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0杜甫五古《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读记

杜甫五古《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读记

(小河西)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

南陌既留欢,兹山亦深登。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

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

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

羁旅惜宴会,艰难怀友朋。劳生共几何?离恨兼相仍。

此诗作于宝应二年(763),时杜甫客居梓州。章留后:时东川留后梓州刺史章彝。惠义寺:梓州一古寺。【参《杜甫五律《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读记》】崔都督:嘉州都督。名不详。【嘉州:《元和郡县图志》卷31:“嘉州,犍为。中。…武德二年改为嘉州。”《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为犍为郡。乾元元年复为嘉州。三月,剑南节度使卢元裕请升为中都督府。寻罢。”《唐六典》卷30:“中都督府,都督一人,正三品。”】章留后设宴为崔都督送行,邀杜甫作陪。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

中军:古行军作战分左、中、右三军,主将在中军发号施令;借指主将。《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

上客:尊客。《战国策-秦策五》:“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姚宏注:“上客,尊客。”《金台聚》(齐-谢朓):“渠碗送佳人,玉杯邀上客。”

令肃:《上李常侍》(唐-戎昱):“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有恒:《周易-家人-象》“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君子说话有依据和内容,做事有规则。)恒:恒式(常法);恒典(常制);恒例(惯例)。

前驱:前导;先头部队。《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辩亡论下》(晋-陆机):“虽有锐师百万,启前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

宝地:佛地,佛寺。《游少林寺》(唐-沈佺期):“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舍利弗》(李白):“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

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指送行酒筵。《祭汾阴公文》(唐-杨炯):“垂穗帷与祖帐兮,罢歌台与舞阁。”《浔阳宴别》(唐-白居易):“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

金绳:金制绳索;佛经指离垢国用以分界的金制绳索。《旧唐书-礼仪志》:“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法华经-譬喻品》:“以琉璃为地,金绳界其道。”《法华经》卷2:“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李白):“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大意:东川主将要招待贵客崔都督,严肃指示要按接待规则办理。前导人员已到了惠义寺,饯别的帷帐飘动金绳。

南陌既留欢,兹山亦深登。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

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

南陌:南面的道路。《临高台》(梁-沈约):“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河中之水歌》(梁-萧衍):“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深登:《大司成颜几圣…》(南宋-杨万里):“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瓯。铃声忽起九天半,有塔危峰最上头。”

磬:古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说文》:“磬,乐石也。”

树杪(miǎo):树梢。《…游琅琊溪》(唐-孟郊):“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岸:台阶。《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南北朝-清远道士):“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

飙:暴风。《赠徐干》(魏-曹植):“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猋”同“飙”。流猋:旋风。)《许征君询自叙》(梁-江淹):“曲棂激鲜飙,石室有幽响。”(鲜飙:清新的风。)

寒谷:阴冷的山谷。《游法华寺》(唐-宋之问):“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参考:典“寒谷”。相传为邹衍吹律生黍之地。《七略别录-诸子略》(汉-刘向):“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黍谷。”)

大意:南面路上已留客欢宴,这座山也要深度游览。听到了树梢清脆的磬音,拜见了远在山顶的寺僧。下山所经并非新的台阶,所攀爬的仍是旧藤。洞门口谷风呼啸刺耳,眼前似浮现出寒谷之冰。(下山凉爽)。

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

出尘:超出世俗;脱离烦恼的尘垢(佛教语)。《北山移文》(南齐-孔稚珪):“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十二时颂》(梁-宝志):“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閟(bì):同“闭”。掩蔽。

轨躅(zhú):车轮辗过之痕迹;指旧轨故迹。《蜀都赋》(晋-左思):“外则轨躅八达,里闬(hàn)对出。”刘良注:“轨,车也。躅,迹也。”《汉书-叙传上》:“伏周孔之轨躅。”《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故使曲者乱直,邪者疑正,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虽往古之轨躅,亦当今之龟镜。”

毕景:日影已尽。指入暮。《拾遗记-前汉下》(晋-王嘉):“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齐治平注:“毕景,日影已尽,谓日暮也。”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南朝宋-鲍照):“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坐长夏:长“坐夏”。“坐夏”是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因正当雨季,亦称“坐雨”。)《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唐-玄奘):“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行香归》(唐-白居易):“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坐夏僧》(唐-项斯):“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大乘:佛教派别。大有广大、崇高、无量之义。乘指车乘。(古四匹马拉一辆车为一乘。如“千乘之国”。)大乘佛教强调“自利、利他,利益一切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就佛陀一样的智慧。《大乘赋序》(北魏-李颙):“大乘者,如来之道场也。故缘觉声闻,谓之小乘。言法驾之通驰,如舟车之致远也。”

大意:超脱世俗能够隐藏旧踪故迹。像太阳落后可以忘掉酷热炎蒸。俺希望能永远坐禅静修,人虽衰老还要寄寓心意于大乘。

羁旅惜宴会,艰难怀友朋。劳生共几何?离恨兼相仍。

劳生:《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后以“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江南别友人》(唐-张乔):“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

相仍:相继;相沿袭;依然。《九章-悲回风》(屈原):“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烟液:云雨。)《赠新平少年》(唐-李白):“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

大意:羁旅时特别珍惜朋友聚宴。艰难时总是怀念知心友朋。辛苦劳累的日子总共要多久?离别之恨仍是接连相仍。

诗意串述:这首诗较难懂。首4句似写送饯准备。大领导送贵客,领导重视,事有规章。已有人打前站,在惠义寺设了祖帐。接着8句写登山游览。在“南陌”吃过饭喝过酒开始深度登山。先是听到了“树杪”的钟磬之声,接着便拜谒了住在“云端”的主持僧。下山时走的还是原来的台阶,攀爬的也还时原来的蔓藤。但是,在“洞门”处,山谷的回风呼啸声刺耳,眼前似乎看到寒谷之冰。(凉爽)。末8句写感想。感想一、想坐禅了。超脱尘世,可以抹掉以前的痕迹。像太阳落尽可以忘掉酷热炎蒸。俺想永远坐禅静修(“坐长夏”),人虽衰老还要寄寓心意于大乘。杜甫想修“大乘”。感想二、感叹离别。“羁旅”人才会“惜宴会”。“艰难”时才会“怀友朋”。现在俺是“羁旅”人,又处在“艰难”时,所以特别惜宴会怀友朋。然而,宴会结束了,友朋又要分别,看来离别之恨还是一个接一个。这是一首特殊的饯别诗。因为是佛寺饯别,触景生情,写到了“出尘”、“坐夏”。但诗最后还是回到了饯别。理解此诗有几点要注意:

1、“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不仅指原路下山,也指不止一次登此山。杜甫多次登此山陪宴与朋友告别。所谓“离恨兼相仍”。

2、“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夏天山谷没冰。这是凉爽的夸张表达。为啥凉爽呢?因为山谷风大,也因下山时太阳落了(“毕景”)。

3、“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如“出尘”了,从前的荣耀,从前的苦难,从前的一切踪迹,都会一起隐去。像太阳落尽,山谷风起,可以忘掉所有的酷热炎蒸,眼前反而出现“寒谷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