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莲一般用多少克”及用法用量

​黄连苦寒,善泻心火,燥湿为良,

功专热痢,解毒消肿,疗痈治疮。

(一)传统用法

黄连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肠经。功效为泻心火,清湿热,解毒治疗。

本品大苦大寒,为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要药。凡三焦湿热,实火疫毒上扰胸膈,下犯肠胃,内扰血脉,外壅肌肉之热证、实证均可应用。

1.心火亢盛,烦躁不眠及热病心烦,神昏谵语前者常配朱砂、生地黄等药;后者常与黄芩、栀子等配伍。若热病余热未尽,心烦不眠,亦可用本品配阿胶、鸡子黄等。本品最能泻心除烦安神,故上述诸证皆以黄连为主药。

2.肠胃湿热呕吐、泻痢若配陈皮、竹茹可治热呕;若单用或配木香、芍药等品可治热痢;若配乌梅还可治久痢赤白。本品善清中焦湿热,治疗痢疾疗效确切,故为治热痢之要药。

3.火毒痈疮,口舌·生疮,耳且肿痛内服外用都有强大的清热解毒作用。单用亦可取效。若配黄芩、黄柏、栀子可用治消渴及血热妄行之呕血、鼻出血、下血等,功效亦佳。

(二)用量标准

1.5~9.0克。

(三)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四)施治鉴别

黄连少量应用,有健胃之功,可助消化,若过量服用,则苦寒败胃,反碍消化。酒炒有助清除上焦火热之效;姜汁同炒,能增强健胃止呕之效;同吴茱萸水炒则功偏清肝胆火热。以上炒制诸法,均能缓减苦寒之性。

(五)名医绝招

施赛珠(上海医大华山医院教授)

黄连配伍用量为一般4克,止痢、抗心律失常时用10克。

降血糖、清胃火,配石膏以清火降糖;治膀胱湿热,配黄柏以清热泻火;治肾功能不全有恶心呕吐者,配吴茱萸以清热止呕;治热痢,配伍木香;治肝胆疾患,配伍龙胆草或山栀子;治口疮,配伍细辛;治烦渴,降血糖,配伍天花粉;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配伍苦参;治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配伍白花蛇舌草;治结膜炎,配伍黄柏、白头翁,煎剂灌肠。

程益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主任医,师)

消渴病急症湿毒中阻时必定用黄连;消渴变证、痈疽属湿热内盛时必定用黄连。黄连为治疗消渴病常用药,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在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中,以湿毒上犯为主时应用效果较好。

脾虚泄泻及阳虚寒证者,不宜使用。

治消渴实热证,以黄连9~12克,配伍天花粉、生地黄各9克,石膏15~30克,知母12克。

治消渴急症中的湿毒中阻,以黄连9~12克,配伍清半夏6克,茯苓12克,广陈皮、竹茹、枳实各9克。

治热证的心烦、怔忡、不眠,以黄连9克,配伍炒枣仁30克,阿胶10克,黄芩、赤芍、白芍各12克。

治胃火牙痛、口臭、口疮,以黄连9克,配伍生石膏15~30克,青黛3~9克,知母12克,白芷9克。

刘清贞(济南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少用则健胃,过用则伤脾,重用则泻火,不可久用。脾虚寒者不宜单用,误用则伤脾阳;若需使用,一定要配合参芪术草等补脾益气之品。

治高热烦躁、扁桃体炎,以黄连6克,配伍黄芩、栀子等;治湿热泄泻、痢疾,黄连6克,配伍葛根、黄芩等;治鼻出血,以黄连6克,配伍白茅根、代赭石、牛膝等;治目赤肿痛,以黄连6克,配伍龙胆草、菊花、蝉蜕;治恶心呕吐,以黄连3克,配伍紫苏叶、藿香、法半夏、竹茹;治口疮,小便淋痛;以黄连6克,配伍淡竹叶、生地黄;治乳蛾,以黄连9克,配伍金银花、马勃、连翘;治食积不化,以黄连6克,配伍焦三仙、鸡内金;治唇风,以黄连6克,配伍香油;治心肌炎、心律失常,以黄连3~6克,配伍人参、西洋参等。

