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代表人物之——袁耀,工画山水、楼阁、界画,工整华丽
袁耀(生卒年未详),清朝画家,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不仅青绿工整山水,楼阁作品有名,其所画花鸟,也甚佳。流传作品比袁江多。而且往往是大幅。所画《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无论布局,渲染,以至点景人物,都很精致。留有《阿房宫图》及《骊山避暑十二景图》大幅精美作品。《骊山避暑十二景图》现藏于日本。
《袁耀山水四条屏》是清代袁耀创作的设色画。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原作
▼
四条屏分别自题:“春台明月”、“平流涌瀑”、“万松叠翠”、“平岗艳雪”,款署“戊戌仲夏邗上袁耀画。”钤“袁耀”、“昭道”印2方。
组画屏是袁耀晚年的作品,所绘为扬州北郊的四处名胜景点,均为写生之作。 “春台明月”绘一派怡人春色,湖岸枝头新绿,垂柳依依,用笔细润秀媚,设色淡雅。“平流涌瀑”画夏日高树浓荫,茂茂森森,以浓厚的墨色点染,华滋苍润。“万松叠翠”写秋时萧瑟之意,构图平远、空明,远景山石以简笔勾勒,林木萧疏,只有常青的松树依然叠翠。“平岗艳雪” 绘冬季大地覆雪,老梅独立,神态潇洒,枝干用笔老练苍劲,再以胭脂、白粉点染敷色。画家将瘦西湖两岸的亭台楼阁、名园胜景置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大自然中,以传统界画的精湛技法把扬州当时“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繁荣景象真切形象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画人补遗》一书中称其“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工于山水楼阁界画,继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设色艳丽浓郁,与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
作品欣赏
Appreciative Remarks
《山雨欲来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195.1cm,横116.8cm。
本幅自题:“山雨欲来风满楼,袁耀拟意。”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
此幅取唐代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意,原诗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画面描绘暴雨来临前乌云狂风之下的建筑。黑沉沉的浓云正滚滚而来,弓曲的树木、低伏的庄稼、飘摇的小舟、逆风而行的农夫以及状貌扭曲、高耸危人的山岩都为画面增添了戏剧性的紧张情节和内在张力。风本无形,但画家创造性地用富于动感的笔调将闲雅剔透的静态楼阁穿插在充满动感的山水中,构成画面的诸多元素对比呼应而又谐调冲和,在动静之间达到平衡。
山水图册 27cm×33cm
山水图册 27cm×33cm
山水图册 27cm×33cm
浔阳饯别图 64.5cm×79cm
山水图册 27cm×33cm
阿房宫图 180.2cm×134.5cm
主要作品: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不仅青绿工整山水,楼阁作品有名,其所画花鸟,也甚佳。所画《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无论布局,渲染,以至点景人物,都很精致。
袁耀在中年时创作一大巨作《蓬莱仙境图屏》,以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为背景,再加以想像绘出山川湖海吞吐日月的宏伟场面和壮丽景象。
《蓬莱仙境图屏》一至三屏
《蓬莱仙境图屏》四至六屏
《蓬莱仙境图屏》七至九屏
《蓬莱仙境图屏》十至十二屏
此套图屏共245*606cm,共十二条屏,收藏于天津博物馆。图屏上绘云雾缥缈,日月升浮,仙气飘飘;山体庞大巍峨,楼阁壮观精致;海面波涛汹涌,气势波澜壮阔,观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