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免疫病学沈丕安 常用中药与方剂1
第 五 章
免疫病常用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免疫病的治法及其常用中药
中医的治法是中医的传统, 与辨证论治相统一。 中药的临床应用是多方面的, 药理
作用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 这里重点讲述与免疫病有关的部分, 其他内容从简。
免疫病的中医治法涉及的面很多, 现将主要的 个治法的有关中药分 个部分予
以阐述。 其他的治法如理气、 化湿、 止血、 止咳、 平喘、 化痰、 清热、 固涩等部分中药
的内容, 将分散在总论第八章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案中综合性介绍。
本章中, 将对大部分常用中药较详细地全面地介绍, 对部分中药概括地介绍。 有些内
容和叙述方法与有些传统的中药书上的不一样, 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供争论与参考。
一、 养阴、 益气、 补肾药
这些药主要用于扶正治本, 属辨证论治的部分。 这里的大多数药物具有调节免疫、
调节内分泌等多方面的作用, 是治疗免疫病的主要中药。
(一) 养阴药
阴虚是慢性免疫病最多见的一个证型。 结缔组织病、 风湿病、 过敏性疾病和部分自身
免疫病在慢性活动期阶段, 在炎症部位充血水肿、 血管扩张, 全身处于疾病的代偿阶段,
代谢增高, 免疫亢进, 心率加速, 因而临床上常表现为低热、 内热、 口干多饮、 面红升
火、 掌热充血、 烦躁、 舌红、 脉数等症。 如服用激素者, 更会加重内热和亢奋的症状。
阴虚常与阴虚内热、 阴津亏损联系在一起。 治疗原则上养阴为一大法, 包括滋养阴
气、 滋养阴液、 滋养阴精、 滋养阴血, 以及养阴清热、 养阴生津、 养阴润燥诸治法。 养
阴的常用药有生地、 玄参、 麦冬、 天冬、 枸杞子、 南沙参、 北沙参、 石斛、 枫斗、 玉
竹、 珠儿参、 龟甲、 鳖甲、 芦根、 茅根、 知母等。 养阴的常用方剂, 传统方有六味地黄
丸、 杞菊地黄丸、 左归丸、 大补阴丸、 增液汤、 沙参麦冬汤等, 自定经验方有红斑汤、
强心汤。
养阴药的性味大多甘寒、 甘平。 其甜味与所含的多糖和黏多糖成分有关; 性寒能清
热, 与降低体温和滑肠的作用有关。 兹将这一治法下的主要药物介绍如下。
生地黄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 有大生地、 细生地、 鲜生地之分。 性味甘寒, 有养阴生津、 凉第 86 页
血养血功效。
) 临床应用
普遍用于免疫病有舌红、 脉数等症的阴虚内热证型。
①发热: 不论高热、 低热、 内热都能使用。 高热用古方犀角地黄汤、 经验方三石退
热汤(生地黄与生石膏、 寒水石、 知母同用) , 内热用六味地黄丸。
②出血: 用于衄血瘀斑、 咯血、 尿血等各种出血。 古方四生丸中, 生地黄与生荷
叶、 生艾叶、 生柏叶同用, 黄土汤中, 生地黄与灶心土、 阿胶、 白术、 附子、 黄芩、 甘
草同用, 治疗消化道等各种出血。
③血管炎、 皮炎: 可用于动脉炎、 静脉炎之紫癜紫斑、 瘀点瘀斑、 红斑皮疹、 结
节, 如红斑狼疮、 结节性多动脉炎、 结节性红斑、 过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等。 古方犀
角地黄汤中, 用生地黄与水牛角、 丹皮、 赤芍同用, 经验方红斑汤、 消斑散中, 生地黄
与生石膏、 黄芩、 忍冬藤或与地肤子、 白鲜皮等同用。
④关节炎: 用于各种免疫病风湿病之关节肿痛以阴虚内热型为主者。 古方防己地黄
汤中, 生地黄与防己、 桂枝、 防风、 甘草同用。
⑤口干咽燥: 用于干燥综合征、 红斑狼疮等所引起的口眼干燥之症, 可有唾液腺、
泪腺损害, 以及各种免疫病发热后津液亏损、 口干、 便秘等症。 增液汤中, 生地黄与玄
参、 麦冬同用。
心肌损害: 用于风湿热、 免疫病之心肌损害, 和病毒性心肌炎后, 早搏, 波改
变等。 古方天王补心丹中, 生地黄与五味子、 人参、 玄参、 丹参、 柏子仁、 酸枣仁、 天
冬等同用, 经验方强心汤中, 生地黄与玉竹、 五加皮、 鬼箭羽、 广郁金同用。
肾病蛋白血尿: 用于免疫性肾病和结缔组织病之肾损害。 古方金匮肾气丸中, 干
地黄与桂枝、 附子、 山萸肉、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同用, 经验方肾衰汤中, 生地黄
与龟甲、 杜仲、 川断、 泽泻等同用。
肺损害: 用于红斑狼疮、 硬皮病、 结节病等肺肾阴虚、 内火上炎, 证见低热咽
痛、 咳嗽痰血。 古方百合固金汤中, 生地黄与熟地、 百合、 贝母、 玄参等同用。