田隽(大同市第五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临床用药指征为有明显的热象,如舌绛、脉数、白细胞升高、发热、出血(鼻、皮下、子宫、大小便出血、咯血、呕血)、烦躁失眠(表现为躁扰不宁;全身易出汗);胃炎时有烧心感,反酸,舌红,胃镜检查有糜烂等,溃疡病;皮肤病分泌物多,有渗出等,必定要用黄连,有明显效果。

此外,黄连有良好的镇静、镇惊、安神的效果。对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强迫观念,在辨证处方中加黄连10克,能明显提高疗效,消除记忆力不集中后,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黄连研粗末,加约两倍体积的水,置勺中(不用铝制品)熬沸1次,连渣同饮,每次3克,每日3次,有明显降血糖效果。

小儿高热惊厥,平时每日服1克黄连(人胶囊),.连续1周,可预防再次出现高热惊厥。黄连不炒用。

止痛制酸,以黄连10克,吴茱萸2~3克,配伍白芍、蒲公英.、连翘等。

治急性胆囊炎、黄疸型肝炎,以黄连15克,配伍秦艽、茵陈。以黄连15克,配伍麻黄20克(先煎去上沫,再加人黄连同煎),仅此二味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效果显著。

白血病所致鼻出血,以黄连20克浓煎,药汁一半蘸纱布塞鼻(包括后鼻道),另一半与生大黄、黄芩各10克,开水泡浸10分钟后的药液混合,频频饮服,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郑志道(湛江市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主治湿热型、寒热夹杂型之胃肠道疾病;胃火亢盛所致之牙龈肿痛;心火亢盛所致之心烦不寐等病证面必须同时具有口苦,舌苔黄腻的临床指征。

治寒热夹杂型胃肠道疾病,以黄连3~10克,配伍党参12克,黄芩、法半夏、麦芽、枳壳各10克,干姜4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

治湿热型胃肠道疾病,以黄连3~10克,配伍葛根15克,黄芩、白芍各10克,甘草5克。

治湿热气滞型胃肠道疾病,以黄连3~.10克,配伍木香6克,槟榔8克,枳壳、大腹皮各10克。

治胃火亢盛型牙龈肿痛,以黄连3~10克,配伍知母、升麻、牡丹皮各8克,生地黄10克。

治阴血不足、心火亢盛之心烦不寐,以黄连3~10克,配伍阿胶、白芍、酸枣仁、栀子各10克,鸡子黄1个。

吴生元(云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

黄连用量为10~15克。

葛根芩连汤治湿热痢;黄连阿胶汤治心阴虚,心中烦热之失眠证;参苓白术散加黄连治脾虚久泻;导赤散加黄连,治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涩不畅;蛇床子散加黄连,治妇女带多、阴痒。

史济招(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黄连主治上、中焦热证及热泻。但虚寒者慎用,津枯者不用。治慢性腹泻,肛门灼热感,以黄连3~10克,配伍葛根;治气虚发热证、虚不受补证,以黄连3~10克,配伍黄芪,可·制黄连之寒性;治顽固性失眠,以黄连3~10克,配伍远志、酸枣仁;治某些渗出性皮肤病,以黄连3~10克,配伍白鲜皮、地肤子;治某些出血证,以黄连3~10克,配伍藕节、荷叶。

李寿山(大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应用指征为脘腹疼痛痞满,泛恶呕吐,嘈杂泛酸,泄泻下痢,舌红苔黄,脉弦或滑数。

生用善清热解毒,治无名肿毒;酒炙善治消渴病之中消;姜炙则有开胃消痞止嘈杂之功效。但脾虚久泻及寒痢不宜单独服用本品;若大剂或久服,则有苦寒败胃之弊,导致脘腹痞满,纳呆食少等证。

