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自有一把戒尺”:朋友用两句话,道出一线教师的无奈 2024-06-15 06:03:48 “将戒尺归交于老师,将戒尺归还于课堂。”——网络热议话题 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老师。没有太多“敬畏”,只是单纯的“害怕”而已。因为我们上学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鼓励“棍棒式教育”,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戒尺教学”。但随着我们这代人的长大,我们的孩子步入校园时,却发现“戒尺”这两个字已经有了新的诠释定义。而不同的人对于“戒尺教学”有不同的理解。支持“戒尺教学”的人认为,戒尺是一种为了规范秩序、推动教学而存在的,是老师、学校对孩子另一个层面负责任的表现;而反对的人则认为“戒尺”是一种变相“惩戒”的工具,会对他们的孩子带来一些身心上的伤害。而根据我身边家长和老师朋友的了解来看,支持“戒尺教学”的人大多都是家长,而反对“戒尺教学”的人大多是老师。这种现象让我觉得有点奇怪,于是我在跟一个教小学的老师朋友聊天时,提出了我的疑问。而他表达了两个观点,以此来解答了我的疑惑,同时也道出了很多一线老师无奈的心声。 “别把戒尺还给我,我用不起” 这个老师跟我以前是小学同学,每次聊到小学的生活,都会不约而同想起那会儿被老师“打”的场景。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的共同经历。“我们那会儿上学,父母见到老师都说要是不听话请使劲儿打。”朋友调侃说,“现在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时说的却是:‘你要是敢打我儿子,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可能那个家长跟我们小时候一样,被老师打出阴影来了吧。”我笑着说。而关于是不是赞同把戒尺归还给老师手中的问题,朋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还是别把戒尺还给我,我可用不起。”“现在的‘戒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戒尺了,这把尺子上被染上了太多世俗色彩。我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朋友说,“要是一些有心之士再拍个视频发到网上,我可能都要面临着下岗。”我脱口而出:“没这么严重吧?”朋友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几秒时间我就认可了他的话。 作为一个在网上写文章的我来说,老师被家长“问责”的事情已经见过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片面的内容,而网络上充斥着各类“键盘侠”,一些明明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可能都会被这些人给“撺掇”成大事。所以我这个身处一线的老师朋友也是不得不谨慎再三。“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里的‘独苗’,不仅打不得,甚至连话都不敢说重了。就怕哪天家长跑到学校来闹。”朋友叹了口气,“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不过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我不过也是想过过安稳日子罢了。”可不是这样的么?虽然我们小时候被老师“打”得害怕,但每次写作文时,我们依然会把“当老师”作为自己长大后的梦想之一。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老师”是一个让人尊重的职业,是一份有崇高荣誉的职业。可现在,很多老师就像我朋友心中所想一样:只不过是打个工混口饭吃而已。 “我心中自有一把道德的尺子” 之后我问:“如果你这么想,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你‘不负责’的,那到底该如何才好呢?”“我心中自有一把道德的尺子。”朋友说,“别的老师我不好说,未来我会是什么样也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的我还是有‘传道受业’理念的。”“讨生活”的说法,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又或者是在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家长时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责任感”这种东西,跟你从小到大的理想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是这个大环境的变化,那么谁会把责任感悄悄隐藏起来,用“道德之尺”作为自己最后的尊严呢?当朋友说出“道德的尺子”时,那种无奈之情溢于言表。确实,有那么个别没有“师德”的人存在,但毕竟只是少数,我相信大多数老师还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性,让这种“少数人”变成了“普遍性”而已。 我孩子上一年级,每次因为调皮被老师叫到学校沟通孩子情况的时候,他的老师都是小心翼翼地跟我说话。我知道这位老师并不是刻意这般对我,而是他比较谨慎而已。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那会儿父亲被老师叫到学校时的场景,我跟我父亲低着头站在老师办公桌旁,老师把我在学校的“罪状”一件件数落出来,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还会顺手给我一戒尺。父亲不仅“不敢”吭声,还在旁边为老师加油呐喊:“打得好!”走的时候还一边跟老师握手,一边说着“让老师费心了,请一定要多多教育”。而现在如此巨大的反差,让我有点没法适应。心想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先有“父之过”,而后才有“师之惰”的。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以为什么事都可以不用管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殊不知,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是家长都不能以身作则,那么老师又如何能够把你的孩子教育好呢? 