骨损害: 可用于因服用泼尼松等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 骨坏死。 古方地黄饮子
中, 用生地黄与山茱萸、 巴戟天、 肉苁蓉、 石斛、 附子、 肉桂、 麦冬等同用, 治疗肾虚
筋骨萎软、 足废不能用等症。
减撤激素: 长期服用皮质激素需要减量者, 属阴虚型者与龟甲、 知母等同用, 属
阴阳两虚型者与龟甲、 仙灵脾、 巴戟肉同用。
生地黄临床应用广泛, 有风湿性的、 免疫性的、 过敏性的、 感染性的、 出血性的、
心脑血管性的, 并涉及五脏、 营血等各个方面的病证。 在免疫病治疗中, 大多能使用。
主要成分
生地黄主要含三大类成分: 甾醇类有 谷甾醇、 豆甾醇等多种甾醇; 苷类有 多
种, 如梓醇、 葫萝卜苷等, 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 多糖类如水苏糖、 棉子糖、 甘露三糖
等 种。 还含甘露醇、 生物碱、 糖苷、 氨基酸、 地黄素、 维生素 类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生地黄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提高激素水平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第 87 页
①调节免疫功能: 生地黄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 和蛋白质的合成, 对活性淋巴
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的产生有明显增强作用, 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上升,
能防治由于使用了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而引起的免疫抑制。 也有报道地黄还能使亢进的
体液免疫下降, 有免疫抑制作用。 生地黄具有双相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因而成为治疗
免疫性疾病阴虚内热型的主要药物。
②提高体内皮质激素水平: 生地黄含 体类成分, 能对抗地塞米松引起的垂体 肾
上腺皮质的抑制起保护作用, 保护束状带、 网状带不使萎缩。 生地黄、 知母、 甘草单用
或同用均能使受地塞米松抑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 起到防止由于长期服用皮质激素
而引起的皮质萎缩, 与皮质激素同用, 能减少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并能延缓肝细胞对皮
质醇的分解代谢。 对肾上腺皮质的保护, 生地黄强于知母、 甘草。 临床上对长期依赖激
素的免疫病人, 皮质激素与生地黄、 知母等中药同用, 不但能改善皮质激素引起的亢奋
和怕热的副反应, 由于增强了皮质的代偿, 因而能慢慢地将激素减量而又不引起病情反
跳。 这是通过生地黄、 知母补养肝肾之阴实现的。
③抑制血管炎和关节炎: 生地黄、 玄参能扩张血管, 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抑制
血管内皮炎症和抑制大鼠实验性关节滑膜肿胀炎症。 生地黄、 玄参及其主要方剂犀角地
黄汤、 四妙勇安汤、 防己地黄汤等, 传统用于治疗经络痹阻、 血脉不通、 瘀滞出血、 关
节肿痛一类病证, 起到通脉活络、 凉血化瘀的功效。 生地黄、 玄参、 知母现已成为治疗
风湿病、 免疫病、 血管炎、 关节炎的主要中药。
④降温退热: 生地黄能抑制体温中枢, 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的作用, 长期使用能起
到消退低热和清除内热的养阴清热功效。
生地与玄参、 麦冬、 知母、 石斛、 竹叶、 芦根、 龟甲、 鳖甲同用, 能使处于亢进状
态的代谢功能过高或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阴虚内热的病情恢复正常, 从而改善畏热的
感觉和症状。 养阴药既能治病又能补养, 长期服用能起到阴阳平衡, 清热而不伤正, 增
强体质的功效。
⑤促进腺体分泌: 生地所含的黏多糖成分, 能促进唾液腺、 胃腺、 肠腺分泌增强,
使唾液、 胃液、 肠液分泌增多, 从而起到生津、 养胃、 润燥的功效, 增加唾液, 软化大
便, 帮助消化, 常用来治疗免疫病引起的口眼干燥、 眼炎、 口腔溃疡、 大便干结等症。
生地也可引起湿滞, 使口腔和胃肠道分泌液过多或排泄不畅, 而出现苔腻、 食欲减
