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辰山,识地肤

2020年11月7日,魔都,晴。

6:55 辰山植物园,3号门。

最近工作比较忙,这组11月7日清晨在辰山植物园拍摄的照片,直到今天才有空整理出来。

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冬”,一早赶到松江就是想在辰山植物园里取材拍摄一张节气照片。

靠近3号门原本有一大片的地肤,本来是看了10月30日辰山的官微 “毛毛球”红了!辰山地肤惊艳上线,大波美图来袭~”  特意来拍地肤的。

没想到才过了一周,眼前就变成了这番景象......

才刚7点,园艺工人好像已然忙碌了多时。

话说,作为辰山植物园的科普志愿者今年第一次入园培训拍摄 “久违的上海辰山植物园,我来了!” 的时候,就被海洋老师带来这里参观了喜林草和冰岛罂粟,不知接下来这里是否还会种植这两种植物。

还好,仍有一小部分地肤 “原地不动”,虽然它们已经变得枯黄却仿佛是在等我来看它们最后一眼。

魔都行者最早拍摄地肤是2018年10月7日在世纪公园拍摄的 “她,会是下一个 ‘网红’ 吗?”。两周过后,故地重游又航拍了 “秋日里,世纪公园的地肤”。

地肤(Kochia scoparia),别名:地麦、落帚、扫帚苗、孔雀松。苋科(APG系统)地肤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株丛紧密,株形呈卵圆至圆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分枝多而细,具短柔毛,茎基部半木质化。植株为嫩绿,秋季叶色变红。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作扫帚。

原本打算用上帝视角航拍一张地肤照片来作为节气照的,谁知忘了当时正在召开的进博会,全上海都禁飞!

默默收拾好小飞机,掏出了大华为的P30 Pro用大广角模式拍了几张地肤的全景。

地肤所在地是辰山植物园的北美植物区,彼时,恰逢观赏草进入了最佳观赏季。

天气渐凉,枝头的树叶也开始变得五颜六色。

一张大华为拍摄的 “立冬”,结束了北美植物区的拍摄。

今年成为辰山植物园的志愿者以来入园也记不得有多少次了,但是辰山还一次没有爬过。

辰山,在松郡九峰中因其列于“辰”位(即东南方),故而得名。友情提示——松郡九峰位于上海松江区西北平畴绿野间,屹立着一群小山丘,其中厍公山、凤凰山、薛山、佘山 、辰山、天马山、机山、横云山、小昆山,有“松郡九峰”之称,因松江别称“云间”,故亦称“云间九峰”。

还好带了长焦镜头,刚刚拍过的地肤仿佛就在眼前。

今年夏天拍过 “辰山,睡莲” (这篇推文中也记录了3号门那片地肤青翠欲滴的样子)的矿坑花园也是近在咫尺。

结束了清晨的拍摄,赶去拍摄攀树活动。那位客官如果要问什么是攀树活动可以参阅 “辰山等你来攀树” 这篇推文。

一段小视频,带您领略秋日的辰山晨色。

当日午后重返北美植物区,天气不错,很多亲子家庭在此游玩拍照。

14:05 地肤前的草坪上围了一群人。

“游辰山,识地肤” 集赞免费游园制作网红扫把的户外科普活动正在进行中。

剪刀,绳子,护目镜,劳保手套....... 通过这些工具,游人可以利用地肤DIY属于自己的 “网红” 扫帚。

做地肤扫帚的第一步是要 “铲草除根”,家长用铁锹把地肤挖出土后,性急的小朋友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玩起了地肤。

第二步要用剪刀把一大棵地肤剪成一个个小枝条方便插入竹竿和后续捆绑。

将部分地肤的枝条插入竹竿后,需要一边在竹竿周围继续添加枝条一边捆绑以便能让扫帚显得更 “硕大”。

捆绑枝条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很多家庭都是全家上阵通力协作。

画配音,“爸比,辛苦了!”

用绳子捆绑好枝条后还要用白色胶布进行固定,最后再用剪刀修剪扫帚的枝杈以便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

一番辛苦,大功告成之后,就可以拍照上传朋友圈了。

其实,手持地肤也能拍出别样的文艺大片。

为家长和小朋友拍了些他们玩耍地肤扫帚的照片,忽然起意想采访下她们与辰山的故事。

这位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次活动不仅有趣而且还特别实用,让孩子们DIY的同时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回到家里他抢着扫地为大人分担家务,还特别留心保持地面整洁。”(友情提示,这张照片是我拍的,却是这位妈妈修的图——事实再次证明,好的照片确实要好好修图才能更好看!)

妈妈还介绍说,“小朋友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着他来辰山植物园漫步玩耍,所以最近看到辰山推出 双11福利回馈,辰山次卡来啦! 也是毫不犹豫地入手了。由于小朋友年龄还小,能参与的辰山科普活动不是很多,能够参与其中的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数 ‘宝宝坐王莲’ 活动了。参加活动时,小朋友穿上了汉服,摇身变成了小书童。小朋友对这些巨型的莲叶充满了好奇,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王莲叶片,即便被刺到了手也是笑嘻嘻的——我们家都很喜欢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说来也很凑巧,魔都行者曾经在8月22日跟拍过 “百变萌娃坐王莲”,经这位妈妈确认,她和小朋友都有出现在推文的照片中。事实再次证明,我们都是爱辰山的!

