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自有一把戒尺”:朋友用两句话,道出一线教师的无奈

“将戒尺归交于老师,将戒尺归还于课堂。”——网络热议话题
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老师。没有太多“敬畏”,只是单纯的“害怕”而已。因为我们上学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鼓励“棍棒式教育”,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戒尺教学”。
但随着我们这代人的长大,我们的孩子步入校园时,却发现“戒尺”这两个字已经有了新的诠释定义。而不同的人对于“戒尺教学”有不同的理解。
支持“戒尺教学”的人认为,戒尺是一种为了规范秩序、推动教学而存在的,是老师、学校对孩子另一个层面负责任的表现;
而反对的人则认为“戒尺”是一种变相“惩戒”的工具,会对他们的孩子带来一些身心上的伤害。
而根据我身边家长和老师朋友的了解来看,支持“戒尺教学”的人大多都是家长,而反对“戒尺教学”的人大多是老师。
这种现象让我觉得有点奇怪,于是我在跟一个教小学的老师朋友聊天时,提出了我的疑问。
而他表达了两个观点,以此来解答了我的疑惑,同时也道出了很多一线老师无奈的心声。

“别把戒尺还给我,我用不起”

这个老师跟我以前是小学同学,每次聊到小学的生活,都会不约而同想起那会儿被老师“打”的场景。
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的共同经历。
“我们那会儿上学,父母见到老师都说要是不听话请使劲儿打。”朋友调侃说,“现在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时说的却是:‘你要是敢打我儿子,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可能那个家长跟我们小时候一样,被老师打出阴影来了吧。”我笑着说。
而关于是不是赞同把戒尺归还给老师手中的问题,朋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还是别把戒尺还给我,我可用不起。”
“现在的‘戒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戒尺了,这把尺子上被染上了太多世俗色彩。我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朋友说,“要是一些有心之士再拍个视频发到网上,我可能都要面临着下岗。”
我脱口而出:“没这么严重吧?”朋友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几秒时间我就认可了他的话。
作为一个在网上写文章的我来说,老师被家长“问责”的事情已经见过太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片面的内容,而网络上充斥着各类“键盘侠”,一些明明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可能都会被这些人给“撺掇”成大事。
所以我这个身处一线的老师朋友也是不得不谨慎再三。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里的‘独苗’,不仅打不得,甚至连话都不敢说重了。就怕哪天家长跑到学校来闹。”朋友叹了口气,“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不过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我不过也是想过过安稳日子罢了。”
可不是这样的么?虽然我们小时候被老师“打”得害怕,但每次写作文时,我们依然会把“当老师”作为自己长大后的梦想之一。
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老师”是一个让人尊重的职业,是一份有崇高荣誉的职业。
可现在,很多老师就像我朋友心中所想一样:只不过是打个工混口饭吃而已。

“我心中自有一把道德的尺子”

之后我问:“如果你这么想,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你‘不负责’的,那到底该如何才好呢?”
“我心中自有一把道德的尺子。”朋友说,“别的老师我不好说,未来我会是什么样也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的我还是有‘传道受业’理念的。”
“讨生活”的说法,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又或者是在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家长时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责任感”这种东西,跟你从小到大的理想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是这个大环境的变化,那么谁会把责任感悄悄隐藏起来,用“道德之尺”作为自己最后的尊严呢?
当朋友说出“道德的尺子”时,那种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确实,有那么个别没有“师德”的人存在,但毕竟只是少数,我相信大多数老师还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
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性,让这种“少数人”变成了“普遍性”而已。
我孩子上一年级,每次因为调皮被老师叫到学校沟通孩子情况的时候,他的老师都是小心翼翼地跟我说话。
我知道这位老师并不是刻意这般对我,而是他比较谨慎而已。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那会儿父亲被老师叫到学校时的场景,我跟我父亲低着头站在老师办公桌旁,老师把我在学校的“罪状”一件件数落出来,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还会顺手给我一戒尺。
父亲不仅“不敢”吭声,还在旁边为老师加油呐喊:“打得好!”
走的时候还一边跟老师握手,一边说着“让老师费心了,请一定要多多教育”。
而现在如此巨大的反差,让我有点没法适应。心想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
《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先有“父之过”,而后才有“师之惰”的。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以为什么事都可以不用管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殊不知,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是家长都不能以身作则,那么老师又如何能够把你的孩子教育好呢?

结语感悟

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家长在家里教孩子的视频,大多都被孩子气得不行。
试想一下,你只是教育你的一个孩子就这么糟心,那么老师在学校要教育那么多孩子又会是什么感受?
而且老师还不敢像你一样对孩子发火,因为担心你跑到学校来“问责”。
作为老师,他们的职责是教孩子学习知识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而作为家长,我们就应该辅助老师进行孩子的管教。
很多家长自己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顾,还不让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太过于严厉。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行为准则不佳时,又会把责任全都怪罪到老师身上。
这可真的就有点太不可理喻了。
至于说“戒尺”是否要归还于学校、课堂、老师,并不是关键,这不过只是一种“表象”而已。
本质上,需要归还给老师的,是对“师者”的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