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核心思想,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易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被誉为群经之首、百家之源。
人们一听到《易经》,往往觉得神秘莫测,深奥难懂,所以还没有去读,就已经被吓倒了。其实大道至简,《易经》虽然义理精微,但只要用心去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必定受益无穷。
其实整部《易经》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并且世界所有的学问,都包含在这一句话里面了。哪句话呢?
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知道,无论儒家、道家,还是诸子百家,都是围绕着一个点来说的,这个点是什么呢?那就是“道”,离开了“道”,什么都玩不转。这个“道”,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让人感觉很抽象,很难理解。
那《易经》上就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呢?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看电视剧、看书,经常会看到一个太极图。什么是太极图呢?太极图是一个圆圈,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有一个界限。这个太极图就代表了“道”,其中黑白的两个半边,就代表阴阳,那个界限,就代表平衡。
这个太极图,很形象地为我们解释了“道”和“阴阳”的关系。阴阳平均,各占一半,保持平衡状态,这就在“道”中了,叫顺应天道。如果阴或者阳超过了中间的那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衡,就会起变化。
起什么变化呢?就是《道德经》上讲的“反者,道之动。”“道”就会促使阴和阳重新达到平衡的状态,所谓“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用我们都熟悉的话说就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这个阴阳,并不是虚幻的,都是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的。比如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通过这些自然现象就会发现,所有事物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推及到我们人事,也是如此,一忧一喜,一哭一乐,一盛一衰,一治一乱等等。
天地的阴阳,是按照自然规律而来,万古不变;而人事的盛衰,却随着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但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脱离“道”,都是依着“道”的规律进行阴阳的转换,最终还是要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比如说,一个人喜欢骄傲自满,就一定会遇到丢人现眼的时候;一个人飞扬跋扈,就一定有人出来教训他;一个人喜欢悭吝钱财,就一定会有个败家子帮他破财;一个人喜欢占便宜,就一定会遇到吃亏的事;一个人如果有德行但很贫穷,那他的子孙后代就一定兴旺发达。这些人事上的变化,其实和日出日落,寒暑往来,都是一样的道理,就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古人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谦卑退让,一定要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谦卑退让,才能令人尊敬佩服,才会增长自己的福报,所谓“厚德载物”;虽然吃亏,但却得到大便宜,所谓“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曾国藩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缺斋”,就是因为他明白“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人的事业如果太过盈满,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了。所以他才故意让自己保留一些缺陷,甚至主动制造一些缺陷,比如经常向人借债,就是为了避免盛气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