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开国中将陈仁麟的追悼会,因一妇女推迟五天,她是谁!
1994年3月27日,为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陈仁麟中将,因病在北京辞世。昔日的老战友和亲人们得知消息之后,无一不痛心惋惜,纷纷前往陈仁麟家中慰问和吊唁。到了陈仁麟家中后,大家都在追问“老将军的追悼会什么时候办”,并纷纷表示自己要前来送老将军最后一程。随后,陈仁麟的家人就将追悼会日期通知到了大家。然而,就在大家准备参加陈仁麟将军追悼会的前一晚,所有人突然接到了陈家人的电话,说是要将追悼会推迟5天举行。大家都十分诧异,怎么追悼会还能推迟举行呢?对此,陈家人的回答竟然是:“我们要等一位妇女同志,如果她不来的话,追悼会是无法进行的。”大家听完之后更加疑惑了,这位妇女是谁?竟然能让老将军的追悼会为她延期?
其中种种由来,就要从1913年说起了。贫穷山村里的革命战士那年7月,陈仁麟出生了,他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的汪洋村。别看现在沿海省份发展得都很好,当年的福建省可是穷得厉害,陈仁麟一家更穷,不要说没有耕地,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家老小只能蜗居在本姓宗祠的一角。家里家外的所有收入就是宗祠旁边的四亩田地,当然也是租来的。1928年,15岁的陈仁麟从小学毕业了,他成绩很好,父亲还想让他继续读下去。虽然父亲大字不识一个,但他知道读书是好的。陈仁麟明白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可看着一家老小省吃俭用地供自己读书,生活得如此拮据,陈仁麟心中就很不是滋味,于是他鼓起了好大的勇气,告诉父亲自己读不下去了。父亲听后沉默了许久,高高举起的巴掌也举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落在陈仁麟身上。看着父亲落魄转身的背影,陈仁麟恍然发现,原来父亲看着已经如此苍老。从那以后,陈仁麟就开始在家务农,每天天不亮就要在地里干活,到了晚上才能回到家里休息,累得连睡个懒觉都是奢望。可是,尽管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可在交租金后,每一季打下来的粮食也就不剩多少了。这样日复一日的时光,让陈仁麟觉得异常难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他渴望自己能够换个活法。1929年,革命的烈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自然也感染到了这个血气方刚的少年。这一年的五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队伍到达了龙岩小池镇。在听到红军队伍宣传的革命思想,看到红军们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运动,陈仁麟第一次意识到,人生还可以有不同的活法,他潜在的意识逐渐苏醒了。那一年,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小池镇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当中。因为当时陈仁麟只有16岁,所以他只能暂时担任队伍少先队长、文化委员、秘书或者文化夜校教员等工作。直到1930年红21军成立,他才如愿进入到了红军队伍当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怀抱着对革命事业的一腔热枕,陈仁麟事事都要争取做到最好,不断提高对于自己的要求。凭借着优异表现,1931年10月,陈仁麟被派往连城的红12军政治训练队学习。学习期间,他掌握了更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了解了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知识,也因此消除了非常多幼稚的想法。在这一次政治训练队,从各个队伍选拔出的学员当中,陈仁麟占据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光荣毕业。