退、 便稀次多的副反应, 即中医所谓“养阴助湿、 甘寒呆胃” 的道理。 这一般出现在脾
胃虚弱, 本来就有胃肠道慢性疾患的病人中。
生地使用 的剂量, 大多数病人不影响消化。 少数病人原有大便不成形者,
生地会使大便更加稀薄, 次数增多, 腹隐痛。 这是滑肠, 不是病理性腹泻, 可用炮姜
炭、 芡实、 石榴皮等来解决, 或减少剂量。
麦冬、 天冬、 石斛、 玉竹、 知母等也含黏液质, 也有促进消化腺分泌的作用, 有生
地同样的生津功效和助湿而呆胃便稀的不适反应。
其他: 生地黄有强心利尿、 改善肾功能、 降低肾性高血压、 保肝、 抗炎、 抗肿
瘤、 抗辐射等作用。 尚能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 而有抗衰老的作用。
) 常用剂量第 88 页
毒副反应
无毒副反应。 可能有影响食欲和大便稀薄的不适反应, 可用白豆蔻、 黄连、 吴茱
萸、 炮姜等来克服。
临床体会
①生地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 提高体内激素水平, 有抗血管炎、 抗关节炎、 促进腺
体分泌等多方面的作用。 这些作用, 均使之适用于治疗各种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 如红
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皮肌炎、 血管炎、 关节炎、 荨麻疹、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紫癜、
结节性红斑、 结节病、 免疫性肾病等, 是一味治本的中药。 自定经验方红斑汤中, 生地
为主药, 与石膏、 忍冬藤等配伍治疗以上的免疫病。
②生地自古以来在养心、 柔肝、 养脾、 润肺、 滋肾等调养五脏方面, 及养阴、 凉
血、 生津、 清热等方面, 都是首要和重要的药物。
现代研究表明, 生地含微量强心苷, 能强心而能用于心肌损伤; 生地能保肝, 能防
止肝糖原减少, 而能用于慢性免疫性肝病; 生地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 而能使泼尼松
减量; 能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而能治疗免疫病肾损害、 蛋白血尿和肌 、 尿素升
高; 生地能刺激骨髓而能生血, 提高红细胞、 血小板, 而能治疗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能
抑制中枢降低体温而用于清热; 能调节免疫功能、 抗血管炎、 抗关节炎, 抗炎消肿, 而
用于风湿病、 免疫病; 能抗辐射、 抗肿瘤, 而能用于癌症手术后、 放疗后, 改善症状,
预防复发和转移; 生地能抗氧化、 抗衰老而能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是一味对人体全方位
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中药。
③生地的剂量治疗用一般为 , 病情较重时可用 。 保健一般用
左右。 如有消化道反应又克服不了, 可减轻剂量; 如有效, 又无不适反应, 可再增加一
些剂量。
知母
性味苦寒, 有养阴清热功效。
) 临床应用
①发热: 用于免疫病之高热、 发热。 白虎汤中, 生石膏与知母、 粳米、 生甘草同
用, 以退高热。 用于低热、 内热, 知柏地黄丸中, 知母与黄柏、 熟地、 山萸肉等同用,
以滋阴清热。
②关节肿痛: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病、 风湿病之关节肌肉肿痛。 桂枝芍药知母
汤中, 知母配合桂枝、 芍药、 附子、 麻黄等同用。
③肺部损害: 免疫病辨证为肺劳内伤之低热、 咳嗽。 二母丸中, 知母与贝母同用,
以清肺止咳; 大补阴丸中, 知母与黄柏、 龟甲、 熟地同用, 以滋肾阴清肺热。
④糖尿病: 对服用皮质激素引起的血糖升高, 知母与葛根、 麦冬等同用。
⑤激素减量: 与生地黄等同用。
主要成分
知母含 种知母 体皂苷和菝葜皂苷元, 为一种双糖苷, 还含多糖、 聚糖、 芒果
苷 、 谷 醇、 黏液质、 尼克酸等成分。第 89 页
主要药理作用
①知母能拮抗地塞米松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和萎缩, 能减轻地塞米松引起
的兴奋失眠等副反应。 知母没有激素样作用, 如无激素存在, 对皮质就没有增强功能。
其作用是与所含之知母皂苷, 抑制了皮质激素在肝中的分解代谢有关。
②知母能抑制体温中枢而退热, 能增强石膏的退热作用, 其作用与所含之芒果苷有
关。
③知母尚有降低血糖和显著的抗炎作用, 有显著的镇静、 镇咳、 祛痰、 强心、 利
