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
三尺讲台犁春秋 粉笔刻字笔写芳华
郑建灵
题记:最近看过卢梭的《忏悔录》,在即将退休前夕,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当年的一段经历公诸于世。时间匆匆,略做记录。
开学前夕,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我,却有幸参加了seewo软件如何使用的培训,这个软件是教学一体机的使用。
培训课上,一位年轻的女同志滑动鼠标游刃有余地讲解,令我们在座的老师惊叹不已。感叹新生事物,感叹科技的进步,更感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禁不住先进教学手段的惊奇,我与同位的姚老师异口同声地发出:真是先进的软件,设备真是好的感慨。
是的,负责培训的老师只要触动教学一体机的任何一个按钮,不同的功能,屏幕上都会有不同的画面,有时图文并茂,有时声情共存,她的讲解与演示,简直是令我们大开眼界。在听与学中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的培训转瞬结束。但那份惊叹依然在心中缭绕,几天过去了,我的脑海一直闪着幅幅大屏幕上出现过的画面,空闲,还锁不住心中的言语,与同事提起新软件的快捷多功能的新奇,还提到了刚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办公设施、教学条件等等。旧年的记忆,依然如昨,刻骨铭心。
我是1987年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记得那年的暑假,根据分配计划,我们那年所有的师范毕业生,同一天同一个地点报到,在预定的时间开会,听从分配。
那天,人很多,同校的,不同校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他们大多比我早到会场,室内室外的毕业生,无论站着的还是,坐着的,三三两两聚集。会场设在当年的五莲县人大常委办公室处的三间平房里。
会议按照预定的时间预期开始。记得有三个人步履不急不缓地穿过会议的走廊,他们分别落座后,其中有一个人,拿出一个文件夹,宣布会议开始。会议的主题是分配去向,台下的人都在期待着。
坐在室内一个角落的我,随着会议台上主持会议的人,每宣读一个人名与去向,心里一直像小鼓在敲动着,那种激动,那种紧张,那种忐忑,至今历历清晰。当宣布我的分配去向是叩官中学时,叩官在哪?脑海压根没有半点印象,我从来没听说过,瞬间,我泪水如泉,喷涌而出。我多么希望分到我的家乡松柏中学,或者我知道的离家近的院西高中呀,可是,人事决定了的事实,不能更改的,我只好正确面对。
按时报到,按时上班。
更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毕业的我,第一年任教的却是高三两个班级的化学课。说实话,接到这样的重任,我真的为难了,在会议结束时,我找到了当时学校的教导主任厉老师,提出自己怕胜任不了高三的重任,还是让我从高一开始吧,没有想到厉老师却说,高三还有一个老教师,这叫以老带新,你好好跟着他学。年轻人,不要怕看困难,工作,得稳下脚步,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
于是,带着梦想,带着憧憬,开启了我的教学生涯。
上班第一天,大会结束后,由教研组长徐老师领回办公必须的用品与资料,包括课本、参考资料、备课本、作业批改记录本、听课本等等。然后,我快速翻阅了教材,因为化学是我最爱的学科,教材内容没有变,对教材,闭目,几乎是背诵的熟悉。
谁都知道,高三都是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我还打怵的。只记得自己高中时期的复习阶段,化学老师先讲后练,一堂课的内容很多,知识点前后串联。可是,对于刚刚毕业的我,对知识点达不到游刃有余的把握,按照课程表,我先听过一同搭档的侯老师(他还教一个复习班)的课,然后,开始认认真真地备课,一节课的教案写了满满的三张纸,对写下的每一句话,是牢记在心,可真谓是滚瓜烂熟的把握。
可是,真正站在讲台讲上讲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记得第一次上课,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只眼睛瞅着我这个身高方1.56、体重仅有41公斤的瘦小老师。学生们并不认真听课,而是,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望一眼他们,仿佛听到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你看,新来的化学老师,竟然还没有我高,没有我胖,没有我漂亮。是的,其实,后来我才知晓,那时的班里,真有位与我同年出生的学生,多数学生的年龄,比我小不了几岁。
