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

提纲 (卷二)

太阳经病,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寒双感,用桂麻各半。中风而火郁,用大青龙,伤寒而水郁,用小青龙,表解而内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湿,用五苓,表退而热结血分,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治之不误,则经邪汗解,必无坏事。

若太阳病三日,经发汗、吐、下、温针诸法,仍然不解,此非入阳明之腑,即入三阴之脏。是为太阳坏病。是缘汗下补泻,治法错误而然。

盖阳盛而亡其阴,则入于腑,阴盛而亡其阳,则入于脏,虽太阳表证未解,然不可作太阳病治。相其脉证,知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也。

  1.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2. 汗下后脉浮

  3. 太阳经病,阳盛亡阴,则入阳明胃腑,中风之家,营热内郁,多传阳明之腑。其脉浮者,则病在表而宜汗。汗之不愈者,汗未透也,其脉必犹浮,虽内有下证,必当先解其外。医见汗之不愈,遽用下药,不知浮脉犹存,表证未解,病必不愈。此仍当解外乃愈,宜桂枝汤,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阳”。

  4. 汗下后小便不利

  5. 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续复,必当自愈。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人参白虎(方在“太阳”)、竹叶石膏(方在“伤寒类证”)俱可。

  6. 汗下后汗出发喘

  7. 中风汗下之后,外无大热,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营卫郁遏,肺气阻逆而不降也。不可再用桂枝,宜麻杏石甘汤,泻热而降逆也。

  8. 喘有寒热不同,汗后里热未清,或生外烦,因以冷水浇之,冀除其热,皮毛寒闭,郁其内热作喘,此热喘也。汗后阳虚津涸,或生渴燥,因而饮冷不消,隔其肺气作喘,此寒喘也。

  9. 【2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十七

  10.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11.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12. 汗下后烦渴

  13.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烦渴不解,脉又洪大者,汗亡津液也。津液虽耗,而汗泄阳虚,宜人参白虎(方在“太阳”),滋其枯燥。凡吐下之后,七八日不解,发热恶风,舌燥心烦,大渴饮冷,欲得数碗而后快者,概宜人参白虎也。

  14. 汗下后昏冒

  15. 凡汗下之后,阳气既泄,阴液亦亡。阳气内陷而阴气外束,因生昏冒。冒家汗出则愈,缘皮毛既开,阳气外达,故神明慧爽。若汗出表和,而燥热内郁,里气未和,然后下之。

  16. 汗后恶热

  17. 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阳亡而表虚也,不恶寒而恶热者,阴亡而里实也,宜早以调胃承气,清其里热也。(方在“阳明”)。

  18. 火劫亡阴

  19. 风家营郁发热,宜凉营发表,泻其淫蒸。若以火劫发汗,风火合邪,逼蒸营血,其身必病发黄。阳盛于上,则营血必衄。阴虚于下,则小便为难。阴分阳分之津俱竭,则皮肤枯燥不润。热无泄路,熏蒸头上为汗,颈下全无。胃气郁遏而腹满,肺气阻逆而作喘,口干咽烂,或大便不行。久而谵妄不明,甚至恶心呕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此其昏迷烦乱,阳亢极矣。若小便利者,水源未竭,尚可救药。

  20. 营生于太阴,太阴湿土,一得热气郁蒸,必发黄色。宜泻热而渗湿,用猪苓汤加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湿热退而阴气复,可以生也。

  21. 火熨亡阴

  22. 太阳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遽见烦躁,是胃阳素盛,将欲入腑。不知者见其烦躁,以为阳郁欲汗,反熨其背,以发大汗。火气入胃,水竭土燥,烦躁愈加。燥热熏心,必发谵语。火气升腾,所熨之汗,但见上焦,从腰以下绝无,大便干硬,小便不利,上热欲呕而足下厥冷,反恶风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其燥火郁蒸,微阴内败,阴绝则死,阴复则生。

