会认为对中国好的事情就是好的。甚至,我们作为一个男生或者女生,也会天然地站在自己性别立场上思考问题……凡此种种,都属于文化的遮蔽性。

那么,班里部分同学有了共同的偶像,便会天然地认为自己班的偶像是最好的——文化的遮蔽性。

那么,作为班主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将《思辨与立场》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让同学们去识别文化的遮蔽性和安全感的来源、本质。当学生学会了批判性思维,追星可能就会理智一些,最少不至于仇视另一班的学生喜欢其他偶像,就好像樊登老师现在不会生气四川的同学认为四川的面条好吃一样。世界上很多现象,只要被冠以名称,只要得到识别,问题就迎刃而解。比如,当孩子受到惊吓,大哭不止时,只要父母抱着他说:“哦!宝贝害怕了!这个感觉叫恐惧……”孩子马上就能得到安慰。这就是识别的功效,让学生认识到:哦!我这种想法属于文化遮蔽……他们便会理智很多。

其次,和学生聊聊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粉丝。

我每次当班主任,都会和学生聊自己的偶像。我会告诉学生,最低层次的追星,是模仿偶像的吃穿用度,学到的是偶像的表,而不是里。这种粉丝属于不合格的粉丝;好一点的粉丝,会了解偶像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能够明确知道这个偶像强于他人的地方;而最优秀的粉丝,是有朝一日,让偶像因为拥有自己这样的粉丝而骄傲。同学们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值得偶像因自己的存在而骄傲的地方?

我告诉学生:从小到大,我的偶像一直在变。就目前而言,我的偶像之一是叶嘉莹先生。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诗词研究,八十七岁还站着给学生上课。她说,这是她对讲台、对诗词的敬畏……现在的我,每次走进教室、登上讲台,我都告诉自己,要像叶嘉莹先生一样,对讲台、对学生、对所教的课充满敬畏,我希望自己八十岁也能登台上课,并被学生喜欢;我的另一个偶像是杨绛先生,她一百岁还在写文章。我希望自己90岁的时候,写的文章还被年轻人喜欢。这需要我不停学习、思索,否则,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若落后于人,谁会喜欢我写的文章?我还有一个偶像是董卿。我常常在演讲的时候,模仿董卿的表情和语气,常常在独处的时候,想象受到董卿的加持,从她那里获得智慧和力量。从2020年至今,我们时不时要居家隔离防疫。每次居家隔离,我都问自己:杨绛、董卿、叶嘉莹处在这样的环境,会做什么事?估计是读书、思考吧!那么,我每天一睁眼,就去向她们靠近,去阅读,去思索,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去宁静自己的心灵……从不抱怨,从不哀叹,长成一棵树,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是也!

第三,和另一个班一起搞一个活动,让同学们各自去搜索自己的偶像的生平故事,尤其是敬业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以“谈谈我的偶像”、或“向偶像学习什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邀请语文老师和部分家长做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再找演讲能力好的同学背诵下来,两个班的同学汇聚一起,进行演讲比赛。最后两个班主任做总结,告诉学生: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让我们接纳事物的不同,世界会更加精彩。同时约定,学期末再来比一比,从成绩、纪律、竞赛等方面,看看哪个偶像的粉丝团更优秀,设置团体奖和个人奖,由家长代表颁奖……

完成于2021年10月3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