这位妈妈谈及本次活动后的感受时说,“活动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孩子不仅认识了地肤的生长周期、特性和高颜值,还因为挖地肤本身需要体力配合脑力才能挖出,这也激发了他的斗志,锻炼了他的毅力,还让他体验了在城市里体验不到的劳动方式。孩子虽然大汗淋漓,花了近一个多小时才挖出一棵带根的地肤,但他非常兴奋和有成就感,这是书本知识无法带给他的劳作体验。当我们一起做一把网红扫帚时,孩子特别认真专注,感觉特别有趣。孩子表示明年一定还会再来。”

谈及对辰山植物园科普活动的建议,这位妈妈说:“我认为在游园高峰期可以通过语音自动讲解器来对游人科普更多植物知识和作用,尤其可以多介绍一些药用植物,让孩子们了解学习更多的中药文化。” 说起药用植物,也不知道这对母子去没去 上海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园  参观游玩。

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特别棒的一次亲子活动,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里就地取材做手工,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孩子也很喜欢,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长了自然知识,大人也玩的很开心...... 我们最近常去辰山植物园,总是会关注辰山公众号最近有没有适合孩子的科普活动,我们全家都是辰山的粉丝。”

夕阳西下,游人们带着他们的杰作踏上了回家之路。

一段小视频,带您一起 “游辰山,识地肤”。

辰山植物园的科普活动有很多,希望能在下次活动的时候魔都行者为您定格精彩瞬间。

(0)

相关推荐

  • 洛阳研学课程——植物园自然课堂“水生植物”

    菖蒲有何功效?荷花和睡莲的区别是什么?"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尖尖角"是什么样的......伴着蝉鸣.鸟叫和清晨的露水,怀着童真的好奇心,参与活动的众多小朋友开 ...

  • 秋游上海辰山植物园

    小朋友幼儿园秋游辰山植物园,原定日期因为遭遇冷热天气交替,延期到今天.今天倒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天气,天蓝蓝,阳光闪,起个大早,简单吃早餐,收拾完毕,赶到学校,才7点20分. 老师让7点45前到教室集合, ...

  • 宣讲五小叶槭“西部花卉王国”科普月开幕

    "木芙蓉是成都市花:五小叶槭生于四川,属极危植物:红花石蒜又叫彼岸花 ,开花时不长叶,长叶时不开花."跟随科普老师,畅游在成都植物园内,50余位参加科普活动月的小朋友和家长们边看边 ...

  • 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草,竟然会有这么神奇的疗效,你们知道吗

    少女时代永远在关注今天09:13 专家提醒:头号"清肺王"找到了,连吃1周,黑肺变红肺! 它是"肺之源"连喝一月,排出咽.肺毐素,肺更健康 此物常吃,肝干净了, ...

  • 清明游辰山

    2021年4月5日,魔都,晴. 前天整理推出了4月25日拍摄的 高架,月季,今天整理的是4月5日在辰山植物园拍摄的一组照片(感觉最近真的是懒了很多......). 清明小长假期间,辰山植物园也迎来了大 ...

  • 初七“人日”,游辰山植物园

    初七"人日",游辰山植物园 小时候常听妈妈说,正月初一开始,每一天都代表了一种生灵:初一是鸡,初二狗,初三猪,初四羊,初五牛,初六马,初七是人日.以此表达的仍是对新岁的美好祝愿,牛 ...

  • 冬日,游辰山

    2021年1月9日,魔都,晴. 6:52 辰山植物园1号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中随风飘扬. 2021年第一次来辰山植物园打卡,迎接我的是一场美丽的日出. 7:01 一轮旭日冉冉升起. 没带无人机无法 ...

  • 欲识庐山真面目 戏游此山诸溪峰

    摄影:水上漂.开心杰.671.一凡等驴友 文字:江州石翁 编辑:江州石翁 她, 我的至爱, 宛如初恋, 吃饭,走路, 乃至工作时, 总想偷偷地, 看她一眼. 她, 我的益友, 又如良师, 健身,交友, ...

  • 辰山植物园月季花开

    2021年5月2日,魔都,晴. 7:00 辰山植物园靠近2号门的小河畔开满了粉色的月季花. 4月24日拍摄 上海市共康中学2020级西藏班同学辰山植物园研学 的时候,温室周边的月季才刚开花,如今已经迎 ...

  • 来辰山,赏月季,听科普

    2021年5月2日,魔都,晴. 书接上回,在2号门的空中月季花园拍好了 辰山植物园月季花开 之后,移步1号门. 游客从1号门入园后,径直前行就是月季岛了. 此时,正是月季岛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6000 ...

  • 乙山辛向辰山戌向十二水口吉凶图

    乙山辛向辰山戌向十二水口吉凶图 2019-10-15  壹风水网 图1:乙山辛向,居山戊向,右水到左,水出坤申方,可丁财大旺,功名显达,发福绵远,忠孝贤良.男女高寿每房都发,并发女秀. 图2:乙山辛向 ...

  • 清明节游萁山、赏金星砚、临帖、偶遇老魏及其他

    原创:清明节游萁山.赏金星砚.临帖.偶遇老魏及其他 原创作者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本期专栏责任编辑 | 刀笔吏隶 首发平台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我很少再以严谨的态度 去写一篇文章 也很少静下心来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