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笔记 | 张学新:我用这些方法为语文“养根”

编者按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2021年深圳中考,语文满分分值由原来的100分提高至120分。语文应该怎样教好,怎样回归本真、以文立人,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焦点。

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大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张学新,提出语文“养根”的观点,通过丰富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未来人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情感态度和充足不断的人生智慧与意义,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生命气息的、同时令生命产生美感与自由境界的语文样态。

今天,名师说(mingshishuo)分享来自张学新老师的这篇文章,看看语文应该如何“养根”。

☆ 张学新 ☆

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广东省骨干教师,广东省优秀科研人员、深圳市“名教师”,深圳市技术能手,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培训教师、南山区卓越教师、南山区“引领者计划”培训导师、南山区精英教师、华南师大文学院教育实习导师。多次担任深圳市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深圳市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

倡导“语文养根”理念,践行“养根作文”模式,形成“问题探究式学习”教学风格。曾获全国优质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四届NOC大赛中学组(决赛)二等奖;深圳市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广东省课题成果二等奖。其中《养根作文理论与实践》获深圳市南山区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养根作文理论及实践研究》被评为广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2019YQJK098),在《初中语文教与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国家、省级核心刊物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多篇。

语文养根的内涵

语文养根就是通过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未来人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情感态度和充足不断的人生智慧与意义。

其方式主要通过语言积淀、情意唤醒,意理阐发和修慧、致用等手段来吸纳养分,为未来持续学习养根固本,为美好人生奠基。

语文养根的实施原则

1. 明确而坚定的学生立场

学生立场特别要求将学生的成长需求放在第一位。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有意识地帮助每位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怀和独立意义,尊重生命,以学生为中心正是语文养根的教育哲学观念。

2.用贴近学生的方式去理解学生

正如同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的感觉?那是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种先天的“领悟力”和“知觉力”。教师要相信学生。要从学生的第一理解中引导学生去感悟,这种“贴近学生的方式”去理解学生,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成长。

用贴近学生的方式去理解学生,除了符合学生的思维外,要善于打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发掘养根的价值。由课内走向课外,由文学走向生活,由“他人”走向“本我”。在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自我之间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唤醒学生,丰富体验,为人生和未来储备养料。

3.注重思维品质和方法的渗透

养根,就是养思维、养方法,养根既注重“道”,也注重“术”,更注重思维过程。养根语文认为教阅读就是教思维方法,教阅读策略。

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启发:你是如何得出“我对父亲的内疚和自责”这一阅读结论的?

除此之外,还要善于进行联想、由此及彼、同类求异、异类求同等思维品质的渗透。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见证者——“我”,“我”最后给了于勒五个铜板的小费,《孔乙己》中“我”給孔乙己递酒等行为,在同类比对中,让学生认识到作家的良知和热望,总会在文章结尾的地方给文章一点亮色、一抹温情。

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思维的启发,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学会阅读,涵养审美,滋养心灵。

4.注重“言”“文”的统一性和独特性

每一篇文本都是独特的“这一个”,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那一个”。语文教育永远都不能“概念化”“脸谱化”“程式化”。养根语文始终注重“言”与“文”的独特性,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工具性,人文性就无法体现;没有人文性,语文就成为了冰冷的工具。语言是有灵魂的,有温度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语言的体味,去挖掘语言背后的内涵,体味语言背后的人生世情,给心灵以颤动,给精神以成长。

语文养根的方法与路径

语文养根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法。

问题探究式学习法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和共同研讨为学习途径,注重创设情境,唤醒、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个体兴趣,锻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批判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自我建构者,课堂学习的主动实践者,人生境界的自我设计者,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问题的由来、设计与问题链

1.问题的由来

宏观上,问题来源于学生、学情、课标、课程;

微观上,问题来源于教学重点、难点和文章标题、内容、主旨等。

优质问题的基本特征都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碰撞。

2.问题的设计

设计“问题”旨在有效启发学生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并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彻底“解放”学生。可从文章的构思艺术结构脉络、关键词或关键句以及人事情理的关系等方面来设计。

[例1]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看似文字平易,文意了然,一般并不会引起阅读主体更多的注意,然而这看似一览无余的背后却有着值得“探究”一番的意味。请讨论分析。

3.问题链的组成

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问题,被称“主问题”。问题链是由主问题和次问题组合而成的、针对某一教学主题、从不同角度设计的并列或递进的多个问题系列链条。

具体说来,就是以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在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能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重要的具有全局性的起着提纲挈领作用问题。

[例2]《我的叔叔于勒》中的问题链:

主问题:于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次问题: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是怎样的?“我”眼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作者眼中的于勒是怎样的?我们感受到的于勒是怎样的?为什么同一个“于勒”,大家的观点不一?