随后,陈仁麟被派到了红22军66师166团2连担任政治委员,后来凭借着在战场上勇猛的作战经历,他又先后被调到了6师268团政委,红31师宣传科长,红11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红七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军委政治部巡视员,军委直属教导一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军委干部团特科营教员,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特科营政委兼政治教员。陈仁麟的工作一再变动,也说明了他工作能力强。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陈仁麟一直始终坚持着革命的思想毫不动摇。他知道,如果不是党,不只是他,还有无数个老百姓存在于水深火热的压迫当中,朝不保夕。隆化之战1948年,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在1947年冬季攻势结束以后,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贺晋年和政治委员陈仁麟,奉命率领所在部,并在独立第6师等部的配合下,争夺隆化县城。按理说,隆化县城只是位于热河省的一个小县城,解放起来应该是一件小事才对,怎么会调动这么多人,来攻打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呢?这还要从隆化的战略位置说起。
隆化县可以算得上是热河省的中部地区,如果解放军能够顺利拿下隆化的话,那么就能将在我党旗帜之下的热西、察东两块解放区连成一片。这样不仅仅扩大了解放军的活动空间,还能够有力支持即将开打的辽沈战役。由此来看,能够争夺到隆化县对我军十分有利。共产党明白这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国民党自然也明白,所以共产党出动这么多兵力,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县城重要,还因为有国民党的重兵把守:隆化县城县城内,除了有一个国国民党的团以外,还有一个师属工兵连以及部分的炮兵团队,国民党还在这里修建了40多个碉堡群。察觉到解放军要向隆化进军时,国民党东北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官石觉少将,给当时驻守在此地的第13军第89师第265团的团长,发了重要电报,电报内容就是,告诉该团长一定要死守隆化,并只要确保苔山和隆化中学的防御工事,隆化县一定能够守住。在265团的团长和石觉眼里,隆化县城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铁桶,无论解放军怎么打,都不可能打下来。事实上,在此之前,解放军曾对这里发动过一次攻击,也确实没打下来。所以这一次,当陈仁麟和贺晋年接到这个指令时就明白了,自己有一场硬仗要打。
1948年5月25日,贺晋年在和陈仁麟商量之后,决定让第11纵队对隆化县城发起总攻,而针对苔山和隆化中学这两个重要防御据点,也分别派了重兵前去进攻。其中被派到了苔山的就是第31师,派往隆化中学的则是32师。苔山阵地的进攻十分顺利,在31师的战士们奋力杀敌的情况下,苔山制高点在战争开始35分钟之后就落入了解放军的手中。在此后的十五分钟里,战士们更是凭借着高涨的士气,顺利拿下敌人的全部防守阵地。对比之下,隆化中学那边的进展就显得分外艰难。冲击隆化中学据点的,是11纵队32师96团6连,这个连队就是董存瑞烈士生前所在的连队。在发起总攻的那天晚上,伴随着三颗代表着总攻的信号弹直冲天际,解放军的炮火十分强势地压制了国民党的炮火,在这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当中,解放军突破了一个一个难关。隆化中学作为解放隆化的一个重点,6连的冲锋战士们一个比一个勇敢。眼看着战士们就要冲到了这个据点,突然之间敌人的子弹就像冰雹一样,又急又密地向这些冲锋战士袭来,还没等战士们反应过来,就已经有好几个人身中数弹,当场牺牲。
