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小词人半夜睡不着,在烟花之地墙壁上写首肉麻情词,一词成名

要说流连于烟花柳巷的文人,相信很多诗词爱好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宋代大词人柳永。毕竟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混迹于秦楼楚馆,沉溺于烟花巷陌,频繁与歌女交往,为她们填词,而他的生活来源也基本是靠此。晚年的他更是落魄潦倒,离世时不仅一贫如洗,而且也无亲人祭奠,安葬都是靠着歌女们凑钱。可以说,自从皇帝的那句“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以后,他便和烟花巷陌结下了不解之缘,让人唏嘘。

不过柳永并不是唯一混迹于烟花柳巷的文人,只是他比较出名而已。在唐宋年间,其实文人士子都喜欢出没于青楼之地,因为这直接关乎于他们的名气。在唐宋时期,不管是诗还是词,其实就相当于现在流行音乐的歌词,想要出名,靠的就是歌女们的传唱。而且当时那些有名气的歌女,基本上都是琴棋书画俱佳的才女,所以她们也自然成了文人名士追求的对象。

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位南宋词人,也是一位贪恋风月的文人,他就是南宋才子潘牥,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毕竟宋代大词人实在太多,传世名篇也实在太多,潘牥虽然也擅长诗词,但流传至今的词却只有5首,所以和那些名声赫赫的大词人相比,他只算是一位小词人。不过名气不大并不代表词写得不好,他存世的词中有一首肉麻情词便是宋代著名大文人刘克庄都赞誉“落笔皆不凡”,而他也凭借这首词一词成名。那么到底是怎样一首词,让刘克庄都能赞不绝口呢?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流传至今的肉麻情词。

《南乡子》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不过根据词的内容,应该是潘牥回到自己曾经混迹的烟花之地,旧地重游夜不能寐,心有所感在墙壁上题写的。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词人对于物是人非的感慨。前两句写的是词人旧地重游,却不敢倚栏远望,阁楼下的溪水声和阁楼远处的青山依旧。读完这两句读者一定是心存好奇的,为什么词人不敢倚栏呢?这自然而然也就引出了接下来三句,只有眼前的山水还和旧时一样,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曾经心心念念彼此相恋的那个她却不知去了何处。

这其实和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青山绿水依旧在,佳人难寻,词人内心的悲愁和郁结可想而知,现在的他只能陷入睹物思人的无限情愁当中。

下阕则是通过词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幻觉,以此来表达自己思念之深之切。想来这女子应该是已不在人世,所以词人不由想象她应该是已经乘着飞鸾飞升做了天上的仙女。而他夜夜徘徊在这亭台楼阁之间,只希望能够听到她在月下整理佩环的声音。其实词人想要表达的是希望能够和她再次相会,共话离别之苦。

月亮缓缓消沉,夜深人静早该是入梦乡之时,但是词人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的内心是无限的思念和愁绪,无从排遣。于是他便折了一枝梅花,一个人静静观赏。其实这里的梅花已然不再是梅花,在词人眼里,它便是女子的化身,词人看到的是女子娇美的容颜,是曾经你侬我侬的情深。可以说“折得梅花独自看”这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将梅花当作恋人的精魄,以此来稍稍慰藉自己相思满溢的愁苦内心。痴情至此,悲怆至此,让人读之不由心生凄凉,感慨万千。

不得不说,潘牥这首词写得确实出彩,将物是人非的情愁写得缠绵悱恻,让人心生戚戚然,也难怪乎刘克庄会评价这首词“落笔皆不凡”,可谓毫不夸张。

对于潘牥这首小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