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平先生的学术成就启示我们要学好哲学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方法论的体系。哲学的意义在于,在人们对世界认知足够精准之前,为人们提供观念和方法上的指导,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是相对最优的观念和方法论的体系”。这是丁小平先生对于哲学的定义。通观《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点认识,那就是学习哲学对于学术研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丁小平先生曾讲述,大抵有两种出发点来认识这个世界,一种是从“存在”或者“有”出发,就是不管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都承认这个世界是“存在”的,从“存在”本身去认识世界;另一种类似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认为世界是从一种绝对精神演化发展来的,事物的运动、历史的发展都遵从绝对精神的意志。丁小平先生说,这两种观点无所谓对错,关键是看哪种观点更好用。从绝对精神出发去认识世界相对来说难度更大,而从“存在”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世界就很简单。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丁小平先生则严谨地指出,物质这一“实在”不唯一决定意识这一“虚在”,“精神也参与决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是这一结论的具体表现。采用基元说,使原来“物质”与“意识”的范畴应有的范围更加准确和清晰。从而,“下一时刻的即时基元都是此时刻的即时基元唯一决定的”,“即时基元内部的一切事物,在横向上,都是与其它事物以生、克、乘、侮的关系相互作用着;在纵向上,以肯定嵌否定方式或曰量质互促的方式演化着”。

丁小平先生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高超的哲学水平为丁小平先生高效率地做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构建新的心理结构理论方面,丁小平先生采用了黑灰箱白化的系统学方法。凭借目前的科技水平,要通过研究人脑来弄清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还需要很长时间。采用系统学黑箱白化的方法,给心理这一系统以输入,得到输出,从而判断系统的内部构成,是非常简便的方法。丁小平先生通过这一方法构建了心理的三维结构。他说,之所以用三个维度并不是说只有三个维度来描述,两个维度不足以描述这么丰富的心理现象,四个维度又会显得相当复杂,所以用三个维度来描述心理的结构比较合适。在前人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方法,丁小平先生已经建立了能满足人类当前需求的心理学体系。

在数学方面,丁小平先生说,“数学家要静下心来学一点哲学”,凡是做出革命性的数学成果的数学家都是哲学功底非常好的。庞加莱除了是大数学家,还是科学哲学家。发明了微积分的莱布尼兹除数学家之外还是哲学家。牛顿除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之外还是哲学家。没有好的哲学功底,追求做出大的数学成果无异于碰运气,弄不好还闹出常识性的笑话来。所谓罗素悖论,是集合打破了自身的界限,时空限制律被打破,从而导致逻辑的合理性被打破,本无所谓悖论。而就这样的问题还花了人们大量时间精力去探讨。丁小平先生指出,“科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规律,而数量化的规律表达形式的揭示是必须借助于模型的,也就是说人类所揭示的数量化形式的规律从来都不可能是规律自身,而仅仅是它的逼近形式,这是由于物理模型和数学的局限性导致的。……模型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人类接近规律,它的消极作用在于失真性。”数学研究同样需要借助于模型,丁小平先生揭示了现行微积分原理的错误并重建新的微积分原理,其中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就是重建了新的数形模型,从而解释了数轴是不是和实数一一对应等很多问题,使数学的大厦真正稳固。而从模型的思想高度来研究数学的恐怕还只有丁小平先生一人,这恰恰得益于他扎实的哲学功底和高的哲学水平。

在物理学方面,丁小平先生指出事物的演化都是确定的,不存在所谓的“不确定原理”。人们不能精确地观测到微观粒子的状态,不代表微观粒子的存在状态不确定,这都是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世界的结果。还有量子化的观念,“一切量变在微化到度的水平上之后都呈现出量子化,就好像水流的减小,当小到分子级时就是量子化的”,“不必对量子化现像大惊小怪”。有了高水平的哲学做指导,往往在具体学科上会有高屋建瓴的认识。毛主席虽然没有学过核物理,但凭借其哲学功底,能和钱三强等核物理学家侃侃而谈,并提出“原子可分”的正确观点,也是论据之一。

除此之外,丁小平先生的哲学功底起到的作用在丁小平先生的学术思想方面还有很多表现。有了相对更优的观念和方法论的体系,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脱离运气的藩篱。所以,立志做出真正的学术成果的人都应该学好哲学。

(0)

相关推荐

  • 百岁哲人最后的生命光彩——纪念张世英先生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2020年8月13日下午,老友张晓崧发来微信说:"今天老父的精神状态不错,正好出版社送来再版的新书,抓紧给忠明兄题了字.老父半个多月拿不了笔了,写了 ...

  • 如何让我们的未来美于梦想?

    如何让我们的未来美于梦想?这是我看完<听丁小平先生讲课二三事>之后引发的问题. 我们都对未来有十分强烈的憧憬,比如希望有一段纯粹.真挚的爱情,希望能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希望能有一份让自 ...

  • 物理学的美与真:杨振宁的科学贡献 ——在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演讲

    为庆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2021年9月23日,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世纪物理情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主办.本文是施郁教授在这次研讨会上的演讲.(视频链接) ...

  • 光明时评:如何看待学术论文署名规则遭挑战?“小”问题不小

    作者:王永锋 近日,中国覆盖面最广的数学学术性组织中国数学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学学术评价的意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就如何正确开展学术评价,提出4点意见.其中第一点意见关于论文贡献评价, ...

  • 从心理学出发谈人生幸福

    看了<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一文,笔者很佩服丁小平先生能用其所构建的心理结构理论的知识把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如此准确.希望人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自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助 ...

  • 杨振宁先生的物理成就

    本文选自<物理>2021年第9期 杨振宁先生一系列物理文章几乎就是20世纪下半期理论物理的发展史,考虑到对物理发展的影响,可以用"伟大"二字形容. 已有许多书刊文章(包 ...

  • ​牙疼不自知,是一种幸福吗?

    牙疼不自知,是一种幸福吗? 在网上看到一篇<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的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丁小平先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些学术贡献,尤其是第二部分提到关于精神痛苦的问题,引 ...

  • 别被专业限制了你的人生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精细化,各行各业需要的,都是高度专业化的"人才".有人高呼:"现在已经不可能出现像亚里士多德.达·芬奇一样的百科全书 ...

  • “变”中之“不变”

    宇宙万物可谓变化多端,复杂多样.古代先贤们早就在思考这其中的奥妙.孔子曾发出感慨:"天何言哉?"大抵困惑于其中不解的东西.后来荀子悟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 青年学术沙龙:德国科学院版《莱布尼茨全集》的历史与意义

    2016年5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第十五期青年学术沙龙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德国汉诺威大学李文潮教授以"德国科学院版<莱布尼茨全集>的历史与意义"为题,介绍了 ...

  • 隔行如隔山,真的是这样吗

    看到一篇文章<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文中介绍了丁小平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贡献,遂引发了笔者关于"通才与专才"这个问题的思考.<盲人摸象>的故 ...

  • 时代精神的精华

    古希腊时期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人类的理性之光充分发扬,产生了希腊早期的四大学派,四大学派对于世界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哲学,将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泰勒斯的水,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