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博物小亮,在《海错图笔记·贰》里藏了个风物小传
▼
- 风物君语 -
风物君的死忠粉可能都知道了
昨天我们跟着博物小亮
一起去了趟北京两所高校
到场同学们脑洞太大
以至于今天来办公室
我也忍不住翻开了
《海错图笔记 · 贰》
悄悄告诉你
小亮在这本书里还藏了部风物史
……
▼
别看《海错图笔记 · 贰》是本科普书,但仔细读下来,你会不经意的发现,原来科普知识和风物常识如此接近。它们就像世界的两面,一面理性,一面感性。
1
嘴上长锯的“恶鱼”
被做成了跳大神的法器
锯鳐目下分 1 科 2 属,钝锯鳐属(尖齿锯鳐属)1 种,锯鳐属 6 种。中国大海里有 2种:尖齿锯鳐贺小齿锯鳐,都在南海或东海南部。锯鳐那恐怖的大锯,是如何使用的?它首先是一个“雷达”。锯鳐视力不好,又常生活在浑浊的水里。想看也看不清。于是它的长吻上密布着生物电感受器,只要有猎物经过,就能立刻监测到。
然后,锯鳐就迅速左右摆动长吻,用锯齿把猎物戳死,再用嘴吞下。这些锯齿并不是真正的牙齿,可能是由鳞片演化来的。但威力丝毫不差。
中国人用锯鳐的锯子搞“封建迷信”活动。《海错图》里说,当时清代菜市场里的锯鳐都没有锯子,因为渔民会在锯鳐出水后第一时间砍下锯子,“悬于神堂,以为厌胜(辟邪)之物。”今天在台湾,盛行乩童作法,说白了就是跳大神。其中有个重要法器“鲨鱼剑”,就是锯鳐的锯子。
1689 年,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锯鳐双手剑。
跳神者用鲨鱼抽打自己的身体,打出血,据说这样就可以神灵附体了。
2
水边的大户人家,用壳做窗
海月,是海月蛤科贝类的统称。《海错图》说海月的肉“扁小而味腴”,小而好吃。可是,海月却以另一种方式大行于世。聂璜写道,海月的壳“可琢以饰窗楞,及夹竹作明瓦”。
海月分很多种,图中小的为四方海月,大的为鞍海月。
对古人来说,用什么东西糊窗户一直是一个问题。虽然有窗户纸,但对南方人来说,梅雨天、台风天和虫蛀都能轻易毁掉它。
于是,出现了一种“明瓦”。就是把海月的壳磨成适当的形状,一片片嵌进窗柩里。最简单的是做成井字格的窗棂,每个小方块里嵌一块海月。如果是纹路复杂的花格窗,就要用竹片编成方格,嵌进海月,而且上一片要压在下一片,这样雨水就不会渗进来。这种窗户叫“蠡壳窗”“蛎壳窗”“蚌壳窗”,常常是江南殷实人家的标配。
浙江乌镇的一扇蠡壳窗。
在绍兴,明瓦还被用在船上。高级的乌篷船被称为“明瓦船”。周作人在《乌篷船》中有云:“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这“小鱼鳞”,其实就是海月的壳。所谓明瓦船,就是在船上设置蠡壳窗,为舱内采光。
根据蠡壳窗的多少,乌篷船还分为“二明瓦”“三明瓦”“四明瓦”等。鲁迅就清楚地记得他儿时去看迎神赛会时,家里预定了一条“三道明瓦窗的大船”,而且还能把“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搬进去。在当时的鲁迅看来,这已经算是“加长版凯迪拉克”了吧。
寄生在海月里的豆蟹。
凡是经历过蠡壳窗时代的人,都对它的印象很好。这源于它独特的滤镜效果。不论外面阳光多么毒辣,经过蠡壳窗后,都是昏昏柔柔的黄光,把室内的一切,变成了褪色的相片。
这种美好,是海月过滤出来的。
3
足丝编成纺织品的牛角江珧
中国人对海鲜的评价经常发生变化,《海错图》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当时的人认为油脂多的鱼不好吃,但现代人却认为油多的鱼才香。当时的人觉得马鲛鱼是“鱼品之下”,而现代的保鲜技术提升后,马鲛鱼反而被认为是送礼拿得出手的鱼。
口味这种事,真的很难说。
不过有一种海鲜,从古到今一直被夸赞,它就是江珧柱。
在《海错图》里,聂璜所画的贝类部分可称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壳和肉画得非常准确,尤其是壳的尖端突然变细这一特征,使人能鉴定到种——江珧科的旗江珧(别名牛角江珧)。
在解剖旗江珧时,聂璜最不理解的,就是它肉上长了一大撮毛。他如实把这撮毛画了下来,并猜测它的作用是捕食水中的小虫。
几百年后,博识者出现了,那就是没皮没脸的我,拥有一些基础的现代动物学知识,解答这个疑惑其实很简单。
实际上,聂璜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但他自己没意识到。他说旗江珧的肉体“大约如淡菜”,淡菜就是贻贝,而旗江珧,乃至所有江珧,都属于贻贝目。这个目的一大特征就是拥有一团“足丝”。这些丝的吸附性,是固定身体用的。
用点儿心的话,足丝也能变成好东西。
意大利有用江珧足丝编成纺织品的传统技艺。现在除了几位大妈,已经没人会做了。把足丝搓成丝线,再用香料、柠檬处理,就能发出耀眼的金光。撒丁岛有位大妈开了个博物馆,专门展示这种技艺。她的保留节目就是让访客伸出手,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时,手上已经摆着一片江珧足丝织成的布,而你根本感觉不到,它是何时摆上去的,其质轻柔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