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如何看待孩子收到的情书?

这两天有听到群里家长谈论起孩子有收到情书,或者孩子间有传递喜欢信号的事,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这无疑是心头大患。

早恋的苦果与对学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实回望我们青葱岁月里的时光,谁没有拥有过朦胧羞涩的甜蜜想往,谁没有过怀揣过怦怦然的悸动心跳。今天听群里有位家长说她把情书给老师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暗暗为那个执笔的孩子捏把汗。

晚上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回想起自己高中的三年,今天我也是想了很久,鼓起勇气把它放在这里,也是希望对各位家长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多一些考虑。

高中三年不是我很想回忆的一段经历,我曾经不夸张地说我的高中是在黑暗里渡过的。因为高一的时候,有一天座位相邻的男同学得了猩红热,那时小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只是从班主任对那个还想坚持上课的男生大声喝斥中知道这会传染,当时班主任也是担心会传染给其他同学,大声训斥地把那男生叫出教室,我看见那男生有些讪讪地走出教室,可能是女孩子天生的同情心,我总觉得班主任不该用那样的态度对待他,后来听说男生宿舍里把那同学的东西都扔进消毒水消毒什么的,反正心里就有一些不是滋味。然后一天晚自习,我生平第一次给一个男生给了信,这么长时间我忘记我信的内容,但其实应该涉及不到一个情爱字眼,但这封信最后被男生家长转交到班主任手里,而且那家长还写了封信给我的爸爸妈妈,于是可想而知的在家里、在学校我几乎没办法抬起头,虽然班主任并未指名道姓,可在后来长达三年的日子里,我最害怕的就是听到班主任打断我们的自习,一遍遍地说这些问题,在那种氛围里我根本无法让自己坦然,而随之而来的我的成绩也掉在了班级后面几名。那时的我不快乐,有时越想用成绩去弥补或者去想让父母宽慰,却越无法做到。

高中毕业后,虽然落榜多少在自己的意料中,但感觉自己的自信完全地垮掉,幸好我不是个破罐破摔的人,骨子里的好强让我拼命地参加中专函授,大专英语的自考,参加计算机的学习,在短短三年我用自学得来的一张张文凭让自己再次寻回自我。

然后是这样一种慢慢回归的自信让我可以在毕业以后一直很开心地参加同学聚会,而在一次毕业快二十年的聚会上,同学们闹着要说高中时的一个秘密,当时正好抽中我,我就把这件事说了,那个男同学也在场,然后突然释然地发现大家虽然当时都隐约知道,但从未就此看轻过我。那一次聚会我喝醉了,不过后来听说在卡厅里喝的洋酒有问题,可多年的一个疙瘩终于解开,再回望那段日子,突然也能理解班主任,包括那位同学家长的用心,虽然心里依然并不认同。

情窦初开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怎么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误区,不要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其实他们根本不知什么是“恋”,无非是有些无知地效仿,相信自己的孩子,强硬的干涉与无视的姑息都是不对的。

如果是我的宝贝收到了,我想我首先会对他说,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与喜欢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这说明你很优秀,所以为了你更优秀,你知道你应该怎么做吗?

今天继续百度了一下网上专家的建议,放在这里,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启发:

同学们可以怎么做?

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异性之间传递情书的事情,多会影响学习精力和情绪的稳定,而老师和家长对学生中的情书现象往往联系到品德问题,轻则批评,重则给以处分,同样会使当事人心理上受到打击和产生挫折感。所以中学生朋友应该学会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以下建议不妨加以参考:

对所有接到情书的同学们来说,一定要对情书说“不”,即使是你喜欢的男孩或女孩写给你的情书,你也应该坚决地甚至可以冷酷地说“不”。也许有的同学会对这样的提议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对写情书的同学的情感的无礼。但这其实不是对写情书的同学的无礼,而恰恰在这看似无礼的做法中表达了你对对方情感的一种尊重。

对于还并不了解爱情,还没有准备好爱的年轻的你们来说,用任何一种形式,其中必然也包括以情书来表达爱情的形式,都是一种草率的不成熟的行为。其实,很多写情书表达爱情的同学,更确切地说,是在表达一种喜欢,也仅仅是一种喜欢,而且这种喜欢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对爱情的理解的支撑,所以是无法成为真正意义的爱的。如果接到情书的同学将这种情书所表达的爱视为爱情,甚至全身心地投入的话,结果不但是使自己走入了歧路,而且也会使对方更深地陷入到错误中去。这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对方。

以平静和理智深深地感染对方,那一时的冲动就会被你渐渐缓解,而使情绪稳定下来。像一阵烟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轻轻飘走,淡淡消失。事后,对方也许会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幼稚可笑、羞愧难当,还会从心底里感激你的理智和聪颖。

相信同学们在学着自己去面对,学着自己去解决的过程中,会逐步感觉到,自己真是长大了。

家长要怎么做?

孩子现在面临的就是学习,可是干扰学习的外因很多,此时,深入浅出的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打破男女生之间过分的神秘感,避免这些早熟却不失天真的孩子走入误区,以致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如自卑、焦虑、孤独、失落感等等。对他们来说,耐心的疏导教育远胜过粗暴的训斥指责,后者往往不但起不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反而常常事与愿违,产生较强的负面效果。

建议家长不应排斥孩子们的异性朋友,要主动促使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从而避免出现异性单独交往的情况。学校也应当通过游戏和体育等方式组织男女学生们一起活动,并做一些性知识教育。

另外,有的家长认为“不用去管”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不协调的。12岁以上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性发育,如果这时出现约会甚至性行为的情况将会对孩子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