治慢性胃炎,脘腹痞满,呕恶食少,以黄连3.~6克,配伍法半夏、炙甘草各6克,黄芩6~9克,党参10克,炮姜3~5克。

治急、慢性肠炎,泄泻腹痛,热痢后重,以黄连5克,配伍广术香5克,炒白芍15克,甘草6克。

治糖尿病,消谷善饥(中消),以黄连3~5克,配伍生地黄、熟地黄、天花粉各10克,淮山药15克。

治肝胃热盛,迫血妄行,呕血,便血,以黄连6克,配伍黄芩10克,大黄(后下)6克。

治痈疽疗毒初起,以黄连10克,配伍金银花、紫花地丁各15克,甘草6克。

治急性结膜炎,以黄连2克,配伍菊花2克,开水浸泡,熏洗眼部。

郭庆贺(鞍山市东区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3~10克,配伍天花粉、玄参各10~25克,麦门冬、葛根各10~20克,太子参15~30克,生石膏30克,治疗糖尿病属肺胃火盛者,疗.效甚佳。

汪履秋(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苦寒泻心除痞,止痢厚肠,清湿热。凡心烦热盛,热痢泻下者,必定使用黄连。

胃镜查有萎缩性胃炎,下利查到痢疾杆菌时,用黄连效果均更好。

配黄芩、甘草,治疗狐惑病(即贝赫切特综合征)效果较好。

除迪华(常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用量为2~10.克。急症、热证或用作解毒时,剂量宜大;清胃热时,则用中量;作醒胃时,宜小剂量。此药不宜久服,不宜空·腹时服用。

治胃热呕吐(伤食或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急性发作),以黄连配伍紫苏叶、藿香、法半夏、制大黄、炒白芍、陈皮、竹茹甘草。

治中焦湿热证(肠道沙门菌感染、慢性浅表活动性胃炎),以黄连配伍紫苏叶、藿香、黄芩、法半夏、厚朴、白蔻仁、茯苓、六一散。

治胃痛泛酸(慢性浅表性胃炎),以黄连配伍法半夏、吴茱萸、煅瓦楞子、甘草;如胃脘有冷感面无舌光绛赤碎者,加炮姜炭。

治胃胀痞满(慢性胃窦炎、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以黄连配伍紫苏叶,紫苏梗、法半夏、全瓜蒌、乌药、赤芍、白芍、炒川楝子、炒枳壳、枳实、陈皮。

治心火上亢或伴口舌糜烂者(焦虑症、舌炎),以黄连配伍黑山栀子、郁金、珍珠母、生地黄、木通、甘草、淡竹叶。

治热泻(急性肠炎),以黄连配伍煨葛根、黄芩、炒白芍、煨木香、茯苓、车前草、神曲、甘草。

治赤痢(急性菌痢),以黄连配伍白头翁、秦皮、炒白芍、煨木香、甘草。

丁泽民(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以黄连2~10克,配伍黄芩、槐角、荆芥、当归、生地黄各10克,木香、地榆炭各5克,猪大肠10克,治脏毒下血污浊。

丁莲蒂(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以黄连15克(如超过15克须配伍桂枝、砂仁一起使用,否则苦寒伤胃)配伍葛根、薤白头各30克,紫丹参、赤芍各15克,川芎12克,桂枝6克,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频发性早搏者。

赵谦(安徽芜湖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主治实热证、湿热证、热毒证及血热伤络之出血证。其味苦性寒,故脾肾虚寒者禁用。

黄连的炮制方法不同,可用于不同的病证。如炒黄连用于心火偏亢,心烦不寐;生黄连用于温病壮热,热迫血行以泻火解毒;姜汁炒用于中焦湿热之恶心、呕吐及孕妇妊娠恶阻以和胃降逆。

治热人心包证,以黄连3~10克,配伍生石膏40克,黄柏、栀子、黄芩各10克。

治心火偏亢之失眠症,以黄连3~10克,配伍夜交藤10克,甘草5克,朱砂0.5克。

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以黄连3~10克,配伍夏枯草、菊花、山栀子各10.克。

治肝火犯胃之脘腹疼痛,以黄连3~10克,配伍牡丹皮、五倍子各10克,吴茱萸5克。

治胃火上炎之牙痛,以黄连3~10克,配伍生地黄、白芷各10克,升麻5克。

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以黄连3~10克,配伍大黄、珍珠、黄芩各10·克。

治湿热泄泻,以黄连3~10克,配伍地榆15克,黄芩、葛根各10克。

治湿热泻痢,以黄连3~10克,配伍白头翁、黄柏、秦皮各10克。

治久痢伤阴,以黄连3~10克,配伍阿胶(烊化)、诃子、地榆各10克。

杨牧祥(河北医科大学教授)

