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声工作室||王海云:文化临洮托命人(下)
2018年第60期||总第172期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认为,中国人离不开自己的文化,只有具有坚实、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化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并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需要进行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楼宇烈先生的见解,具有高屋建瓴般的意义。值得欣慰的是,楼先生的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尤其在民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甘肃临洮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会会长王海云先生,就是楼宇烈先生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多年来,王海云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与洮河流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以真善美的道德观念感化人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被社会各界誉称为——
文化临洮托命人(下)
王长华
王海云(右)参加文庙祭孔大典
民俗回归 政通人和
2012年农历3月,临洮城隍庙管理委员会顺应民众意愿,举行了为期7天的“城隍庙落成暨神像开光庆典”。其中的3月16日至1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城隍出巡活动。
16日上午8点,由300名工作人员、8名礼宾、28名正一派道士、20余名吹响、50余辆大小车辆、2面坐旗、20多面旌旗组成的出巡队伍,从城隍庙出发,出小东门,到岳麓山口祭拜泰山神,进县城东门到大十字祭祀天地,出县城西门到洮河西桥祭祀洮河龙王,上西坪到常爷庙祭祀常山辅王,然后会同常爷,赴祁家滩祭祖,祁家滩城隍后裔敬香祭拜,搭台唱戏,以答谢城隍福神的佑护。
3月17日上午,出巡队伍从祁家滩出发,顺边海公路至南屏镇,沿途祭祀了衙下集镇的中川显神大郎、寺洼山九位大神、九龙山三宝诸佛、张家寺蚂蚱娘娘等诸神。所到之处,万民迎接,礼炮齐鸣,香烟缭绕,人山人海。在南坪镇街道祭祀完毕后,向东跨过洮河到三甲广场,5个村庄的祁氏后裔,大约有数百人,跪拜迎接。
午饭后,出巡队伍顺杨三公路北行至陈家嘴白马爷庙降香祭祀,然后沿甘川公路至渭源县会川镇。当地民众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数千人到街头迎接,当地公安和交警部门维持秩序,并将本地索托龙王、九天圣母、蚂蚱娘娘三位方神抬到会川镇街道迎接,鼓乐齐鸣,礼炮震天,场面十分隆重。
在会川镇祭祀后,临洮城隍神和当地三位方神一同到达本庙(即索托龙王庙)敬香祭祀。后从本庙出发,沿甘川公路返回,至高桥祁家川,当地祁氏后裔整村出迎,敬香祭拜,再至玉井镇街道祭祀玉井峰诸神佛,晚上8点,回到城隍庙。
18日上午8点,出巡队伍从城隍庙出发,过洮河新桥,先后到王家嘴濂洞爷庙、城隍庙管理委员会终身名誉会长祁国文村敬香祭祀,接着至康乐县虎关乡大郎庙降香。当地四十八牌的会长、民众隆重迎接,献上48盘大献。完毕后,才虎关返回,北行至卧龙寺山门下祭祀,再北行至广河县三甲集二郎庙降香,东过洮河康家崖大桥,到改河金龙庙、祁家沟降香。在祁家沟休息吃饭后,沿甘川公路南行至新添镇关帝庙降香。数千民众迎接在街头,出巡队伍还未到,已是香案陈列、炮声隆隆,人头攒动,群情激奋。下午,返回北关十字祭祀后回到城隍庙。
19日上午8点,出巡队伍才城隍庙出发,出县城东门至东二十铺瑞潭寺、显世庙降香祭祀,东行至窑店镇二郎庙降香,接着至田家坪显神二郎总庙降香祭祀,饭后返回到县城东门外校场门口,抬轿至县人民医院门口进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患者早日康复,人民平安。
最后,两位城隍下车,排班整队,府城隍用十六抬大轿,县城隍用八抬大轿,巡视县城四大街后回城隍庙,开始在城隍庙举行清明祭祀活动。
这次出巡活动,队伍规模之盛大(300余人,50余辆车)、活动时间之长(共4日)、涉及地域之广(涉及4个县的20多个乡镇),为陇中数百年来仅有,在当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临洮城隍庙管理委员会会长,王海云当然是自始至终参与并组织领导了这此规模空前的祭祀活动。
“神奇的是,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这么长的时间,秩序竟然这么良好!没有发生过一件哪怕是很轻微的事故!”多年后,王海云回忆起这次城隍出巡活动,仍然觉得非常庆幸和自豪!