尿、 利胆、 抑制结核菌和抗疱疹病毒等作用。
) 常用剂量
毒副反应
无毒副反应。 剂量大可能会引起滑肠。
) 临床体会
①知母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 肺痨发热、 虚劳发热、 风湿发热等病证。
在方剂中常作君药或臣药, 表里虚实都能使用。 知母是治疗免疫病发热、 内热、 血管
炎、 关节炎的常用药。
②知母既能清热解毒, 又能养阴。 其清热不如石膏, 但能增强石膏的降温作用; 其
养阴不如生地, 但能增强生地的滋肾效果; 其解毒不如黄连、 黄芩, 但能与芩、 连配
伍, 以增强清热解毒功效。
③知母又是治疗关节炎名方的主药, 但它并没有消炎止痛的效果。 在桂枝芍药知母
汤中起着提高体内皮质激素水平和平衡桂枝的热性的辅助作用。
④古人认为知母与黄柏, 都是清泻相火、 实火、 邪火之药, 对相火、 虚火不宜使
用。 实际上, 知母既能驱外邪清实火, 与石膏、 黄连、 黄柏等配伍, 又能滋肾阴清虚
火, 与地黄、 龟甲等配伍, 故不论实热、 虚热、 内火、 外火, 都能选用之。
玄参
性味苦寒, 有养阴清热功效。
) 临床应用
①发热: 用于各种免疫病之高热、 低热、 内热、 口渴、 舌红等症。 高热用清营汤,
玄参与生地、 羚羊角、 水牛角、 黄连、 麦冬、 竹叶、 金银花、 连翘、 丹参等同用, 以清
营退热。
②咽喉肿痛: 用于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等急性慢性之咽痛、 扁桃体炎, 及阴虚内
热型或继发感染之咽喉肿痛。 玄参解毒汤中, 玄参与黄芩、 栀子、 生地、 桔梗、 葛根、
荆芥、 甘草同用, 以清咽解毒。
③红斑、 皮疹、 点: 治之可用经验方红斑汤, 方中玄参与生地、 羊蹄根等同用。
④血管炎: 如指端瘀滞发黑、 肿胀疼痛, 栓塞性血管炎、 坏死。 四妙勇安汤中, 用
玄参配合金银花、 当归、 甘草, 以清热解毒、 凉血活血。
主要成分
玄参含草萜苷类之玄参素、 生物碱、 多糖、 醇、 皂苷、 维生素 类等成分。第 90 页
主要药理作用
①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
②有降温解热作用。
③有抗炎、 强心、 镇静、 抗惊厥、 降糖等作用。
常用剂量
毒副反应
无毒副反应。 剂量大可能会引起滑肠。
) 临床体会
①玄参也是一味既能养阴, 用于阴虚内伤, 又能清热, 用于外感发热的常用中药。
生地能用于滋养五脏之阴, 以肝肾之阴为主; 玄参能滋养肺胃之阴, 以滋润咽喉为主,
咽喉炎、 扁桃体炎的急性或慢性期都能使用玄参。
玄参是治疗免疫病发热、 内热、 血管炎、 咽炎、 扁桃体炎、 眼炎、 淋巴结肿大、
血糖升高的常用药。
③玄参有凉血功效, 能治疗血管炎, 剂量宜大些, 可用 。 其力不如生地
黄, 可与生地黄同用, 有协同效果。
石斛
中药品种有鲜石斛、 川石斛、 金石斛, 其精品为枫斗, 以铁皮枫斗最有名。 临床一
般用金石斛 性味甘凉, 有养阴生津功效。
临床应用
①发热伤阴: 用于免疫病发热时或热退后胃阴不足, 阴津亏损之口咽干渴、 多饮、
舌红少津等症。 清热保津法, 用鲜石斛与鲜生地、 麦冬、 天花粉、 连翘、 人参叶同用,
以清热养阴和生津保液, 改善内热燥渴之症。
②口眼干燥: 用于干燥综合征、 红斑狼疮之唾液腺、 泪腺分泌减少而致的口干、 咽
干、 眼干、 便干等症, 与生地、 白茅根同用。
③目糊眼花: 用于免疫病眼炎、 葡萄膜炎, 以及服用激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而引起
的目糊之症。 石斛夜光丸中, 石斛与枸杞子、 青箱子、 生熟地、 天麦冬、 川芎等 味
中药配伍。
④配合泼尼松或环磷酰胺以保护免疫功能和白细胞数量。
) 主要成分
含石斛碱等多种生物碱、 黏液质、 淀粉、 多糖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能促进唾液、 胃液、 肠液分泌, 因而能改善口干、 软化大便、 增加食欲, 即中医
所谓养胃阴、 生津液功效。
②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能拮抗可的松或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或白
细胞下降, 有显著的免疫激活作用。
③有抗白内障的作用: 石斛能显著抑制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对
晶状体的损害。 证实和阐明了古代治疗目暗不明的疗效机制。第 91 页
④尚有一定的解热、 镇痛作用, 能扩张微血管, 增加血流, 增强心肌收缩力。
) 常用剂量
) 毒副作用
无毒副作用。 剂量过大可能会滑肠和影响食欲。
) 临床体会