黄连应用指征为胃热、口苦、苔腻。杨牧祥教授尤多用于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明显。

治胃脘痛,嘈杂吞酸,以黄连10克,配伍吴茱萸5克,木香、砂仁各60克。

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以黄连6克,配伍熟附子10克。

治顽固性神经呕吐,以黄连6克,配伍吴茱萸、法半夏、竹茹各.10克,丁香3克,柿蒂6克。

治糖尿病,以黄连9克,配伍牛蒡子、虎杖各15克,侧柏叶10克,鬼箭羽20克。

治口舌生疮,以黄连9克;配伍大黄、木通各6克,生地黄15克。

夏锦堂(河北医科大学教授)

黄连应用指征为大便脓血,泄泻黏臭,腹痛,胃痛,舌苔黄腻。

中焦虚寒者慎用,阴虚证忌用。

治细菌性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里急,食少,日久不愈,脉细弱者),以黄连10克,配伍干姜、木香各6克,党参、炒白术各10克,大枣3枚。

治慢性肠炎,时发时止,发则少腹痛,肠鸣泄泻带黏液,舌苔黄腻,以黄连10克,配伍黄芩、苍术、炒白术、木香各10克,云茯苓12克。

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见脘腹疼痛,呕吐酸苦水,苔白根黄者,以黄连6克,配伍陈皮、法半夏各10克,吴茱萸6克,干姜3克。

周楚良(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用于胃肠道炎症、溃疡,症见心下痞满隐痛者,必干姜、黄连同用或吴茱萸、黄连同用。

黄连常用量为5~15克,配伍用量为10克。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配伍党参、厚朴、枳实各20克,黄芩、姜半夏、生姜各15克,甘草、干姜各.10克,大枣10枚,藿香20克。如嘈杂泛酸者,加牡蛎40克;胃酸缺乏者,去干姜,加生山楂、麦门冬各30克,乌梅12克。

治心烦失眠,配伍麦门冬30克,炒栀子、生地黄、当归、白芍、酸枣仁各20克,川芎10克,治糖尿病,配伍太子参、麦门冬、葛根、黄芪各30克,天花粉、茯苓各20克,乌梅15克,甘草、五味子各10克。

治菌痢腹痛,里急后重,配伍葛根、白芍.各30克,黄芩、广木香各15克,吴茱萸10克。

杨少山(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临床辨证为湿热证,腹泻者,大便常规检查见有红、白细胞;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见幽门螺杆菌阳性,则多使用黄连。

黄连配伍用.量为3克。

治肠炎,配伍广木香6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治慢性胃炎、溃疡病,症见脘腹胀痛,嗳气泛酸或呕吐者,配伍吴茱萸2克。

治糖尿病,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中消),配伍淮山药30克,川石斛15克,知母、天花粉各10克。

陆拯(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有以下情况者必用黄连:舌苔黄腻或黄糙,舌质红或紫红,脉滑数或弦滑。

黄连常用量为5~8克。

治胃热呕血,以生黄连6~8克,配伍生藕节、失笑散各20克,炒黄芩12克,大黄炭10克。

治赤痢后重,以黄连8~10克,配伍大黄炭10克,炒黄芩12克,白头翁20克,秦皮15克。

治湿温证,以炒黄连8~10克,配伍制厚朴、焦山栀子各10克,炒黄芩12克,石菖蒲8克。

治胃痛泛酸,以姜黄连5克,配伍吴茱萸2~3克,延胡索10克,煅瓦楞子20.克。

治黄疸色深,以生黄连8~10克,配伍水牛角片60克,茵陈30克,生栀子、大黄各10克。

治心烦不寐,以酒黄连.5克,配伍生地黄15~20克,朱茯苓·20克,生麦门冬15克。

治热毒湿疹,以生黄连5~8克,配伍栀子10克,黄柏8~10克,白鲜皮15克。

治瘀热互结证,以酒黄连6~8克,配伍桃仁、牡丹皮各10克,栀子12克。

治痈疽疔疖,以生黄连5~8克,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野菊花15克,生赤芍10~15克。