难以攻下的据点经过一阵细致观察,大家才发现,原来狡猾的敌人建了一个十分隐蔽的桥型暗堡,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看不出来。董存瑞就在冲锋班里,眼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们一个个倒下,他心里十分着急。董存瑞的指导员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隆化中学打不下来,怎么跟上级交代?指导员只能派出非常有经验的三名爆破手,前去爆破。在这三名爆破手出发之前,指导员一遍一遍地叮嘱他们,一定要躲着点子弹,保护自己的安全。可是这三名爆破手都是刚刚没走多久,就被敌人击毙了。指导员见此情形,更是着急,爆破手无法近前,怎么解除掉这个大碉堡呢?正在指导员头疼的时候,董存瑞和郅顺义两个个人,一个扛着炸药包,一个背着手榴弹跑过来了。指导员看到他们,摆摆手让他们下去。他俩已经执行了太多次爆破任务了,得休息一下,更何况现在敌人的火力太猛,跑上去就是送死。谁知道两个人一个比一个坚定,尤其是董存瑞,怎么都不听指导员的话,一定要上去。董存瑞向指导员敬了一个军礼,严肃地说道:“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
指导员拗不过他,只能去找连长过来,听了董存瑞的一番话,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最终答应了董存瑞的要求。连长还捏着他的肩膀,像董存瑞一样严肃地说道:“你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活着回来。”董存瑞没有答话,只是从自己的贴身衣服里摸出来一个小纸包,郑重其事地交到了指导员手里,吸了吸鼻子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刚想把这份钱塞回他手里,董存瑞就带领着郅顺义和另一个战友,扛着炸药包冲到了阵地上。指导员想要他胜利回来,再把党费交给自己的话,就这么吹散在了风里。指导员指挥后边的战友们火力掩护他们三人,董存瑞三人就在地上匍匐前进着。等到战友的火力掩护逐渐不起作用的地带,郅顺义就将背上的手榴弹挨个扔出去,就借着这一阵的烟雾,三个人能猛跑一阵。等到三个人逐渐跑进了敌人的暗堡时,子弹就在耳边飞过,甚至能听到子弹飞过的声音,那是一种类似死神呐喊的声音。好不容易,三个人才跑到了一个小土坡这里,董存瑞当即让许郅顺义和另外一名战友在这儿打掩护,其实这个时候,郅顺义和战友的腿已经受伤了。郅顺义朝着敌人的防护网疯狂扔手榴弹,一下又一下地爆破,终于将敌人的防护网炸成了一个缺口。打开缺口之后,董存瑞就赶紧趁着这个机会往前冲。
到了这时,敌人的射击目标只有一个了,自然是全部恶狠狠地向着董存瑞过来。敌人的子弹在董存瑞身边,炸得溅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烟雾,但董存瑞始终沉着冷静地面对着这一切,蛇字形爬行向前进。好不容易等敌人的机枪没有那么强烈了,他就赶紧爬起来一直往前冲,等冲到旱河边上的时候,董存瑞才算是跑进了敌人的射击死角,不用再担心敌人的子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董存瑞才意识到自己的腿已经被子弹打伤了。他来不及给自己包扎,只能咬着牙拖着这条腿跑到桥下,准备安置炸药包。可董存瑞环视一圈,都没有发现有哪个地方可以把炸药包放进去。这个桥是用砖石砌的,没有角也没有楞,没有办法直接把炸药包放在桥上。整个桥距离地面又有一人多高,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里,点燃的炸药包又炸不到石桥和暗堡。董存瑞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当做火药支点的工具。眼看着石桥暗堡里的机枪,再一次向解放军冲锋战士们一阵一阵地猛烈射击,董存瑞和远处看着的郅顺义两人急得想要撞墙。这好不容易冲过来了,没有地方放炸药包,可怎么办?
董存瑞两只手死死地抓住了炸药包,眼睛红得要吃人。良久,他擦了擦眼里滑下来的眼泪,回头望了一眼那些前仆后继冲上来,却又无奈倒在了阵地上的战友们,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董存瑞拖着自己已经受伤的腿,亦步亦趋地走到了暗堡的外墙上,他用牙咬了一下导火索,眼睛里充满了坚定和期盼,但泪水还是划满了他的脸颊。这个19岁的战士,用手高高地将炸药包举过头顶,后背用尽全身力气贴在了暗堡的外墙。他看着即将要燃烧尽的导火索,用尽自己全部的力气高喊了一声:“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句话的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巨响划破天际,敌人的桥型暗堡轰然倒塌,里面的每一把机枪,都再也没有办法朝着解放军战士们射击。郅顺义以及每一个在后边等待着冲锋的战友,都看着董存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当做了炸药的支撑点,泪水瞬间充满了眼眶。但所有人都没有哭,只是死死瞪着自己的那双眼,挥舞着武器向前冲去!