①石斛能促进唾液分泌而使口腔滋润, 古人在没有输液的条件下, 用养胃生津的方
法来改善伤津脱液的情况, 现对于发热和内热、 糖尿病、 甲亢等引起的口干, 石斛等养
阴生津药是常用的有效的中药。
②对于干燥综合征还需与生地、 生石膏、 鲜茅根、 鲜芦根、 黄芩、 广郁金等配合才
能改善口咽干燥的症状。 单味石斛对干燥综合征、 白塞病效果并不明显。 其原因干燥综
合征是唾液腺炎症和腺管的阻塞, 而使唾液分泌减少, 排泄受阻, 所以单纯使用石斛等
生津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只有消除了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腺体炎症和腺管堵塞, 才能使
唾液分泌和排泄通畅。
③石斛能提高免疫功能, 在复方中以常规剂量使用则问题不大, 但如果较大剂量和
较长时期使用, 可能会激活抗体, 对自身免疫病病情不利。 这也是石斛对干燥综合征和
红斑狼疮效果明显的原因。
④石斛能明目, 保护晶状体, 抗白内障, 在使用皮质激素的同时, 用石斛或石斛夜
光丸能减轻对眼睛的损害。 作用较慢, 需长期服用。
石斛促进唾液分泌而使口腔滋润。 能促进胃液肠液分泌, 改善干燥, 软化大便,
但对于分泌液过多、 排泄不畅的湿滞病人, 可使之胃酸过多, 大便稀薄。 其滋腻湿滞的
力度虽不如生地黄大, 但对于已经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免疫病患者, 能加重其反酸的
症状。
单味石斛煎汤代茶, 或咀嚼枫斗, 能作为保健品, 能改善内热口干, 对胃肠影响
不大。
玉竹
性味甘平, 有养阴生津功效。
) 临床应用
①咽干口燥: 用于免疫病发热或发热后阴液损伤, 以及干燥综合征、 红斑狼疮肺胃
之阴不足, 肺燥干咳、 胃热口渴以及消谷善饥等病证。 玉竹麦门冬汤中, 玉竹与麦冬、
沙参、 甘草同用, 以养阴生津。 玉竹常与石斛同用, 治疗免疫病阴虚津液干燥之症。
②心肌损害: 用于狼疮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等之早搏、
波改变。 经验方强心汤中, 玉竹与生地、 鬼箭羽等同用。
③高脂血症: 用于治疗服用皮质激素引起的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酯升高, 可与制首
乌、 生山楂等同用。
) 主要成分
玉竹含铃兰强心苷、 槲皮醇、 多糖、 维生素 类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第 92 页
①有强心作用, 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对急性缺血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②有降脂作用, 能降低甘油三酯、 胆固醇, 对实验动物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
缓解作用。
) 常用剂量
) 毒副反应
无毒副反应。 剂量大可能会引起滑肠。
临床体会
①有强心作用的养阴药有玉竹、 生地、 玄参、 麦冬。 这些药均能增强心肌细胞的代
偿功能, 起到养心补心的功效, 以玉竹最佳。 自定经验方强心汤中, 用玉竹与同样具有
强心作用的鬼箭羽、 五加皮等配伍, 治疗免疫病慢性心肌损害。 这些药的强心作用虽
弱, 长期使用可使免疫病引起的房早、 室早、 波改变等心电表现能得到明显改善和恢
复, 并且不会引起心脏的毒副反应。 疗效虽然慢, 但很安全。 长期使用还能防治皮质激
素引起的高脂血症、 冠心病、 动脉硬化。
对于心肌损害, 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 扩张冠状动脉, 加速血流, 来改善心肌的供
血供氧, 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如果能直接地作用于心肌细胞, 使已经损伤的心肌细胞
得到代偿、 恢复, 这可能是更重要的方法。 如果两者结合起来, 则是最合理的更佳的治
疗方法。
具有强心作用的中药有三类, 一类是含强心苷, 含量少不会中毒的有玉竹、 生地
黄、 葶苈子等, 含量多会引起中毒的有夹竹桃、 铃兰等。 还有两类, 一类是含去甲乌药
碱成分的中药, 如附子、 吴茱萸等; 一类是含人参皂苷的中药, 如人参、 参三七等。 此
外, 蟾酥毒素也有强心作用, 很容易中毒。
②玉竹药材比较滋润, 古代用于养胃生津, 能使胃液肠液分泌增加, 而能软化大
便。
沙参
南沙参为桔梗科的杏叶沙参、 轮叶沙参等, 各地品种很多, 又名空沙参。 北沙参为
伞形科的珊瑚菜。 据《本草正义》 载: “沙参古无南北之别, 石顽《逢原》 始言沙参有
