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身心的舒适区域
这个月连着帮Garmin和Under Armour上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跑步课,前者以「跑步科学」为主轴,谈的是理论、数据和分析;后者以「跑步哲学」为主轴,谈的是跑步的意义与「FIGHT」的定义。
但我都试着在这两种主轴中在各掺杂了一点对方的成份进去,科学主菜加入哲学的配料,或在谈跑步的意义时加入运动生理学的解释,这都是今年的第一次尝试,也是新的挑战。
当然,因为是第一次,其实自己都不是很满意。虽然我都试着尽力了,但讲不清楚的地方还是觉得不安。尤其是本周一在大安森林公园旁的UA跑步课,一开始想用洛基对儿子说的一段话来定义「FIGHT」时,碍于口才实在表达得不清不楚,事后不断检讨……觉得应该诉诸文字才能安心:
训练,是一种跨出舒适圈的行动。跑者们借助跑步这种行为,离开舒服的沙发或温暖的家,跨到「不舒服」的强度与环境中,借助这样的刺激,使身体适应,然后变强!
变强,有两个阶段,首先使身体能承受的刺激范围加大;在这一阶段不该进步太快,若太常跨到身体可以承受的刺激范围之外,就很容易过度训练、生病或受伤。所以一开始要小心谨慎地,稍微往舒适圈外跨「一点」就好,如此可以动用较少的意志力,所以比较容易持续,习惯才能养成。
当习惯成形后,身体已经适应,可以承受的训练刺激范围也已经扩大。接着,进入第二阶段,舒适圈会开始扩大(图中的绿色圈圈扩大),过去每公里六分速就觉得不适,现在可能五分速还觉得舒服。
当舒适圈扩大后,不能一直待在里面,要再朝更外面跨出去。虽然五分速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相当厉害了,但这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自己觉得舒服就是舒适圈,赢别人没有意义(这也是耐力竞赛运动最特殊的本质),要敢于跨出去挑战新的刺激才能持续变强……跑者,是一再与想要安于舒适的自己所对抗的斗士。
所以Fight定义是:不断挑战自己舒适圈的边界。不管别人的实力或外面环境如何变化,不要总是待在习惯与舒服的环境与强度裡,要不断勇于挑战(Figth)不适,向前迈进。
#RunWithFight 是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往前再迈进一步。
不舒服可能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因为不幸的命运与人生的挫折。
面对自然环境(寒流、下雨、烈日当头)与人间世的各种打击之后仍然鼓起勇气继续向前迈进,这是我认为Fight的核心精神。就像电影《洛基六》中主角在街口对儿子说的那段话:
「重点不在打击力道多强,而是在于你可以承受多重的打击之后,仍继续向前挺进,被打了多拳之后,再继续向前挺进。那就是致胜之道。(Bu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若你知道自己有多强,就去争取你该有的一切。但你必须愿意承受打击。而不是瞎说你不该只是如此,胡乱怪罪别人他或她或任何人害你跌倒。懦夫才会那么做,那不是你。你比那样更好。(Now, if you know what you worth, go out and get what you worth. But you gotta be willing to take the hits. And not pointing fingers saying: You ain´t what you wanna be because of him or her or anybody. Cowards do that and that ain´t you! You´re better than that!")」
「感觉冷,但我不怕冷」。感觉挫败、感觉困难、感觉悲伤、感觉不幸、感觉压力……都只是情绪上与生理上所「感觉到」的不适。就像「冷」是体温快速流失的感受,而「怕」是指心理上一种憺怯的情绪。很冷,所以无法跑都只是因为自己内在缺乏勇气,跟外在寒冷的环境无关。
不怕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能不断向前挺进,才是变强之道。
「强韧的人生」就像奔流向东的河水一样,不管面对的是绝壁、阻碍或坑洞,它都会持续向目标(大海)奔流,而唯有奔流之水才是活水,那才是强,强韧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