[例3]《老王》中的问题链:

主问题杨绛的愧怍从何而来?

次问题:老王是在什么情况下来送鸡蛋香油的?老王为什么要送鸡蛋香油给我们?作者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主问题和次问题因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而组成了一个问题链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养成。

如上所述,问题实质是话题,可引起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或好奇心,有利于对课文深入的体悟,有利于开展多重对话,能够抓住事物的实质和核心。

(二)探究的对象及方式

探究是养根语文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是一种经历、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唤醒和修慧的过程。探究的方式很多,一般分为文本式探究(包括探究文章的美点、矛盾点、空白点、瑕疵点)、迁移式探究(包括探究内容和形式)和专题式探究。

[例4]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其中的“红”字有什么意味呢?

[例5]《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游行完回到皇宫后,会发生什么?

[例6]《我的叔叔于勒》中发了财的于勒叔叔最后回来了,会怎样?

[例7]《最后一课》中说,“个个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既然谁都不去注意,那么是谁看见了这些小虫子?是否前后矛盾了呢?

(三)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问题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设计有层次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课堂,环节越来越简单,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关注学习的体会和习得,越来越重视学生立场的问题和体验。

养“根”作文的课堂教学范式

养“根”作文课堂教学范式可概括为“三段七环节”。

课堂结构分为三大过程:一是唤醒过程,包括触发、体验;二是生成过程,包括自省、释放;三是表达过程,包括提炼、输出。

课堂环节可分为“七大环节”,即情境任务触发体验;自省释放分享共鸣;点拨指导情意生成;素养表达组织行文;师生互评合作共议;经典借鉴修改完善;创新评价定型发表。

(一)教学准备

1.设置情境场

情境场指那种带有写作任务的环境或背景,包括现实情境,又包括写作情境。它通常包含作文目的(为什么写)、作文对象(写给谁看)、作文任务(解决什么问题)、作文内容(要表达什么)、体式(以什么文体表达)五大要素。养根作文重视作文前的情境场设置。情境设置要和现实生活契合。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吸收和转化”。

如教授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训练时,教师可结合学校的日常活动,为学生设置真实的写作情境。

“亲爱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为了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闻,下周年级组将举行“走出校园,体验生活”的大型主题分享活动。我们班将选派3位代表参加。假若你被推荐作为我班代表,你将分享什么?请以回忆性的文字来表达。”

在这个情境中,写作任务是真实的(年级组组织的社会考察活动),写作目的是明确的(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闻),写作内容是具体的(以走出校园的社会经历为主),受众群体是真实的(本年级的同学),采用的文体是确定的(叙述性的回忆模型)。

2.构建情意链

情意是作文表达的核心思想统称,包括自我认知、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可以观感生活,可以链接他人,可以深思自己。情意链是写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系列,它们符合一定的情感逻辑,或并列,或递进,或转折深入,或条件假设,具有层递性和逻辑性。

如教授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训练“走出校园,体验生活”时,教师可以提供如下情意链,让学生选择、运用。

面对“走出校园,体验生活”的话题,学生可以分享和自然的接触,和社会的融入,和自我的对话。每个链条下的感受和体验都不一样:可以是对自然“热爱、赞美、陶醉、留恋”,也可以对社会的“良知、真理、诚信、希望、责任、担当、悲悯、公平、正义、博爱”呼唤与倡导,还可以是对自我的“勇敢、忠诚、朴实、积极、善良、友爱、努力、勤奋、包容、豁达”反省等。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写作任务不同,情意链也不一样。

又如教授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写人物传记》时,写作任务以“我为(亲人)立传”为内容,学写人物传记。教师则可为学生提供以下情意链。