南北二种, 北者质坚性寒, 南者质虚力微。 故古方中之沙参均不言南北。 ” 现今两药常
同用, 处方写南北沙参。
南北沙参性味均甘凉, 均有润肺止咳、 养胃生津功效。
) 临床应用
①久咳痰少: 用于免疫病肺间质性炎症和呼吸道过敏, 如红斑狼疮、 混合性结缔组
织病、 硬皮病、 结节病、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等病的阴虚内热型, 证见慢性咳嗽,
有时咯血, 舌红。 桑杏汤中, 用南北沙参、 桑叶、 杏仁、 象贝母、 香豉、 栀子皮、 梨皮
同用, 以养肺止咳。
②口咽干燥; 用于干燥综合征、 红斑狼疮等之胃阴不足, 证见口渴饮冷、 大便干
结, 以及免疫病发热后口干咽燥、 舌红少津等症。 叶氏养胃汤中, 沙参与麦冬、 玉竹、
扁豆、 桑叶、 甘草同用, 以滋养胃阴。 沙参麦冬汤中, 沙参与麦冬、 玉竹、 天花粉、 桑第 93 页
叶、 扁豆、 甘草同用, 以润肺养胃、 生津止渴。
主要成分
南沙参含三萜皂苷、 体、 香豆精、 多糖等成分。 北沙参含欧前胡素等多种香豆素
类成分, 还含生物碱、 多糖、 挥发油等。
主要药理作用
①南沙参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有强心、 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②南沙参能增加淋巴细胞和 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③北沙参多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能抑制小鼠迟发型超
敏反应。
④北沙参尚有镇咳祛痰、 平喘、 抗炎, 较弱的解热、 镇痛作用。
⑤北沙参对应激性和药物性胃溃疡有保护和抑制作用, 对胃酸和胃蛋白酶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
) 常用剂量
南北沙参均为
毒副反应
剂量过大, 可能有胃部不适和滑肠。
) 临床体会
临床中沙参可用于自身免疫病之阴虚内热型, 口干咽痛, 唾液泪液减少, 肺间质,
咳嗽痰少, 气急, 腔溃疡, 胃热胃痛, 以及配合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 防治
胃痛溃疡发生。 南北沙参常同用, 既可抑制体液免疫, 又可保护细胞免疫。
天花粉
为栝楼的根, 味甘、 苦性凉, 有清热生津、 消肿排脓功效。
) 临床应用
①用于免疫病呼吸道继发感染后, 肺燥咳嗽、 低热、 咽干等症。 滋燥饮中, 用天花
粉与生地、 天麦冬、 白芍、 秦艽同用。
②用于激素引起的血糖轻度升高。 玉液汤中, 天花粉与葛根、 知母、 山药、 黄芪等
同用。
③用于治疗天泡疮、 痤疮、 毛囊炎等病证。 清暑汤中, 天花粉与金银花、 连翘、 赤
芍、 泽泻、 车前子、 淡竹叶、 滑石、 甘草同用。
主要成分
含天花粉蛋白、 多种氨基酸, 如瓜氨酸、 精氨酸; 还含淀粉、 多糖、 皂苷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免疫作用: 天花粉所含之天花粉蛋白, 能促进免疫球蛋白产生, 有较强的抗原
性。 能引起动物过敏反应。 能杀死动物胎仔。 天花粉注射液曾一度用于引产。
②对肿瘤细胞 有抑制作用, 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抑制作用。 临床用
于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有效。
③天花粉蛋白对艾滋( 病患者的细胞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有较强
的抑制复制和蔓延的作用, 并降低感染细胞和无感染细胞的比率, 近几年用于治疗艾滋第 94 页
病。
④天花粉提取液对正常的、 饥饿的、 糖尿病的三种兔之血糖都有提升作用。 但从天
花粉分离出的 种聚糖能使小鼠血糖下降。
常用剂量
为
) 毒副反应
煎剂没有明显毒副反应。
) 临床体会
①由于天花粉有抗原性, 故可用于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低下、 肿瘤和一些慢性感
染性疾病。 古代常与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药配伍, 用于疮疡肿毒一类的感染性疾病, 与
其有提高免疫有关, 如仙方活命饮。
也由于其抗原性, 故不宜用于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患者。