  23. 若十余日间,忽战摇振栗而自下利者,此欲解也。盖阳气欲发,而微阴外束,不能遽发,是以振栗。阳气一发,则阴复而利下。胃热后泻,是以解也。利下之后,忽觉头痛足热,则中脘郁火,上下通达,谷气四周,霍然愈矣。

  24. 火逆伤血

  25. 风家营郁热发,而热未入腑,其脉必浮,脉浮便宜汗解。若以火灸之,热因火盛,以致血海瘀结,腰下重痹,此名火逆。凡被火熏,不得汗出,必生烦躁。经尽不能汗解,伤其厥阴之经,则病下血,此名火邪。脉浮发热,此是阳气之实,实证而以虚治,误用灸法,热因火盛,必动其血,非从便下,则自口出也。

  26. 大抵微数之脉,皆阴虚血热,慎不可灸,灸之火气燔烁,微阴伤败,焦骨伤筋,血燥难复。一火之力虽微,内攻之害甚大也。

  27.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28. 汗后发渴

  29. 太阳经病,阴盛阳亡,则入太阴脾脏。如大汗之后,亡其胃津,以致土燥生烦,不得眠卧,时欲饮水者,此将成人参白虎证。宜少少与水,滋其土燥,令胃气调和则愈。以在大汗之后,阳气新虚,恐饮冷多而土败也。若燥热大作,少水不救盛火,则用白虎(方在“太阳”)。若汗后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者,则是阳虚湿动,宜用五苓。盖脾土湿陷,木郁生风,津亡燥动,是以消渴。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五苓燥土湿而达木郁,通经解表,是良法也。汗泄阳虚,阴湿易动,凡脉候浮数,口渴心烦,而所饮不多,多便不受,即是五苓证,勿服白虎也。(方在“太阳”)。

  30. 汗后亡阳

  31. 伤寒本当发汗,若使脉浮自汗,溺数心烦,恶寒不甚,脚挛不伸,此是阳明证,不宜发汗。自汗者,腑热外蒸,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心烦者,燥土上熏,寒微者,恶寒将罢,脚挛者,木燥筋缩,此宜调胃承气(方在“阳明”)。医以脉浮自汗,病象中风,反与桂枝汤加附子而增桂枝,令其大汗亡阳,以致厥逆咽乾,烦躁吐逆,胃燥肠结,谵语不清,不知寸口浮大,是阳明之腑证,非太阳之表寒,桂附泻汗亡阳,热减而燥加,火升而胃逆。宜甘草干姜汤,温中回阳,而降逆气,再以芍药甘草汤,滋木荣筋,伸其两脚挛急,后以调胃承气(方在“阳明”),下其结粪,以止谵语,诸证全瘳矣。

  32. 若桂附发汗后,不用姜甘回阳,而重发其汗,或加烧针,大亡其阳,当用四逆汤,以温水土(方在“太阴”),姜甘无济矣。

  33. 【11】甘草干姜汤 十八

  34. 甘草炙,四两 干姜二两

  35.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36. 【12】芍药甘草汤 十九

  37. 白芍药 甘草炙, 各四两

  38.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39. 汗后吐泄

  40. 汗后水药不得入口,是阳败而胃逆。若再发其汗,则脾气亦陷,必吐泄皆作。阳败胃逆,而生呕吐,脉多浮数,证多烦躁。庸工率谓火盛,不知阳气升泄,客热在胸,腹中虚冷,水谷不消,所以呕也。

  41. 吐后烦吐

  42. 太阳经病,当发热恶寒,吐后不恶寒而欲去衣被,此吐伤胃气,阳升而内烦也。若既不恶寒,又不发热,关脉细数者,亦吐伤胃气也。缘其胃阳素虚,本不堪吐,病一二日而吐之者,阳升胃逆,腹中饥馁,口不能食,病三四日而吐之者,阳升火泄,不喜热粥,欲食冷食,冷食入腹不消,朝食暮吐,此皆火土双败之故。然吐虽逆治,而无大害,俟其胃阳续复,或以药饵温胃降逆,则呕吐立止,非如汗下亡阳之剧也。