5月,在会长王海云的组织领导下,临洮城隍庙管理委员会决定,把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每年除了对重大灾情进行适当的捐款救助外,对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临洮籍学子予以奖励,其中,对夺得省级文理科状元桂冠的,每人奖励1万元;对夺得县级文理科状元的,每人奖励5000元。
7月,当年的高考成绩出榜后,临洮城隍庙管理委员会对县级文科状元黄颖同学、理科状元万婷同学分别奖励了5000元。
2013年,临洮城隍庙管理委员会对县级文科状元林拓、理科状元张振羽分别奖励了5000元。
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6.6级强烈地震后,临洮城隍庙管理委员向灾区捐款1300元,用以抗震救灾。
这些慈善捐助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大力提高了临洮城隍庙的影响。
有了修复城隍庙的成功经验,西岩寺的修复也就水到渠成,顺势而至了。
2013年,在临洮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资助下,王海云担任西岩寺修建管委会会长,对该寺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新建:对原有的大雄宝殿、天王殿、伽蓝殿进行了维修、彩绘,新建了观音殿,新修了院面、上山台阶,并对景区全部进行了亮化,使这座陇上名刹重现昔日雄姿。
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三日,西岩寺举行了佛像开光庆典及水陆焰口大法会。特别是初一晚上,恢复了失传多年的“放河灯”民俗活动,为临洮民俗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初二日,甘肃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释理因,浙江天钟山禅院住持、张掖大佛寺住持释觉明等高僧主持了佛像开光法会。
西岩寺的重建,为临洮文化旅游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景点,使临洮重现昔日“小西天”之风采,也为促进人心向善,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海云(右)主持西岩寺修复庆典仪式
文脉续昌 化育栋梁
如果说城隍庙、西岩寺的修复,满足了社会各界民众对正义、德政、廉政等传统文化的向往,那么,对临洮文庙的修复,则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社会各界对于振兴临洮教育的热切期盼。
临洮文庙,史称狄道学宫,临洮府设府学为文庙。元代大司徒祁安,系金代皇帝赦封的临洮府城隍祁望之后。因先辈征战有功,世守此邑,主政期间,兴文重教,始建临洮文庙。
文庙和明伦堂是狄道学宫的两个组成部分。历代以来,文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场所,明伦堂是教育学堂。自文庙始建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即农历二、八月的上丁日,由主政官员、学正、教谕、文人、学士、书院师里、中小学师生,举行大型祭孔盛典。解放后,祭祀仪式被迫中断。
据府、州、县志记载,狄道学宫在七百余年间,历经战乱,屡毁屡建,但均得到不断修缮。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修复扩建元代文庙;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狄道知县管见修文庙;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年),提督龚守愚修明伦堂,设兴诗、立礼、成乐三堂;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狄道知县褚泰珍再次修文庙;清顺治五年(1650年),临洮府推官岳峻极复修学宫;康熙年间,临洮府属县河州知州王兆鳌重修明伦堂,设诚意、穷理、主教三堂;康熙十八年(1679年),临洮知府杨宗仁复修大成殿;雍正六年(1728年),川陕总督岳钟琪捐修两庑及乡贤祠、名宦祠;乾隆十六年(1751年),兰州知府与狄道知州程鹏远献俸银、率乡绅重修文庙,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清道光元年(1821年),狄道知州陈沅在乡绅资助下筹措千金修建文庙,形成完整的建筑群;文庙于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战火;光绪元年(1875年),知州喻光容筹资重建,文庙再次形成规模;光绪二十四年(1896年),乡绅何建威捐修文庙,修建了文昌阁、奎星阁,使狄道学宫再度辉煌。
临洮文庙历经风雨沧桑,解放后仅遗存有大成殿、西厢房九间。
狄道学宫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陕甘。《狄道州志·卷四十五》记载《学宫图》,展示出清朝中期狄道学宫之盛况。清代临洮著名诗人吴镇在《重修学宫记》中记述道:“其文庙广大雄深,以余所见,自西安府学而外,凡秦陇之郡邑不及也。”狄道学宫为左庙右学布局,东侧为宫(文庙),是朝圣祭祀之所,有“宫墙、礼门、义路、照壁、文兴坊、泮池、状元桥、文昌阁、奎星阁、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群,文庙西侧为学宫,是讲学、传道、授业之所,有“仪门、节孝祠、儒学门、明伦堂、东西厢房、儒学暑”等建筑物。
