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淡水小杂鱼,你认识几种?

随着环境的改变,以前常见的淡水小杂鱼渐渐的淡出了人们视野,现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淡水小杂鱼。

鳑鲏鱼(土名:苦屎片、狗屎片)

鲤形目鲤科鳑鲏亚科的通称。为小型淡水鱼类,最大不过180毫米;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

中国斗鱼(土名:老屁渣)

中国斗鱼,又名:叉尾斗鱼、兔子鱼、天堂鱼等等,以前在我国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沟、稻田到处可见,因为它的分布地带属于亚热带地区,因而中国斗鱼可以0℃以上的低水温环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温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长,是著名的观赏鱼品种

点纹银鮈鱼(土名:饭头鱼)

略侧扁,头后背部斜向隆起,胸腹部圆。头中等大,其长等于或略大于体高。吻短,稍尖,近锥形,长度常小于眼后头长。体银灰色,背部和体侧上半部多数鳞片边缘色深,组成暗褐色的网纹,腹部灰白色。体侧中轴之上方有1黑条纹,其上具有1列暗斑,侧线每个鳞片均具1黑点,一般比较明显,黑点中间被侧线管分割为横“八”字形,上下各半。背、尾鳍色较深,臀鳍和偶 鳍均为灰白色。 中下层小型鱼类,体长一般不超过100mm。分布于滦河以南的东部各水系。

青鳉鱼(土名:浮头猛)

青鳉鱼繁殖力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产卵约10至20粒,产卵量依雌鱼体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产卵一次,仔鱼孵化约8至14日,快慢跟水温有关。卵软而黏,属体外受精,出生卵直径约0.1公分,仔鱼孵化出来约为0.3公分,一星期可达0.5公分,一个月长到1公分,约半年就成熟达3公分,最大约4公分左右,寿命约3至4年。

子陵吻鰕虎鱼(土名:石鼓鱼)

子陵吻鰕虎鱼(学名:Rhinogobius giurinus)为鰕虎鱼科吻鰕虎鱼属的鱼类,俗名栉虾虎、子陵栉鰕虎鱼、朝天眼、吻鰕虎鱼、极乐吻鰕虎、狗甘仔、苦甘仔。属于回游性鱼类,但也可在完全封闭的水系中繁衍。

浙江原缨口鳅

体延长,腹部平,背部稍隆起。吻较短,吻褶分为3叶。具吻沟。口下位,较小,下唇褶分为4叶。后唇沟不连续。吻须2对,颌须工对。鼻孔2个,位于眼前。眼小,上侧位。褶孔仲达头部腹面。

背鳍小,位于体中央,起点在胸鳍与腹鳍中点。胸鳍和腹鳍平展。肛门近臀鳍。尾鳍

浅叉形。头及体表有许多斑纹

塘鳢鱼(土名:草鞋板)

鲈形目塘鳢鱼科的通称。约有40属150余种 。体延长或粗壮,稍侧扁,一般长60~100毫米,大的可达150~200毫米。头平扁或侧扁。眼中等大或小,不突出于头的背面,无游离眼睑;眼上方有时具骨质嵴。口大或中等大,下颌常突出。上下颌具细牙,腭骨常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具棘或无棘。体被栉鳞。

蓝刀鱼

蓝刀鱼的学名叫“餐条”,俗名又叫白条、餐子、浮鲢,十分有趣。因其在水中嬉游时鱼背呈隐约的蓝色,娇小的鱼身与刀相似,得“蓝刀”一名。

马口鱼(土名:大口扒,公的红车公)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花杈鱼,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产于南盘江、元江、沧江等水域。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

麦穗鱼(土名:禾稿公)

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体长10CM左右。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