面对着求知的双双目光,起立,坐下,做自我介绍后,我开始了第一堂课。粉笔字写下讲课的标题,声音洪亮,眸光自信地开始授课。
再搜寻台下的学生,他们有做笔记的,有双眼紧盯着我的,有手托腮思考的,讲着,讲着,黑板被我写得满满的。那时的我没有教学经验,把听过的侯老师如何板书的记忆抛到九霄云外。讲课时,唯恐学生记不下我讲课的内容,把教案的所有内容,基本板书到黑板上。45分钟的一节课,边讲,边擦,有时,讲的重点不能完全板到黑板上,下课铃打响后,我继续板,直到板完为止。
粉笔末飞扬了教室的前半空间,我的头发,我的眉毛,我的脸颊,我的鼻梁,我的衣服,我的双手,不知道粘上了多少的粉笔沫。而且,那些无孔不入的,还飘进鼻孔,钻入咽喉,就这样,直接被我请到胸腔,在我的肺上稳稳地安了家。
同年的教师节,我有幸参加五莲县的首次高考表彰大会。大会上,我羡慕那些被表彰优秀教师的人,更敬佩他们为五莲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回来后,深受会议精神的鼓舞,我更加努力工作了。
那时,老师们用三种笔,钢笔写教案,粉笔板书,刻板笔写讲义。这三种笔,最难用最费时最让人吃力的就是刻字笔。
刻字笔与现在的签字笔形状相似,结构少了笔帽,但是,功能却大相径庭。刻字笔的笔头,应该是不锈钢制造的,新笔,笔头是锋锐无比,为次,在使用前,老师们总是先在常用的石头墙上,咔哧—咔哧—咔哧,一番巧用力,磨去锋利的笔尖,这样,刻起字来不至于划破蜡纸。刻字,那可是技术活,用力过猛,会划破蜡纸,用力轻微,刻不到位,印出的讲义,字体模糊不清,无法使用。化学讲义还不同于其他学科,气体上升、固体沉淀符号,得小心翼翼地来刻,否则,用力过猛,会把蜡纸直接划出道道口子,印出的讲义是墨迹斑斑,甚至,油墨直接漏下来了,一簇一簇,弄的本来漂亮的字体也逊色七分了。
一张张蜡板被我们刻了出来,然后是排队印刷。
那时的印刷,是谁刻板谁印,有时搞联合互助。油墨滚动在最原始的油印机上,一个人一只手均匀用力滚动滚子,一只手不停地掀动能放油印纸的盖子,一个人快速用手的指尖翻页,吱吱吱的响动,合律滚动滚子的人的粗呼吸。一摞摞讲义,试题就这样产生了。有时,人忙绿,一个人操作,边折边印,不过,速度很慢。每一次印讲义,老师们再怎么躲避,再怎么小心,油墨还是会粘到手上,都是多次用肥皂洗清被油墨染成黑腻腻的手,洗手盆里的水,如墨汁般黑。然后,老师们带着浑身的油墨味道,或上课,或备课,或批改作业,或刻板。
备课,上课,刻讲义,批改作业,老师们忙碌着。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容不得任何一个人懈怠。早晨,往往伴着月落,迎来朝阳;晚上,数着星星,与喧嚷的学生一起,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忙碌中,第一个学期,匆匆结束,迎来全县的期末统考。那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县的老师集中阅卷的工作,地点是当年的管帅高中。
记得,从各校来的教师,由教育局从一安排,住宿在管帅的招待所。当年高中的化学届的教师,唯有寇介芳与我两位女性,她是高中化学界的女元老,当年,任教院西高中。我俩正好住一个宿舍,她比我早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俩聊过很多很多的话题。
两天时间的阅卷工作,在紧张忙碌中悄然流逝,同去的有徐校长(那时的教研组长),侯老师、周老师、低年级的化学老师小徐老师。小徐老师提前说好去诸城的枳沟找同学玩,我们按照计划回单位。
谁知道,由于那时早晚只有一趟车。我们到达管帅车站时,车上的人满满的,上午,没有从管帅到五莲的车票了。于是,我们只能商定转路走,先去诸城的枳沟,从枳沟到五莲,再回叩官。
晨起,霜雪满地茫茫无边,我们坐上去枳沟的车,谁料,到那里,上午去五莲的车已经发动了,要是坐车去五莲,只能等待,等中午后1:00点的车次。寒冬腊月,白天4:30夜幕总是急行而来,徐组长与周老师、侯老师商量,与其在这里坐等,还不如我们步行到五莲,只有这样,才能赶上去叩官的汽车。
于是,我们几个人,每个人手提着试卷,步行在从枳沟汽车站至五莲汽车站的公路上。
路上,踏着硬硬的被冻僵的地面,我们提着试卷边说边笑,可是,试卷,越提越沉,徐组长抬头望向路边光秃秃的杨树,企图找几根杨树枝子抬着试卷,目及的树棵棵高大,压根就够不到,只好吃力地拎着。
此刻,我们的身后,有一个穿一身黑色棉衣棉裤的村人,正坐在一辆空的地盘车里。他双臂紧抱,戴白色手套的手里扬着鞭子,鞭稍在空中荡悠成似一条被提着的小蛇,不停地荡动着。只听拉车的那头小毛驴,四蹄哒哒哒地均匀落地又抬起,刹那,这幅画面从我们的身后铺到眼前,又超越了我们大约3米的距离。没等我们回过神,周老师灵机一动:“快!快!”只见他拎着自己的试卷,又从我的手里夺过一份,飞也似地跑了起来,直到撵上那辆地盘车,他轻轻地把三捆试卷放到了地盘车的后尾处。周老师正在得意之时,熟料,那村人扬起鞭子,一声“溜!”,鞭稍“啪”的一响,小毛驴的四蹄腾空,加速地跑了起来。
“坏了,坏了,我们的试卷。”正当周老师惋惜之时,人、毛驴与地盘车碾过了一个漫上坡,在平路上稍减慢速度, 那村人,又扬起鞭子:“得儿溜!”