  43. 下后泄利身疼

  44. 伤寒阳虚胃弱,医误下之,续得泄利不止,而身仍疼痛者,此里气败而表未解。急当先救其里,阳回泄止,然后发表散寒,除其疼痛。救里宜四逆汤(方在“太阴”),救表宜桂枝汤(方在“太阳”),此定法也。

  45. 下后身痛脉迟

  46. 汗泄血中温气,阳虚木陷而脉沉迟,经脉凝涩而身疼痛,宜桂枝汤,甘、枣培土,桂枝达木,加芍药以清风木,加生姜以通经络,加人参以益肝脾温气,补宣经脉也。

  47. 【2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二十

  48.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四两

  49.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50. 下后泄利喘汗

  51. 中风,桂枝汤证,医反下之,败其中气,以致泄利不止。若其脉促者,是表证未解。仲景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盖下后里虚,表阳内陷,为里阴所格,不得下行,表里束迫,故见促象。若喘而汗出者,是胃逆肺壅,郁生上热,蒸其皮毛也。里宜四逆,表宜桂枝,而膈热壅阻,二方难用,宜葛根黄连黄芩汤,达胃郁而清上热,然后议温未晚也。

  52. 【17】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十一

  53.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54.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55. 下后胸满发喘

  56. 太阳病,下后胸满者,胃败而气逆也。胃气上逆,浊阴不降,肺气壅塞,是以胸满。若兼脉促,则表证未解,宜桂枝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若微恶寒者,则肾阳亦败,不止脾阳之虚,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其肾水也。若微喘者,亦胃气之上逆也,胃逆而肺气郁阻,是以发喘,此较胸满颇重,当泻其逆气,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泻肺而降逆也。凡喘家用桂枝汤,必加厚朴、杏仁,利其壅塞,下其冲逆,此定法也。

  57. 【4】桂枝去芍药汤 二十二

  58.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59.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60.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二十三

  61.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62.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63. 【2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二十四

  64.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65.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6. 汗下后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腹满心烦

  67. 太阳病,服桂枝未解,因复下之,致心下满而微痛,小便不利,此下伤中气,阳败湿生,胆胃上逆而肝脾下陷也。而表证未解,依然头项强痛,发热无汗。是虽以表邪外束,而实缘里气之内郁。宜桂枝汤去桂枝之发表,加茯苓、白术,去湿而燥土也。心下满者,腹满之渐也,若发汗后,腹胀满者,阳泄土败而浊阴上逆也,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补中而降浊也。若下后腹满,加以心烦,卧起不安者,浊阴上逆,肺气堙郁,化生败浊,阳阻而生上热也,宜栀子厚朴汤,清热而吐瘀浊,降逆而泻胀满也。

  68.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二十五

  69.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70.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71. 【28】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二十六

  72. 厚朴炙,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73.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74. 【37】栀子厚朴汤 二十七

  75. 栀子擘,十四个 厚朴炙,去皮,四两 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76.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7. 汗吐下后心烦

  78. 汗后外热不退,心里微烦者,土败中寒,浊阴上涌,阳格而生外热,宜栀子干姜汤,温中清上而吐瘀浊也。若或下或汗后,心烦身热,胸中窒塞者,是败腐阻其肺气,痞郁而生上热,宜栀子豉汤,涌吐其败浊也。凡或汗或吐或下后,虚烦不得眠睡,甚而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无奈者,皆缘肺气壅遏,败浊堙塞,悉宜栀子豉汤吐之。若烦而少气者,中气之亏也,宜栀子甘草豉汤,以扶其土。若烦而兼呕者,胃气之逆也,宜栀子生姜豉汤,以降其逆。但栀子苦寒,最泻脾阳,如病人平日大便微溏者,便是脾阳之虚,不可服也。