栗德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连临床应用指征为腹痛肠鸣,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胃脘痞满,口渴欲饮;大便痢疾杆菌(十),幽门螺杆菌(十),血糖及尿糖异常。

治吞酸,以黄连18克,配吴茱萸3克;治热痢,以黄连10克,配白头翁15克,黄柏、秦皮各10克;治胃痞,以黄连10°克,配黄芩·10克,法半夏、云茯苓各.15克;治牙痛,以黄连10克,配生石膏10克;治消渴,以黄连15克,配生地黄20克。

赵冠英(解放军总医院教授)

凡有热.毒症状者,必用黄连。但阴虚烦热与脾胃虚寒证不宜用。

泻火、解毒、燥湿用生品,清头目之火用酒炒,清胃热止呕用姜汁炒,治肝郁化火之胃热呕吐,用吴茱萸水炒。

治脾不健运,湿浊中阻,升降失常引起的心下痞结、呕吐、下痢,以黄连配干姜各6克。

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怔忡:失眠、夜寐不宁,以黄连配肉桂各6克。

治胸胁闷痛,以黄连6克,配香附10克。

治脾不健运,升降失调引起的心下痞结、呕吐泄泻等,以黄连6克,配法半夏10克。

治心.胃之火上炎,口舌生疮糜烂,以川黄连3克,配伍细辛3克。

治胃有积热,牙龈肿痛,牙周出血,以黄连5克,配升麻9克。治胃内有热,胃气上逆之呕吐,以黄连5克,配紫苏叶6克。

治肝郁日久化火,横逆犯胃之胸胁胀痛,呕吐吞酸,以黄连5克,配吴茱萸6克。

治阴虚阳亢,胸热,心烦不寐,或口舌生疮,以黄连6克,配阿胶*10克。

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人里之身热下痢,以黄连6克,配葛根15克。

治血痢日久未愈,肠中有湿热之痢疾,以黄连10克,配地榆15克。

治蛔虫腹痛,以黄连5克,配乌梅9克。

治火热炽盛,烦躁狂乱,口燥咽干,大热大呕及外科疮肿疔毒,以黄连配黄芩、栀子、黄柏各10克。

治气阴不足,虚火扰心之心律失常,以黄连6克,配人参,五味子各6克,麦门冬15克。

周维骥(福建漳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胃脘胀闷痛,口苦而涩,舌红苔黄,胃镜检查黏膜以红相为主或充血为主者,为黄连的临床指征。

黄连配伍用量为10克。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配伍法半夏、肉豆蔻、浙贝母各10克。治幽门梗阻,配伍细辛、石菖蒲各3克。·治胃痛、胃痞,配伍白豆蔻(后下)6克,黄芪15克,木香10克。

治心律失常,配伍苦参根、丹参各10克。

治中枢性高热,配伍黄芩20克,同时用8℃20%甘露醇200毫升静滴。

治机械性肠梗阻,配伍莱菔子12克,槟榔10克,同时用10%甘露醇500毫升灌肠.。

(六)临床妙验

细菌性痢疾

金德芳老师以黄连各种制剂(煎剂、粉剂、小檗碱、糖浆等)口服或灌肠,治千余例菌痢,显效快,疗程短C《四川医学院学报(黄连综合性研究专辑)》1959年1期〕。

急性胃肠炎

池玉英等老师用黄连粉(加白蔻仁2成)口服治疗急性胃肠炎100例,成人每次2~3克,每日4~6次,小儿酌减,均获痊愈(《中医杂志》1982年6期)。

白喉

金德芳老师用黄连粉0.6克,每日4~6次。同时用黄连溶液漱口,治疗轻症白喉11例,1~3日退热,2~8日喉拭子转阴,伪膜平均2.6日消退【《四川医学院学报(黄连综合研究专辑)》1959年1期〕。

百日咳

赵松乔等老师用100%黄连煎剂,治疗百日咳57例,疗效与链霉素、氯霉素等组相似。

(0)

相关推荐