结语感悟 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家长在家里教孩子的视频,大多都被孩子气得不行。试想一下,你只是教育你的一个孩子就这么糟心,那么老师在学校要教育那么多孩子又会是什么感受?而且老师还不敢像你一样对孩子发火,因为担心你跑到学校来“问责”。作为老师,他们的职责是教孩子学习知识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而作为家长,我们就应该辅助老师进行孩子的管教。很多家长自己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顾,还不让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太过于严厉。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行为准则不佳时,又会把责任全都怪罪到老师身上。这可真的就有点太不可理喻了。至于说“戒尺”是否要归还于学校、课堂、老师,并不是关键,这不过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本质上,需要归还给老师的,是对“师者”的尊重。 赞 (0) 相关推荐 睿智的的家长,当孩子受到教师惩戒时,非是追责,而是感谢 [平湖一柱 第1354] [核心提示]每个家长在送孩子上学前要明白的,如果孩子果真是自己亲生,就要将孩子送给"严师",当孩子在学校被戒尺所笞时,对老师非是追责,而是感谢-- < ... 戒尺 戒尺 周末两个女儿同时向我们报告班级新闻. 高一的大女儿兴致勃勃:"我们班主任从网上购买了一把戒尺,并且已经荣幸开光,以后我的作业不上交就要与戒尺亲密接触了." 初一的小女儿激动不 ... 【父母必读】致家长: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父母必读] 致家长: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 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胡同里也练不出千军万马. 教育需要 ...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 俗话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从古至今,教育也是需要严格且坚定的.有远见的家长知道,只有狠下心来教育孩子,孩子才能成器,如果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就不要埋怨孩子不争气. 1.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 ... 投票:戒尺该不该还给老师? 最近网上对戒尺要不要还给老师进行了一番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好像还在不断摸索的阶段.在我接触教育之初,就倡导要提高幼儿园老师的福利待遇和知识技能水平,这个阶段对老师的考验尤其高和全面,所以特别佩服 ... 戒尺要不要还给老师 戒尺最早是佛教仪式中使用的一种法器,由两块木板组成,后来渐渐演变成一块木板,主要用于警示修行人令修行人心不放逸,多在"皈依.剃度.传戒.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quo ... 谁来保护老师? 雾霾很重,犹如心情.悲剧不停的发生,而网络上的评论让人更加心寒.原来教育能挽救孩子,却无法挽救老师. 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教室的讲台上放着一把"戒尺",家里的衣柜上放着一根&qu ... 湖人输球后,帕金斯说了啥?两句话道出了湖人G3的输球原因 北京时间9月23日,在NBA季后赛西部G3决赛中,湖人106-114不敌掘金,系列赛2-1领先.前NBA球员肯德里克-帕金斯赛后在更新了Instagram,发布一句鸡汤鼓励掘金."每个不为你 ... “流氓作家”贾平凹用两句话道出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混的差的男人喜欢讨论国际大事,经济差的地方饭馆多,雌... "流氓作家"贾平凹只用两句话,准确道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混的差的男人喜欢讨论国际大事,经济差的地方饭馆多,雌雄同体的女人都是人中之凤!& ... 《菜根谭》两句话道出大智慧,读懂好运自来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菜根谭> 我们有时候要学会善忘,忘记别人犯过的错. 有的时候又需要学会记得,记得别人对我们的恩情. 无论何时.何 ... “租房或买房,都只是居住”:27岁租客女孩,两句话道出生活智慧 "上天赋予了这个世界五光十色,却没有让它完美无缺.一个人不快乐的程度,取决于生活与预期之间有多大的距离." 少一点苛求,多一点快乐. 大家是否有认真想过一个问题:"我们整 ... 吕布两句话道出“历史秘密” 吕布是个武夫,没啥文化,估计没上过学.武人大多心直口快,不喜欢藏着掖着,不喜欢兜圈子,有什么就说什么.从他们的口中往往能够听到大实话. <三国演义>中,吕布说了两句话,这话是所有三国男人想 ... 黄圣依妈妈担心安迪教育问题,杨子在朋友圈两句话怼了回去 最新一期的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里,黄圣依带着安迪回了娘家,这时网友们才知道,黄圣依的家庭全是高学历. 原来黄圣依母亲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叔叔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婶婶和妈妈是上海音乐学 ... 高适送别友人的一首诗,最后两句,道出最真挚的友情! 有人说: "世间之念,唯情难忘: 世间之事,唯离断肠." 人生一世,总会相逢无数人, 因相知,而成为朋友, 因相惜,而不愿分离. 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朋友,却宛若另一个自 ... 无论朋友还是恋人,关系再好,也永远别说这两句话 2021-03-04 16:50 华人号:妙文赏读 这些年,见过一些人-- 为一句话分离:为一句话想东想西:为一句话如鲠在喉许多年. 短暂的相逢,像烟花碎屑,随风飘落. 炽烈的感情,像沸水冷却,再无涟 ... 想赚钱的朋友们,有两句话不当讲也要讲 感觉我有好几个月都没看过书了,因为一直在浪,加上懒. 前几天晚上终于强迫自己看了100页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还是蛮不错的.看书的最重要前提是心要静,浮躁的心情是很难读进去的,而真读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