文昌阁、奎星阁是历代学子求取功名及存放经典书籍的地方,名宦祠供奉着对地方有功德的官员,乡贤祠供奉着对儒学和乡里有贡献的德高望重的乡贤,大成殿供奉着孔圣人,东庑、西庑供奉着配享孔庙礼遇的先贤、先儒,崇圣祠是祭祀孔夫子五代祖先的地方。
七百余年间,社会变迁,政权迭换,文庙屡经风雨沧桑。改革开放后,时逢盛世,政治昌明,天地同行,文化复兴。
2006年以来,临洮各界有识之士募捐资金,出力出物,建造孔子汉白玉、铜像各一尊,并成立了临洮县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积极开展民间祭祀活动。
2013年,修复文庙被提上议事日程。王海云不负众命,任文庙修复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具体承担起组织修复文庙的责任。
2017年12月,王海云在换届选举中被选为临洮县传统文化教育学会会长。
2018年,文庙对外全天开放,并成立了孔子学堂,分层次、多渠道展开了伦理道德讲座。
王海云认为,文庙兴废,关乎国运。“崇德自有庙堂,重教故在学宫”,文庙是一郡邑文脉续昌之福地,更是文化传承、培育英才之学府。临洮作为驰名陇上的文化大县、教育名县,这个殊荣由来久远。文庙修缮仅仅是个开局,恢复狄道学宫历史上的规模,任重而道远,需不懈努力。
这次修缮文庙的过程中,有贤达张学东等人,仰先辈之隆德,承前贤之宏志,热诚呼吁,募捐集资,赖政府支持,企业家鼎力,文庙修缮再度重启,复其旧制,与临洮农校划院立门,修缮大成殿,修建棂星门、垂花门、庙院围墙,新建西厢房(孔子学堂)、东碑廊坊,硬化院道,铺设台阶,整修花坛,摹勒铭刻碑文,撰制楹联诗屏、壁画宗圣,彩梁画栋、雕栏砌玉、砖雕祥瑞,使昔日文庙堂庑再度恢闳,庭殿相映,“朝暮祭祀在原址,缅怀圣人于古殿”。焚香击乐,凭吊先师,成为周边数县祭祀、讲学、朝圣和观光之胜地。
2011年(修建城隍庙的同年),临洮县在高考中,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在此后的几年中,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加。
王海云主持临洮城隍庙修复庆典仪式
文化临洮 使命担当
多年来,王海云不负社会各界重托,深孚众望,兢兢业业,团结各种力量,凝聚人心,连续完成了修复城隍庙、西岩寺和文庙的义举,在临洮各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这和他多年的“儒商”经历是分不开的。
幼时的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海云的家就位于临洮县城城隍庙附近,这里与近代临洮文化名人黄文中的故居毗邻。
黄文中(1890—1946),字正心,临洮洮阳镇人。东京明治大学经济学学士,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甘肃省教育厅任职,并在各大、中学校兼课。他抨击军阀专制,批评时政,倡导民主自由,有“民主斗士”之称。1931年后避居杭州,为西湖景观题写了多幅名联,为一代楹联大家。
年幼时,王海云就从祖辈和父辈的口中,经常听到对于这位先贤的赞誉,这对他养成崇尚文化,刚直正义的品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海云的初中是在临洮一中上的,高中学业是在玉井中学完成的。
1969年,王海云随家庭下放到临洮衙下公社居住。在农村,他仍然手不释卷,勤学不已,求知如渴,嗜书如命。夜晚,在用玉米秸秆搭成的看守庄稼的草棚里,借着月光,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常常给邻居的大姑娘小媳妇,讲述孝敬公婆的道理。他说,善道就是孝道,所谓的菩萨,就是高堂父母!这些妇女们,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化,但从王海云所讲的故事中,也明白了许多朴素的道理。
王海云是临洮较早地涉足建筑界的企业家之一。
1972年,他来到临洮建筑公司当学徒,仍然坚持学习不辍。1985年函授于北京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从技术员、工程师,一直实干到经理的职位。
1983年,他承建的永登水泥厂年产26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工程,总投资1600万元。该工程无论是建筑安装工作量,还是施工难度、建筑结构,以及工艺复杂程度,都远远地超出了当时他所在的工程队的施工能力。一位乡镇企业的领导曾经怀疑说:“王海云有上天的胆量?这么大的工程也敢承包?弄不好要捅大乱子,将会影响所有临洮建筑企业的声誉!”但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敢闯敢干的勇气,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机械设备不足就借,流动资金没有就贷,技术人员缺乏就“引”,集思广益,深研细究,制定最佳施工方案,力争胜利完成工程。施工中,他借鉴前苏联专家修建永登水泥厂的经验,出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困难,不怕困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施工,于1985年6月按期完工,按计划投产,为临洮建筑界赢得了荣誉,开创了临洮建筑企业承建大型工业生产线的先河。