  79. 【38】栀子干姜汤 二十八

  80. 栀子擘,十四个 干姜二两

  81.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2. 【34】栀子豉汤 二十九

  83. 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裹,四合

  84.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5. 【35】栀子甘草豉汤 三十

  86. 栀子擘,十四个 甘草炙,二两 香豉绵裹,四合

  87.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8. 【36】栀子生姜豉汤 三十一

  89. 栀子擘,十四个 生姜五两 香豉绵裹,四合

  90.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91.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92.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

  93. 太阳经病,土负水胜,则入少阴肾脏。如汗后漏泄不止,表疏恶风,小便艰难,四肢微急,屈伸不柔者,此汗泄而阳亡也。经络之阳,根于肾水,宜桂枝加附子汤,以培阳根也。若汗后表病不解,反恶寒者,亦汗亡营中之阳也。宜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培土,芍药敛营,附子温肾水而暖营血也。若下后复汗,身体振寒,脉候微细,以下亡其里阳,汗亡其表阳,致内外俱虚故也。

  94. 【3】桂枝加附子汤 三十二

  95.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96.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97. 【30】芍药甘草附子汤 三十三

  98.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99.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100. 汗吐下后心满气冲头眩身摇心悸肉瞤

  101. 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而紧者,土败阳虚,浊阴上乘也。又复发汗,以亡经中之阳,温气外泄,血冷木枯,风动身摇,振振不已。此其病在经络,根原脏腑,缘于水泛土湿,木郁风动。宜苓桂术甘汤,燥土而泻水,疏木而达郁也。

  102. 若发汗之后,汗出不解,病人仍发热,心下荒(荒 通慌。)悸,头目眩晕,皮肉瞤动,身体振摇,势欲穴地自安,此以汗出阳亡,水寒土湿,木郁风动,冲击而不宁也。宜以真武汤,泻湿燥土,清风木而温寒水也。

  103. 凡汗多阳亡,其人叉手自冒其心,心下动悸,欲得手按者,缘于土败木郁,风动神摇。宜桂枝甘草汤,疏木而培土也。汗多阳亡,病人叉手自冒其心者,率多耳聋。以肺胃逆行,胆木不降,浊气上填,孔窍不虚灵也。

  104. 大抵脉候浮数,法当汗解,若下败脾阳,身重而心悸者,则不可发汗,当俟自汗而解。此其尺中脉微。里阳原虚,须阳气渐复,表里皆实,经气外发,自能汗愈也。凡尺脉迟微者,皆不可汗。营候于尺,汗化于营,尺微营虚,故不可汗。汗之亡阳者,亡其血中之温气也。(真武汤在“少阴”)。

  105. 【29】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三十四

  106.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炙,二两

  107.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108. 【26】桂枝甘草汤 三十五

  109.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110.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111. 汗下后发作奔豚

  112. 汗后阳亡土湿,风木郁动,则生振悸。轻者悸在心下,重者悸在脐间,脐下振悸,根本摇动,是欲作奔豚之象也。奔豚之发,起于少腹,直犯心胸,冲突击撞,其痛不支,咽喉闭寒,七窍火发,病之最凶恶者。宜苓桂甘枣汤,泄湿培土,补脾精而达木郁也。

  113. 凡烧针取汗,表泄阳虚,针孔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缘外寒闭束,风木郁冲之故。宜先灸核上各一壮,散其外寒,以桂枝加桂汤,疏木而下冲也。至于下后阳虚,下焦阴气上冲者,亦皆奔豚之证,悉宜桂枝加桂汤也。

  114. 【27】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三十六

  115.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

  116.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117. 【47】桂枝加桂汤 三十七

  118.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119.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120. 火劫温针后惊悸发狂