又是“啪”的一响,借着下坡,小毛驴嘶喊一声,奋蹄奔跑。由于车子瞬间提速,车上的试卷经不住晃荡,竟然被甩到地面上。
待我们赶到,捡起掉在地上的试卷,自然是一番嘻嘻哈哈的话语落地。
走着走着,暖暖的阳光均匀地铺在地面上,赶走了冬的寒凉,也把地面上的寒霜融化。由于下过雪不久,土夯打的公路,由硬到软,由软到黏,本来走起来邦邦响的地面变成了泥泞的道路。我们几个人跋涉在脚印凹陷串串的公路上,溅起的泥巴像跟屁虫紧随其后,牢牢地吸在每个人的裤腿上。瞬间,一色的裤子,条条变成斑驳的花裤腿子,鞋底鞋帮粘住的泥巴,沉沉的,摔也摔不掉。越走越发吃力。
终于,几棵矮的杨树锁住了目光,周老师与我合并提着试卷,徐组长与侯老师朝着目标,奔向几棵矮的杨树。
折了杨树枝子,终于有了减轻试卷重量的鲜木头棍子,我也不再拎着试卷,而是由徐组长用杨树棍子当挑担,把试卷担在肩上。几个人继续,狼狈不堪地跋涉泥泞,劳累饥渴叠加,一步一步,终于到达五莲汽车站。
为了出去批试卷,个个都穿得体面些,都把平时舍不得穿的皮鞋穿在脚上,没想到人人的皮鞋,都粘满了泥巴,爱惜连连,叹息不已。候车时,每个人找块小石头,脱下鞋子,把粘上的泥,尽最大努力刮下来。
1988年,火一样的青春,火一样的激情,我继续担任高三两个班的化学课,依旧是那么的热情高涨,那么的勤勤恳恳,一堂堂课下来,我写了擦,擦了写。几近年尾,我上课结束后,咳,咳,咳,连续不断地咳嗽声声,咳嗽得几乎把喉咙要吐出来,把肺也震炸了似的,连续几天后,办公室的徐组长(后来的徐校长)听到我的声声干咳,关切地问我:你发烧不?吐痰不?
我说,不发烧。只吐少量的白色带泡沫的痰。
他继续说,你的咳嗽不太正常,赶快地医院看看,以防肺炎什么的。
当年的叩管医院的肺部医疗设备,只能做肺部胸透。我站在胸透机前,医生让我大口吸气,憋气,最后,医生怀疑我的双肺有结核的病灶,但没有确诊,让我到县医院拍片确诊。
第二天,我在县医院拍过X光,医生确诊为早起肺结核。忘记那个医生姓啥,他态度和蔼地告诉我,幸亏你来得早,结核没到活动期,还不传染其他人。
那时,被结核病感染的消息,无疑如晴天霹雳,也意味着我要短暂地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我的心,如同打翻了各种调料瓶,五味杂陈。
每每回忆起徐校长当年的关怀,我心情激荡。如果没有他的及时提醒,我或许病得更厉害。
离开工作岗位,多么的不舍。我回家养病,还是牵挂着我的学生,梦里也时常与学生在一起。那时,我只有一个信念,不要悲观,一定要开心,一定要快速恢复健康。在医生的叮嘱下,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再次去医院复查,我的结核病灶完全钙化。医生说,奇迹,奇迹,真是奇迹,别人病号,一般半年才能钙化,目前为止,你是我的病号中钙化时间最快的人。
1995年,我的一个男同事也得了肺结核,我想,他必定与我一样,对工作太过于认真,太过于执着,太过于忙碌。
偶然的机会,我离开了化学教学的工作岗位,可是,无数次的梦里,我依旧站在讲台上。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无怨无悔,人生的路没有平坦的,本是曲折的行程。叩官中学,是我的第二故乡。每当路过叩官那片热土,心绪在回望的一眸里跌荡。在那里工作17年,那里的场景,时常在梦境里萦迴,在光阴中翩跹。那段光阴,那些人,那些事,依然清晰如初。(4906字)
写于2021.9.7,过时已久,记不起地盘车事件,经徐校长描述,再加描述于20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