1985年以来,他先后承建了窑街水泥厂年产36万吨机械立窑水泥生产线窑尾工程、海石湾水泥厂年产6万吨水泥生产线、永登县电石厂年产3万吨电石生产线、甘肃引大入秦工程、甘肃地矿局二队整体搬迁等全省重点工程项目,使他在甘肃建筑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1987年,他个人投资,建成了临洮县制氧厂,填补了七道梁以南的定西、甘南、临夏三地没有制氧厂的空白,安置了一些城镇待业青年就业。
1989年,他联合临洮县教育局,创办了临洮县玻璃纤维厂,安置全县教职工子女就业70多人。
1991年,企业改制时,他将制氧厂和玻璃纤维厂毅然“充公”,改制成集体企业。
当时,县上领导反复征询他的意见。他说:“我当初创办企业时,抱的就是回报家乡,填补工业空白的想法,根本没有把它占为己有的意思。将个人资产变成社会财产,也算是我为家乡做的一点贡献。”
1997年,制氧厂在省卫生厅办理了手续,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几家专业生产医用氧气的厂家之一。不久,制氧厂获批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生产的医用氧气成为国药产品。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期间、2013年岷县7·22地震期间,制氧厂将医用氧气在第一时间送到陇南文县、舟曲和岷县等地,为抢救生命、营救伤员,提供了最急需的“养料”。
在处理金钱与文化的关系上,王海云有着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观”。
2003年,他被祁连山水泥集团聘任为旗下建安公司的经理,当时,祁连集团正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时期。但是,此时王海云的儿子正在读初中,正逢青春叛逆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由于他长年在工地上奔波忙碌,很少顾及到家庭。这时,他想到,钱是永远挣不完的,但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时期也就是那么几年。成才了,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经理职务,回到家乡,照顾家庭,抚育儿子正常成长。有人为他惋惜,说他错过了发大财的机会,但他毫不后悔!在他看来,儿女的成长,比多少钱都重要得多!后来,儿子顺利地从甘肃建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临洮县城建局工作。他的几个女儿,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都在人民教师的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他经常教导儿女们,教师的工作虽然普通,但担负的职责却非常神圣!也许是他担负重任修复文庙的缘故吧,几位姑娘,在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企业管理方面,王海云非常重视儒家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十分欣赏日本企业对于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爱岗敬业,爱厂如家,这是他多年来精心培育的企业文化。
临洮制氧厂从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生产厂长李天林,从1983年就跟随着他创业至今;会计张玉梅,也在制氧厂有着30年的工龄。厂里和他们一样工龄长的员工还有许多!2003年,制氧厂改制成股份制企业,有相当多的老员工分得了股份!
王海云在人才的重用方面,十分重视家庭的教育背景。他经常列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临洮籍乡贤家教、家风的例子,来教育员工!他认为,良好的家风,是培育优秀人才的摇篮!像李天林和张玉梅,都出身于教育世家!
他认为,企业不管大小,文化是灵魂,是核心!企业在于精,而不在大!
正是由于他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到了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所以,他的企业中,职工都是爱厂如家,爱岗敬业,几乎不用他操心!员工们操的心比他还要多,他这才能够腾出手来,专注于社会公益事业!反过来,多年来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在无形中也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位卑未敢忘忧国!王海云正是这一深刻思想的躬行实践者!
唤醒传统文化之魅,又赋予其现代化之魂!
有了千千万万的王海云们的实践,“中国梦”会一步步变成现实!
(全文完)
王长华,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编辑:程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投稿时请附作者照片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