  121. 伤寒脉浮,应以汗解,医以火逼劫之,汗多阳亡,必惊悸发狂,起卧不安。以土败胃逆,胆木拔根则惊生,浊阴上填,迷塞心宫则狂作。宜救逆汤,桂枝去芍药之泻阳,加蜀漆吐败浊以疗狂,龙骨、牡蛎,敛神魂以止惊也。

  122. 凡伤寒误用温针取汗,以亡其阳,胆木拔根,必生惊悸也。

  123. 【46】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三十八

  124.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腥,三两 龙骨四两

  125.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126. 火逆汗下后烦躁

  127. 太阳经病,误用火熏,助其经热,是谓火逆。火逆之证,热在表,不在里,误服下药,虚其里阳,其病不解。因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阳根欲脱,遂至烦躁不安。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疏木培土,敛神气而除烦躁也。

  128. 凡或汗或下,病不解而生烦躁者,皆土败水侮,阳根欲脱。宜茯苓四逆汤,参、甘培其中气,姜、附温其水土,茯苓泻其肾邪也。

  129. 若下之泻其里阳,又汗之亡其表阳,昼而阳气飞越,烦躁不得眠,夜而阳气收敛,安静无扰,不呕不渴,内无里证,身不大热,外无表证,而脉候微沉,是阳虚而内寒,宜干姜附子汤,温中下以回阳气也。

  130. 盖阳亡则寒生,若平素汗多,而重发其汗,阳神不归,必恍惚心乱,小便之后,阴管作疼。以乙木遏陷,疏泄不畅,便后木气凝涩而不达也。

  131. 【48】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三十九

  132. 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二两 龙骨二两

  133.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134. 【31】茯苓四逆汤 四十

  135.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136.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137. 【23】干姜附子汤 四十一

  138.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139.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140.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141. 汗后吐蛔

  142. 太阳经病,汗下亡阳,土湿水寒,木气不达,则病及厥阴肝脏。如脏腑素寒,复发汗,以亡其阳,胃冷而气逆,必吐蛔虫。

(0)

相关推荐

  • 康平本《伤寒论》精髓一一日本大冢敬节审定

     整理/李书涛   (182条)        太  阳  病 (上)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 ...

  • 【《康治本伤寒论》65条文】

    一.康治本伤寒论的来历<康治本伤寒论>原系唐人手抄卷子本,卷末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字样.全书一卷,仅存六十五条,五十方,乃<伤寒论>之古传本. 此本于 ...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译文(三)

    61.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阳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不作呕,无口渴,没有表证,脉象沉微,身有微热的,用干姜附子汤主治.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

  • 《伤寒说意》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提纲 (卷三) 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阳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太阴之脏. ...

  • 《伤寒悬解》少阳下篇之坏病——小建中汤

    卷九少阳下篇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柴胡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 ...

  • 从零开始学伤寒(七)太阳之为病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273篇. 1.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伤寒论以六经辩证,就把整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卷四——太阳坏病(总纲两条)

    伤寒悬解卷四            太阳中篇五十六章 太阳坏病 太阳风寒,有正治之法,桂枝.麻黄是也.阳偏盛者,恐异日之入阳明,则有大青龙.白虎汤,早清其燥热.阴偏盛者,恐异日之入三阴,则有小青龙.五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十五章 阳明从燥金化气,阳旺之人,表郁则燥动.然不经误治,津液未耗,燥气之作,何至遽盛?及其汗.下.温针,伤津亡液,燥气大发,经腑合邪,乃成下证.虽不如三阴之险,然阴亏阳亢,亦伏危机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

    太阳六十一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汗出表解,而大烦渴不解者,此大汗出而亡津内燥也,脉洪大者,肺胃之热燥也.汗出表解,津液亡泄,但生内燥,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火逆

    太阳六十六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湿盛五苓散证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水侮,危证叠出.防微杜渐之法,不可不亟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