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学
窗 户
50年前,我家住在重庆市南岸区前驱路的平房口袋屋,檐口低,没窗户,唯有屋顶的两块玻璃瓦露着微弱的光,不管什么时候在家里写作业,都要拉亮电灯。我常想,要是屋里有扇大窗户就好了,看书、做作业明亮,通风凉快,好安逸哟。大概是初中二年级吧,我的愿望实现了。随铁路工作的父亲搬到了九龙坡区黄桷坪地区,住进了铁路家属宿舍。我们住的铁路家属区和南岸的房子比,变化可大啦。我家住进三楼的一套向阳的房间,厨房、厕所、晒台都有,最棒的是每间房屋里都有一扇或两扇窗户。深红的窗框木,明晃晃的玻璃,还安装了内纱窗。每天坐在窗下的写字台前看书、写字,明亮柔和的自然光线落在桌面、书本上,就是有个疤点都看得清清楚楚。太好了。只是打开窗户也有不巴适的时候,就是那轰隆隆的火车开过以后,烟味煤渣卷进窗来,淋淋唆唆地落在桌上、地上,只好把窗户关上。不过还好,就是我读高中三年级的时候,这种情况得到根本的改变。因为那锃亮钢轨上跑的吞吃煤水的蒸汽机,全被草绿色的电力机车代替了。我家的窗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自在地打开了。几年后,建筑维修工区到我家维修房屋,把几扇窗户的铁锈斑斑的纱窗拆走了,因为近几年,楼外的垃圾坑、臭水沟被彻底整治,顺着山坡地形栽植了一片片绿化带,修起了一块块形状各异的花坛,宽的地方还修起了亭台曲廊、假山、喷泉,清风卷入窗内的是树木、花草的芳香,蚊蝇早已无踪无影,纱窗有何用?安不安装都一样。2017年我们原来住的铁路房因建设长江大桥扩建公路拆迁了。不过那些房屋的窗户却永远地留在我的心里。因为它伴随我走过了学习、工作、成长的路!现在我家搬到南坪贝迪新城二期小区E幢,住在高耸的楼房里,放眼每间屋都有窗户,在冬天我有点埋怨窗户多了钻寒风,夏天抱怨窗户多了传热快空调用电大,但有一扇窗户我从来没嫌弃过,那就是心灵的窗户,有了它的洞开,我才能饱吸盛世的春风,享受生命的阳光。我时常警戒自己:心灵窗户哟,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开着哟!
作者简介:王明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副秘书长、重庆杂文学会会员、南岸区作协理事。在《重庆文学》《人民铁道》报等省市杂志报纸上发表作品百余篇,2010年短篇小说《父亲》获《小说选刊》全国首届小说笔会三等奖;发表和出版《小站风云》等三部长篇小说,其中长篇小说《火车司机和他的儿子》2016年获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