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期诗评《以诗意的姿态回眸》
理想的诗歌是诗人的心灵图景或梦象,通过心灵图景发出独特的声音。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原创的声音,要学会倾听并从中领悟。
1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Dwelling in the land of poetry on
纪念馆
张爱民(福建)
整个下午我都在寻找
寻找故乡,我确认她被遗忘了
她被尘封起来,一把破旧不堪的锁看着她
她的铮铮铁骨被挂在墙上
告诉蓝天和飞鸟,这是她骄傲的地盘
人们不管,他们在忙着擦拭记忆
忙着把故乡变他乡
于是,在经过人迹罕至的纪念馆时
我看见一位蓬头垢面的女人
趴着窗,默不作声地向远处张望
选自齐鲁文学社【签约诗人】十
请留住乡愁
——《纪念馆》读评
吴炽奇(福建)
读罢《纪念馆》一诗,心中有一阵阵隐隐之痛。这是诗歌所传递的冲击和共鸣,也是我们每个热爱故乡的人无法释怀的忧虑。
"把故乡变为他乡",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乡愁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是“沾亲带故"的。所谓"亲"即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谓"故"即记忆中原来的模样。在城镇化日益严重的进程中,年轻人逐渐淡漠了对故乡的依恋,老房子不断消失,被一幢幢小洋楼所取代的故乡早已面目全无"故"可观。
未来或许没有真正意义的故乡,故乡已经浓缩在"纪念馆”;未来或许不需乡愁,有乡愁必定是痛苦的,因为你无处可寄。
当下,谁来拯救那个"趴着窗"的"蓬头垢面的女人"?作者描绘了故乡的迷失与创伤,我却想尽己之所能大声疾呼:请留住乡愁!
简评人:吴炽奇,莆田市作协会员,有几十篇(首)诗文在《人民武警报》《湄洲日报》《齐鲁文学》等各大刊物及公众号发表。
2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Dwelling in the land of poetry on
致自己
李传英(山东)
如果还来得及 就聊聊剩下的时间
躺在身边的落叶
落叶下等待春天的种子
我们还可以聊聊姗姗来迟的雪
走在旷野里无声的脚印
风声陡峭 斜下来的黄昏
多情 温柔
身边的草换了又换 死了又生
对于这只麻雀
我会收起来簸箕 斗笠
并把更多的草籽 留给迷途的人
选自《当代诗歌地理》(下卷)【致自己】(一)
浅析《致自己》
张向东(山东)
李传英老师的这首作品篇幅不大,清新自然,蕴含精彩。
诗人开端一句“如果还来得及,就聊聊剩下的时间”,用温柔的手掌缓缓按下了浮躁的心,让急于奔波的游子听到了山谷里悠远的钟声,用一个协商式的语句巧妙地抓住了读者。
繁忙枯燥的生活令我们疲惫不堪,“聊聊剩下的时间”,你还有什么打算?在漫长而又短促的余生中停下匆忙的脚步,欣赏一下生活的美景,关心一下身边的家人、朋友;“落叶下的种子”,回望一下英姿焕发时曾经指点过的江山,曾经在星光下许下的诺言。
有多少要做的事、要爱的人因为种种借口而迟迟未付诸行动呢?
“聊聊来迟的雪”,诗人在第二节用“聊天”这种方式顺利地完成了对接。
有些美好需要耐心守候,有些事情需要咬牙前行。“旷野里无声的脚印”,不正是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心有希望、默默付出的写照吗?
诗人在第二节后两句起了一个波澜,无论生活如何严峻,我们报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展现了诗人的旷达。
第三节谈到了人生无常。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我们更应关心弱小群体,拿出更多的爱与需要帮助的人分享。看似无意,实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将第二节的“博大”升华成了“博爱”,高风亮节,跃然纸上。
整首诗,从理想到现实,到人生,衔接紧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不失为一篇佳作。
世界因爱而美丽,我们因爱而同行。向美好致敬,向心存美好的人致敬!
简评人:张向东,男,70后,山东昌邑人,作品发表在多个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诗是灵魂飞翔的翅膀。
3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Dwelling in the land of poetry on
读天书的父亲
姜福山(内蒙古)
他摇晃着头
背得二十四节气
宛如天书
还说种田
就是打江山
二十四节气就是
一部奇门遁甲
才有草民百姓
生存 多大的
江山都握在
农民的手中
抽穗扬粉
呼风唤雨
每个节气都有
穴位 他总是
不敢耽误
一个时辰
《当代诗歌地理》(2020下卷)备选(二)
诗评《读天书的父亲》
祁占刚(宁夏)
诗人姜福山的这首诗《读天书的父亲》,从结构上来讲,分节两段,短小精悍,篇幅奇小;从诗歌的归类上来说,应该归类于现代诗歌中的语态诗;从诗歌内容而言,选取了最为动人的片段和瞬间,凸现出父亲一个关心节气、辛苦劳作的形象。全诗从音韵节奏上讲大多是短句,顿挫有力,倾泻不足。下面就写作的常用技法上做一探讨。
全诗分两节,第一节:他摇头晃脑/背得二十四节气/宛如天书/还说种田/就是打江山/二十四节气就是一部奇门遁甲。以语态话的叙述,以明喻天书和隐喻分别对二十四节气、打江山、奇门遁甲做了比喻,象征意义极强。父亲可谓对节气把握极强,对农时把握极精。
第二节讲理言情,进一步把种田具象化,江山都握在农民的手中。抽穗扬粉/呼风唤雨,几个动词的连续的对称使用,我们能看到一幅农民在天地依着节气劳作的景象。最后四句(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穴位:拟人),乃全诗点睛之笔,父亲之劳作依时形象上升为意象顿时清晰地跃然纸上。按照古典诗歌的赏析,全诗也可以把第一节看作是赋比兴,第二节看做是歌咏叹。在此,笔者赘不论述。
当然,笔者分节分句拆分论述,这对诗歌是不公平的。作为诗歌,阅读的节奏、意境的体会、形象的体现、意象的把握等,需要整体阅读把握体会和辩识。《读天书的父亲》整体来说,不失为一首好诗。
简评人:祁占刚,男,汉族,笔名,萧关豪情,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初级中学教师。爱好摄影、写作,有作品见于《情感文学》《中国民间短诗》《作家世界》《东方文韵》微信公众平台及纸刊。诗观:描白内心,意境为佳;嬉笑怒骂,勾勒其他。
本期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文学社福建中心诗评部主编。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