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如何练出抖绝劲?
形意拳发劲称之谓抖绝劲,务要全身放松,身体高度的协调统一,全身的劲力集中一处的整撼力,也称暴发力,参考观察骡马干完活打滚后混身一抖的劲力。形意发力时,肌肉是由松到紧的,好似全身的散劲顷刻间聚于一点,这一点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开始时劲是聚不起来的,随着练习的过程,劲会逐渐好起来,松为了速度,紧为了整劲。先松后紧,运动过程中松,发力瞬间是紧,随之而松。一张一弛。
将丹田的鼓荡之力,腰胯的抖擞之力,和肩背的翻浪之力合而为一,形成冷、弹、脆、快的抖炸之力,沿自身骨架劲路渗入对方体内。动作幅度很小,外形上只是机灵一颤。将这种零距离发劲做到随心所欲,才能谈到在实战中自由运用粘、连、绵、随、牵、捺、逼、吸等内家劲诀。
在吸气、呼气、闭气三种状态下皆可发劲,所发之劲才是五脏之力。形意发力劲长,平时练拳就要将劲往远放。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不管单崩或双崩都如坦克车撞人,故形意之拳极实非抽击,快如冬天打冷战(抖颤),能整能沉打人非抽弹击而是捅、崩、撞、打,打人成飞。发劲是利用呼吸,然后用神、用意、用气将劲打出去,可使对方如触电样跳出。这种劲打出去,会使人吓一跳,而有惊心动魄之感。
抖绝原理,从物理学角度讲,一个振动的物体有三个要素,即振动幅度、频率、振幅方向。这三个要素决定了物体振动形式。如果把人体比成一个物体,欲实施抖打,同样也存在着决定抖打形式(效果)的三个要素。抖打力量对应的是振动幅度,从出手到手还原的时间对应的是振动频率,打击方向对应的是振幅方向。形意拳术的抖绝发力特点十分突出,不同于其它技击发力,不但要六合,周身协调配合一致,而且要有“抖”的过程。由于抖绝发力体形变化小而快,常有这样的感觉,只见一方被打,却不见打人方抖绝之形。抖打必须是身体的抖动,身体(全身)抖动才能带动手的抖动。
身体抖动的力源是重心加脊椎的抖动。抖打要求身体抖动同物体振动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振动是反复进行的,直到振动阻尼耗尽了振能,而抖打是一去一回为回合。形意拳术抖绝(全身)之技的原理是:在六合、周身协调配合一致发力的基础上,汇加上重心的抖动力,产生的一种抖打形式。局部抖绝是靠身体局部相对运动产生的争力而形成的,力学原理称为动量平衡。如单手指甩抽抖打,既可以发动上肢力量进行,也可以发动全身力量来进行。抖绝之技同其它武术技法相比,除具有凶猛、杀伤力大的特点外,还有隐蔽性强、易得手等特点。
抖绝要求身体重心速动及身体相关肌肉群瞬时的松紧变换,会引起身体震荡和相关部分受力的突变,肢体、骨关节及内脏器适应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个试力过程,以找感觉、理顺发力为重点,逐步加力、加大振幅。如单手指甩抽抖打试力,要把胳膊练得像两条老藤,手尖则沉甸甸的,如同链子锤,全身之力抖甩到血肉之躯上,威力可想而知。练习最好空腹进行。有不适或明显坠痛感、振荡痛感,应立即停止或减轻抖的力度。
抖绝发力必须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练习。震脚不是目的,是助力、是号角,是做到重量重新快速配置,形态变化最小,快捷迅速,合力为一,瞬间发出脆、冷、炸之抖绝力的一种练习方法。无论纵向抖绝、还是横向抖绝,无论去打、还是回打,震脚不失为好的途径。抖绝发力主要渠道为上肢,震脚辅佐上肢发力。如果抬脚过高,意念过重,就变成脚击为重了。束身意念来自尾间。欲束身时,尾闾上兜前送,身形放松沿身侧下沉,腰椎向后呈圆,全身(头顶项竖不能变)以尾闾为中心聚团而完成束身。要有意念而无形或微形,防止拙力产生。发力意念也来自尾闾,过程同束身相反。
抖绝之技是形意功夫致极。抖绝是周身无一处拙力,周身无一不调动,周身无一不贡献,力汇集一点而出,使人体打击机能发挥作用到极限的体现。欲掌握抖绝之技,除有名师指点及科学习练方法外,还要树立必得的信心。拳劲之发放,在贴身靠打,节节贯穿,如长江之浪,一波而三叠。即以手粘住沾实发力,意念深透,劲力不绝。招法练时要开阔博大,方有气象万千之象;用之时则短马贴身,在实战中捶练;而劲力的运用和完整的劲道,则在单操空试中求得。下功夫练好拳架桩功,使内劲和动作融合起来,气力合一,这样练下去,定能不期然而然。
一旦形意抖绝功夫上身,出手便伤人,因此一定要谨慎使用。特别注意慎在对方胸腔、腹腔、肋下及面部使用。如用掌根在胸部实施抖打,产生的强烈震荡力会使肺脏慢慢渗血,而形成内伤。当对方吸气肺部充满气体时实施抖打后果更为严重,甚至造成肺脏的破裂。又如使用单手指甩抽抖打之技打脑门部眼部,可能使对方脑震荡,立即晕头转向,也可能将对方眼睛致残。在日常对练中,为不伤人,不破坏习武氛围,应用中节对应中节的方式发抖绝力,或用发人之技撼动对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