①通过为亲人立传,展示亲人的精神与品质;

②通过为亲人立传,表达“我”对亲人的各种情感(感激、怀念、思念等);

③通过为亲人立传,叙述其人生事迹,反映一种生活态度;

④通过为亲人立传,叙述其人生经历和过程,揭示一种人的命运;

⑤通过为亲人立传,叙述其人生典型事迹,赞扬人性之美。

3.提供文体模型

文体模型包括文章的体式特点和功用。具体来说,一是各种文体及其特点,包括虚构类文体和非虚构类文体;二是文体写作的功用与目的,包括服务个人类、服务他人类、服务社会类。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和服务功能。教师列举出来,供学生选择、运用。

如教授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训练“走出校园,体验生活”时,其功能和目的可界定为服务个人类。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以下文体模型以供选择、运用。

①借景抒情: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与读者中有我的感受。

②以小见大: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③借事(物)说理:在写作中借助生活中具体事情(事物),通过对这些事情(事物)的记叙、描述、议论,使抽象而深刻的道理变得通俗而生动。

(二)教学实施

养“根”作文课堂教学范式的机理如下:

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触发后,其“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体验被唤醒,内在的认知经自省后释放,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与“自然”“社会”“自己”的认识、感悟、价值观等情意逐渐生成,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支架辅助下,学生自我内化提炼,外化输出,组织行文,并通过“写作学习共同体”点评修改,最后发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行为流程,让学生的写作素养在每一节课的写作实践中获得全方位的“吸收和转化”。

其操作方法可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写人物传记》为例加以说明。

1.激情导入

①课前情境氛围的营造

“2019年的国庆节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庆典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路遥传》的作者、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梁向阳)脑际突然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假如路遥还健在,他也该是70岁了。面对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会有怎样的感想呢?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厚夫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孙兰香、金秀、金波那些在《平凡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鲜活人物。”(《光明日报》2019.10)

对自己崇拜、敬仰或者喜欢的人,我们总会时时想起他们,即使他们不在了。今天我们班也来做一个分享活动,来表达一下我们对他们的心情-------

②课堂目标、任务的展示(略)

2.活动设计

活动一  任务情境设计与唤醒

环节一:情境任务触发体验

(1)班级将举办一场以“我为(亲人)立传”为主题的分享活动,思考:你最想为谁立传?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你对他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2)回忆中,请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①他(她)和你的关系?

②在你的印象里,他(她)的样子是什么?

③能否列举4则你和(他)她之间的事。

活动二  情意生成提炼与释放

环节二:自省释放共鸣分享

(1)在你和他的生活中,他给你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

(2)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分享一下你当时的内心状况。

环节三:点拨指导情意生成

(1)你对他的了解深吗?如果你为他立传,你最想写他的什么内容?你想表现什么?

(2)说一件或几件事的深刻表现在哪?你知道他过去的事迹或经历吗?

(3)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他的评价;评价尽量客观公允。

(4)如果你要和他(她)说一句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凝炼表达。

活动三  文体模型提取与表达

环节四:素养表达组织行文

(1)教师提供具体文体模型供学生选择、运用;

(2)你认为这个写作任务最适合什么文体模型来表达?这种文体有何特点?

(3)从活动目的和分享内容两个方面,说说你判断和选择该模型的依据?

(4)转化这种文体的模型的关键点在哪里?有什么困难?

环节五:师生互评合作共议

(1)将你的成文先在小组内展示,碰撞,听取大家的意见;

(2)根据本小组碰撞意见,修改完善;

(3)征询其他组的意见。

环节六:经典借鉴修改完善

(1)教师提供经典文本《邓稼先》《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以供选择;

(2)学生研究借鉴经典文本,吸收精华;

(3)完成转化,提交教师。

环节七:创新评价定型发表

(1)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二次修改;

(2)定型;

(3)发表。

通过如上各环节的实施,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情境和真实场景中被触发、唤醒。回忆、体验、感受的过程变成了主体内在“吸收”的过程;组织、行文、碰撞、选择、修改的过程变成了主体自我改造和“转化”的过程。作文变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提炼、升华。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养、情意素养、文体素养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育和提高。

作者:张学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