董存瑞身上带的炸药包,是当时爆破组捆的。总共一百公斤的炸药,被捆成了七个炸药包,董存瑞抱着的那个,大概是在15公斤左右。当解放军攻下隆化之后,几个战友想来隆化中学这里给他收个尸,可是找了半天,只找到了他的一只鞋。拿着董存瑞的这只鞋,战友们失声痛哭。最终,这件事被报到了陈仁麟那里。面对这样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陈仁麟也红了眼眶。陈仁麟亲自赶往了董存瑞生前所在的6连,要听一听董存瑞生前的故事。而革命勇士董存瑞故事也在众人口中慢慢叙来。董存瑞是1929年出生的,家里和陈仁麟家里一样,穷得叮当响。父亲为了供他上学,吃尽了苦头,但哪怕父亲恨不得将自己的命都豁出去,董存瑞也只上了一年学。家里实在太穷了,好几口人等着吃饭,董存瑞读完了一年的书之后,家里是一点粮食都拿不起了。
1940年,这位刚刚11岁的小娃娃就参加到了抗日工作当中去,成为了儿童团的团长。他在13岁那一年,就因为掩护区委书记躲避日本军队的追查,而被大家赞扬是个抗日小英雄。也正是这一件事,让新来的区委书记王平关注到了这个小娃娃。当时很多共产党干部只能借住在老百姓的家里,王平因为对董存瑞的喜爱,就去和董存瑞的父母商量,住进了他的家中。王平闲的时候,总是要跟董存瑞讲那些战斗故事,两人的关系十分要好。1942年的某一天,王平赶到县里去开会,返回的时候竟然被叛徒出卖,让敌人将他包围了。一旦被抓走,就只能接受敌人的严刑拷打,悲愤之下,王平毅然决然地拉响了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得知后十分悲愤,发誓自己也要做个战士!就这样,1945年的春天,董存瑞终于如愿加入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在这一年的七月,他成为了一名八路军的将士。
当时董存瑞要报名参军的时候,招兵办的人说他一来年纪小,二来身高也不高,便要让他回去。董存瑞一听这话,急得都要哭出来了。他大声跟征兵办的人争辩着,非要说自己是在家吃不饱饭饿的,到部队只要多吃几碗高粱饭,肯定能长高。这句话一说,不仅征兵办的人员哈哈大笑,就连跟着董存瑞一同前去的妹妹董存梅,也是笑得合不上嘴。最终,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董存瑞成功为自己争取到了机会。抗战胜利之后,董存瑞所在的部队被编进了冀察热辽军区,再一次奔赴前线。当时有任务是在董存瑞老家附近执行的,排长特批了让这个才16岁的小战士回家看看。谁知道这一看,竟成了永别。陈仁麟听完董存瑞的事迹之后,不由得一阵感慨。在听说了董存瑞家境十分困难之后,更是惋惜。董存瑞是家里的长子,如今牺牲了,家里的情况肯定很艰难。陈仁麟在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他一定要为这位烈士做些什么!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陈仁麟辗转打听到了董存瑞家人的住址,试探性地给董存瑞的父母去了一封信。董存瑞的父母没有想到,还会有这么大的首长记挂着自己已经死去的儿子,很是吃惊,连忙给陈仁麟回了信。就这样,陈仁麟和董存瑞的父母建立起了书信往来的联系,偶尔,董家二老还会收到一些陈仁麟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和物品,他们对这位首长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激的心。更让董家人想不到的是,1958年夏天,这位首长居然亲自来到家中看望他们!1958年,时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的陈仁麟中将,利用自己在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深造放暑假的机会,前往河北怀来县,也就是董存瑞的老家,来探望董存瑞的父母。董存瑞家里仍然很破,但却打扫得干干净净,足以见到这一家人对陈仁麟的重视。陈仁麟握住董存瑞父亲董全忠的手,不住地感慨他养了一个好儿子。一听到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十分热爱读书,当即就决定要资助这个烈士的小妹妹。直到董存梅大学毕业之前,陈仁麟都会按时给她寄去生活费和学费,还会寄去信件关心这个小姑娘的生活和学习情况。1994年,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陈仁麟,仍然牵挂着董存瑞一家人的生活状况,不停地叮嘱自己的子女要和他们保持信件往来,要是他们有困难,一定要鼎力相助。子女们都含泪点头。在老将军的弥留之际,子女问他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陈仁麟再一次用自己已经几乎说不出来话的嗓子艰难地说着:“董存瑞是我部队涌现出来的英雄,我的追悼会一定要有董存瑞烈士的亲属参加。”子女们含泪答应了父亲最后的愿望。只是那时的交通远不如现在发达和方便,又加上董存梅正在外地出差,所以将军的追悼会只能推迟了五天举行。一个国家,需要英雄。无论是董存瑞还是陈仁麟,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勇士。而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有人在为了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