②传统用于生津, 但并无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 临床对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的口
眼干燥效果不明显, 由于能激活抗体, 对病情不利。
③传统上虽然能用于糖尿病, 但临床疗效并不明显。
④同为养阴生津药, 生地、 石斛、 玉竹、 天花粉在古方常一起使用。 但在药理作用
上有很大的差别,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因此在临床使用时, 还是多考虑一些每味药的各
自的适应证, 而不宜不加区别地随意的使用。
枸杞子
性味甘平, 有养肝明目、 补肾益精功效。
) 临床应用
①用于免疫性肝病和脂肪肝, 转氨酶升高, 可与广郁金、 黄芩、 女贞子等同用。
②配合环磷酰胺以保护免疫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 可与制首乌、 当归等同用。
③治疗免疫病或皮质激素引起的眼部损害, 如充血、 出血、 干燥、 炎症、 溃疡、 视
力模糊、 头晕目花等症。 杞菊地黄丸中, 枸杞子与菊花、 熟地、 山萸肉、 山药等同用。
④用于阴虚内热, 口干、 咽干、 便燥、 舌红少津、 病后体弱等症。 一贯煎中, 枸杞
子配合生地、 麦冬、 北沙参、 当归等同用。
) 主要成分
、
枸杞子含甜菜碱, 枸杞多糖、 葫萝卜素、 维生素 和 谷甾醇, 及微量元素
铜、 铁、 锌、 锰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在免疫
低下时, 枸杞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更为显著。
②能促进造血, 增加白细胞, 能拮抗环磷酰胺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
③有保肝、 降酶、 抗脂肪肝的作用。
④有保护视神经而明目的作用。
⑤有解热消炎、 促进分泌以及增加体重的作用等。
) 常用剂量第 95 页
毒副反应
无毒副反应。
临床体会
枸杞子药性平和, 使用广泛, 可作保健品, 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 保肝消脂, 保护
视力。 如作为治疗药, 其力较弱。
其他养阴药
) 天 冬
味甘、 苦, 性寒, 有养阴生津、 清心润肺功效。 含天冬酰胺、 体皂苷、 黏液质、
多糖等成分。 有强心和明显的抗心肌缺血、 抗心肌梗死的作用。 有抑制肿瘤细胞的抗癌
作用。 对 细胞有抑制作用, 而能抑制抗体的形成。 其黏液质可促进腺体分泌。 临床
可用于干燥综合征、 病毒性心肌炎以及白血病。 常用剂量
) 麦 冬
味甘性寒, 有养阴生津功效。 含甾体皂苷、 多糖、 黏液质等成分。 有抑制抗体形成
的作用, 能促进胰岛功能而有降糖作用。 可用于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病, 以加
强生地黄的功效, 并可防治激素引起的血糖升高。 常用剂量
) 麦 斛
又名石豆兰, 味甘性凉, 有清热养阴、 生津润燥功效。 可用于肺支气管感染后、 肺
间质炎及肺癌、 鼻咽等癌症放疗后之口咽干燥、 咳嗽, 也用于干燥综合征腮腺肿胀等。
常用剂量 , 无副反应。
) 百 合
兰州百合味甘性平, 江南百合味甘、 微苦性凉, 有清心润肺功效。 含秋水仙碱等生
物碱, 还含淀粉、 蛋白质等成分。 百合以其含有少量秋水仙碱, 临床可用于抗纤维化、
抗癌和治疗痛风。 尤其是免疫病引起的肺纤维化之咳嗽者, 可以经常食用之, 或煎汤服
用。 常用剂量
养阴药还有女贞子、 鳖甲、 龟甲, 在以下有关药类中再作介绍。
养阴药小结:
养阴是免疫病的基本治法。 生地、 玄参、 知母是最主要的药物。 古方六味地黄
汤、 犀角地黄汤、 增液汤、 防己地黄汤、 清营汤等, 以及笔者自定的红斑汤、 消斑汤、
强心汤等, 都是以生地或玄参、 知母为主药, 用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皮肌炎、 结节性红斑、 风湿热、 类风湿关节炎、 斯蒂尔病、 白塞病、 过敏性紫癜、 荨麻
疹、 过敏性皮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表现为阴虚内热证型和血热瘀滞证型者。
常与石膏、 黄芩、 丹皮、 赤芍等配伍, 起到养阴清热、 凉血化瘀的功效, 对发热、 低
热、 内热、 红斑、 皮疹、 紫斑、 紫癜、 瘀点、 红肿、 结节、 口干、 眼干、 口腔溃疡、 关
节肿痛、 蛋白血尿、 慢性肾功能损害、 慢性心肌损伤等临床表现, 均有直接的治疗效
果。 对其中许多疾病, 药物使用确当, 其疗效不比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差或慢, 而且没
