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唐锦禄||乡间的那些陈年事(散文)
主编:非 鱼
从曾经生活过的乡间走出来已经很久,一个人在外漂泊,对于故土,只能偶尔在记忆或梦境里搜寻或描绘。
在我童年时,我们乡间还没有水泥路,也没有带烟囱的大片工厂。有的是雨后泥土的芬芳,大片的树林和庄稼,还有红得发紫的桑葚。大雪纷飞时,可以在冰雪上嬉戏;酷暑难耐时,可以结伴下河游泳。暮春时节,在雨后可以到田野里捡现今被城里人奉为至味的豆虫,在夜晚还可以拎着手电到村边的小树林里拾蝉蛹。
村子中间有一家小商店,在我们乡里被称为合作社。小店里的硬糖那时只要二分钱一块,在当时是很多孩子的最爱。年纪大点的老头也会不时光顾这里,拿出一角钱,装一瓷碗水酒,柜台后面会递上一碟花生米或是干虾皮下酒。他们喝酒的声音很响,仿佛那是至上的美昧和享受。如今,小商店已经翻新,当年在小店喝过酒的老人们大多已经作古。他们辛劳一生,手指捏着虾皮或花生米喝酒大概是他们记忆里最美好的时刻了。
那时的乡下,孩子们最巴望的就是过年,开荤的美味佳肴加上压岁钱是最大的诱惑。远方打工的父亲也会赶回来团聚,带回来当时乡下难得一见的各色糖果糕点。
孩子们的另一个节日就是参加婚礼,可以吃酒席,闹洞房,还有"滚床″。"滚床"是我们乡间年轻人结婚时一道不可或缺的程序,需要年幼的男孩子来完成。婚礼的头天晚上要把新房装扮好,支好床,被褥上放上大量的糖果和硬币,还有枣子花生和栗子,象征着甜甜蜜蜜,金银满床和早生贵子。两个男孩子等在床前,只等大人一声令下,就会爬上床,肆无忌惮地争抢,大人们哄笑着,门外的鞭炮也会适时响起。
那时,陕北的《信天游》在这里的大街小巷传唱,东北的《二人转》也从关外转到了这里。当代的史家们考证这里是《水浒》作者施耐庵和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故土。为了纪念二人,官方和乡间,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活动,有文艺演出,商业活动,祭礼等,镇上的街市也空前热闹,全国各地和四乡八村的人们川流不息,新马泰的不少华侨也从遥远的东南亚赶过来。
镇上有不少外国人在这醒常年留驻,日本人,韩国人,还有美国人。日本人特别喜欢吃本地的大闸蟹和龙虾,这些食品外壳都很坚硬,要牙口好才行,日本人的不屈不挠的性格倒和这些生物有几分相像。
时光荏苒,乡间的泥路被马路所替代,连接着远方的繁华和喧嚣。老人们则更喜欢怀旧,仍然喜欢京剧,喜欢梅兰芳或单田芳的评书。闲暇时也唱一折《空城计》或是《智取威虎山》,或对弈一局,有象棋,也有本地的″斗地主"和"打麻将″,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我也离开了乡间,从此很难再感受到乡间泥土的芬芳,也再没机会爬上家乡的老桑树采摘红得发紫的桑葚。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唐锦禄,曾用名:翰儒,笔名:德行天下、与世无争、昭阳君。号:柳叶居士。中共党员,江苏兴化人,退休干部。喜爱文学和码字,以"读书写字品香茗、听雨观云赏花草"自娱自乐,亦有2000多篇各类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且多有获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