有毒副反应, 也没有停药后病情反跳的问题。
我们用养阴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疗免疫病, 不是补虚调理。 养阴药的凉血、 清热第 96 页
滋肾等多方面的功效, 对治疗免疫病风湿病更为重要。 要选择的就是这种养阴药, 而不
是任意地不加选择地使用。 要按照养阴药的机制来选用。
调节免疫功能, 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生地、 玄参、 麦冬、 天冬、 北沙参, 能双相调节免疫或抑制体液免疫, 这是免疫
病所要选择的养阴药。
②南沙参、 玉竹、 枸杞子、 石斛、 芦根等所含的多糖和糖苷, 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
能, 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使淋巴活性细胞增多, 杀伤力增
强, 从而能消除慢性炎症, 增强体质, 起到补益功效, 这是调理和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时
所要选用的养阴药, 由于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范围, 而且是以提高细胞免
疫作用为主, 其药力不是很强, 根据免疫性疾病辨证和对症治疗需要, 是可以在复方内
配合使用的。
③炙鳖甲、 天花粉以提高体液免疫功能为主, 并且其作用比较强, 用在免疫低下的
疾病是很适合的, 对于自身免疫病就不太适宜。
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 生地、 知母、 玄参、 炙龟甲能促进提高肾上腺皮质功
能, 长期服用不但能使病情缓解, 而且能将泼尼松减量停用。
生地具有抗血管炎、 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 清热降温、 消炎消肿: 生地、 玄参、 知母、 南北沙参、 枸杞子均有这方面强弱
不等的作用。
养阴药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正是其多种功效的反映。 在治疗免疫病方面, 其滋肾、
凉血、 清热的功效, 要比其补虚的功效更为重要。
养阴药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 如: 生地、 玄参、 麦冬、 枸杞子、 知母还有降糖
或降压的作用; 沙参、 麦冬有祛痰作用; 生地、 石斛、 枫斗、 沙参、 玄参、 玉竹、 麦
冬、 天冬、 枸杞子均有促进唾液、 胃液、 肠液分泌的生津作用; 生地有改善肾功能作
用; 玉竹、 生地、 天冬有强心作用。 以上这些作用也均为免疫病和内科疾病所常用。
养阴药有其共同的功效和作用, 古代常一起组方, 有养胃汤、 沙参麦冬汤、 麦
冬汤、 增液汤、 一贯煎等, 它们在养阴、 生津、 清热、 润燥方面是一致的, 加上一些
对症治疗药而治疗不同的病证。 这些方剂的基础部分都是养阴药。
从现代研究来看, 这些养阴药有共同的作用, 但在免疫方面是不同的, 甚至是相反
的。 就以生地、 石斛、 玉竹、 天花粉四药为例, 古方和现代常一起使用。 在治疗红斑狼
疮和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病时, 因这四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故应区别使用, 不能混
用。 所以说辨证论治还需深化、 细化, 并且必须与辨病论治结合起来, 才能推进中医的
发展。
养阴药甘寒呆胃, 容易助湿滑肠, 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 红斑狼疮等免疫病服
用皮质激素者, 舌乳头增生, 舌苔普遍厚腻, 这要看舌质和全身表现, 有阴虚和热象
者, 生地等养阴药按病情使用, 应舍苔而从舌从症。
这种腻苔不可使用苍术、 厚朴芳化, 否则会加重口干和伤阴。
生地、 麦冬、 知毋、 玄参、 沙参等寒性养阴药有一些胃肠道的副反应。 部分病
人有食欲减退、 胃部不适、 大便稀薄、 次数增多, 即属中医所谓的脾胃湿滞。 胃的问第 97 页
题, 可用半夏、 陈皮、 枳壳、 白豆蔻、 砂仁、 吴茱萸等理气和胃药来克服; 大便的问题
用健脾固涩的方法来处理, 用炮姜炭来减少水分, 用芡实或石榴皮来减少便次, 用吴茱
萸来消除脘腹隐痛, 或再加木香、 枳壳等理气药。 如原有慢性胃病、 慢性肠病者, 还需
加用黄连、 黄芩、 白术、 白芍等来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